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8200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具体包括前叉立管、设于前叉立管下侧的主梁、对称设于主梁尾部两侧的右弯管和左弯管、设于主梁弯折处的加强板,右弯管和左弯管的尾部通过第一加强圆管成闭环连接;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还包括对称设于主梁两侧的左辅梁和右辅梁;左辅梁和右辅梁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左辅梁和右辅梁内设有能够调整车身配重比例的配重块;本技术在保持车架主体外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配重块的尺寸、重量来调节整车的前后配重比例,从而使踏板摩托车前后轮荷载达到最佳配重比例,增加踏板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同时,也提升了车架的通用性,降低了车架的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1、踏板摩托车是一种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介于自行车与汽车之间,具有操纵方便、驾姿舒适、储物空间大等优点;踏板摩托车基本都是无级变速自动离合器,没有档位设计,启动后只需拧油门即可出发,收油门就会自动逐渐减速至停车,而且踏板摩托车的车轮比其他车要小,传动部分绝大多数为皮带传动;踏板是指其在车座与车把之间有宽大的脚踏板,骑车时可以把脚舒适的放在上面,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女装摩托车。

2、踏板摩托车车架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发动机及车体件,为车轮提供安装位置,用来保持平衡,另外功能是必须在载荷作用下保持结构上的完整,承载翻车、撞车时所产生的强冲击力等;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踏板摩托车的发动机都位于车架中后部位,使整车后轮承载重量远大于前轮承载重量,从而导致踏板摩托车在加速行驶时,前轮抓地力变小,亦或前轮离地,造成车身失衡,对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和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目的在于通过在主梁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包括前叉立管(1)、设于前叉立管下侧的主梁(2)、对称设于主梁尾部两侧的右弯管(5)和左弯管(6)、设于主梁弯折处的加强板(11),右弯管和左弯管的尾部通过第一加强圆管(801)成闭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于主梁两侧的左辅梁(3)和右辅梁(4),左辅梁和右辅梁为中空结构,且左辅梁和右辅梁内设有能够调整车身配重比例的配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为配重块(7),配重块采用空心管材或实心圆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梁(3)的一端与主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包括前叉立管(1)、设于前叉立管下侧的主梁(2)、对称设于主梁尾部两侧的右弯管(5)和左弯管(6)、设于主梁弯折处的加强板(11),右弯管和左弯管的尾部通过第一加强圆管(801)成闭环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称设于主梁两侧的左辅梁(3)和右辅梁(4),左辅梁和右辅梁为中空结构,且左辅梁和右辅梁内设有能够调整车身配重比例的配重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踏板摩托车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结构为配重块(7),配重块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浙勇陈光肖勇艾东斌周传珂邵胜勇柳婷婷崔湘豫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