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2544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4:17
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轴承座固定于螺旋槽体右端的孔中,其中,轴承座的左端为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面与螺旋槽体的右端面接触,并且大0型密封圈固定于轴承座第一台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唇形密封圈、轴承安装于轴承座内,唇形密封圈在靠近螺旋杆端,孔用弹性挡圈安装于轴承座内;连接轴穿过轴承座和轴承,其一端连接螺旋杆,另一端连接电机,使螺旋杆、电机通过连接轴连接为一体;连接轴通过轴承座左端的接触部和轴承座右端设置的轴用弹性挡圈固定于轴承座内,小0型密封圈固定在连接轴的与轴承座接触部对应的接触面上设置的凹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解决使用过程中切削液外流的问题,延长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床加工领域,涉及含有大量切削液的切屑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床加工领域内,金属材料的切削、研磨等加工普遍采用切削液冷却、润滑、清洗刀具和加工件,加工产生的切屑与切削液在机床内部掺杂混合,采用切屑输送装置连同切削液、切屑一起输送至机床外部进行处理。由于机床内部空间限制,通常使用螺旋输送机将二者的混合物输送至下一级输送装置或集屑车,输送过程中旋转轴浸没于切削液中,由于切屑作用,螺旋杆前端无固定装置摆动,旋转轴运转时上下左右晃动,切削液会沿着旋转轴流出螺旋槽体掉到地面上,一方面造成切削液的浪费,另一方面影响车间内的环境。长时间如此使用,切削液甚至会进入电机,将电机烧坏,降低加工生产效率,造成经济损失。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可用于狭小空间内螺旋输送装置的密封,有效防止切削液渗出螺旋槽体或渗进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占用空间小,解决使用过程中切削液外流的问题,解决螺旋杆晃动时带动连接轴的晃动,延长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降低螺旋输送装置的噪音。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包括螺旋杆(1)、连接轴(2)、轴承座(3)、小0型密封圈(4)、大0型密封圈(5)、唇形密封圈(6)、轴承(7)、孔用弹性挡圈(8)、轴用弹性挡圈(9)、电机(10)、螺旋槽体(11),其特征在于,轴承座(3)固定于螺旋槽体(11)右端的孔中,其中,轴承座的左端为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面与螺旋槽体(11)的右端面接触,并且大0型密封圈(5)固定于轴承座(3)第一台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唇形密封圈(6)、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3)内,唇形密封圈(6)在靠近螺旋杆(1)端,孔用弹性挡圈(8)安装于轴承座(3)内,用于固定唇形密封圈(6)和轴承(7);连接轴(2)穿过轴承座(3)和轴承(7),其一端连接螺旋杆(1),另一端连接电机(10),使螺旋杆(1)、电机(10)通过连接轴(2)连接为一体;连接轴(2)通过轴承座(3)左端的接触部和轴承座右端设置的轴用弹性挡圈(9)固定于轴承座(3)内,小0型密封圈(4)固定在连接轴(2)的与轴承座接触部对应的接触面上设置的凹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于空间要求极高的螺旋输送装置,可实现狭小空间内尺寸较小螺旋输送装置切削液的密封功能,大大提升螺旋输送装置品质和使用普遍性。2)、该专利技术巧妙利用空间设置两套密封层结构,密封装置可靠性高,0型密封圈失效后唇形密封圈仍能保证该装置的密封功能。3)、该装置利用轴承与轴承座限制连接轴除轴向运动以外的其余自由度,可提高连接轴轴向运转的平稳性,解决螺旋杆晃动时带动连接轴的晃动,有效延长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降低螺旋输送装置的噪音。4)、思想新颖,充分利用0型密封圈的静密封性能和动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结构图。图中:1、螺旋杆,2、连接轴,3、轴承座,4、小0型密封圈,5、大0型密封圈,6、唇形密封圈,7、轴承,8、孔用弹性挡圈,9、轴用弹性挡圈,10、电机,11、螺旋槽体,12、切削液,13、切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包括螺旋杆1、连接轴2、轴承座3、小0型密封圈4、大0型密封圈5、唇形密封圈6、轴承7、孔用弹性挡圈8、轴用弹性挡圈9、电机10、螺旋槽体11,其特征在于,轴承座3固定于螺旋槽体11右端的孔中,其中,轴承座的左端为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面与螺旋槽体11的右端面接触,并且大0型密封圈5固定于轴承座3第一台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唇形密封圈6、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3内,唇形密封圈6在靠近螺旋杆1端,孔用弹性挡圈8安装于轴承座3内,用于固定唇形密封圈6和轴承7;连接轴2穿过轴承座3和轴承7,其一端连接螺旋杆1,另一端连接电机10,使螺旋杆1、电机10通过连接轴2连接为一体;连接轴2通过轴承座3左端的接触部和轴承座右端设置的轴用弹性挡圈9固定于轴承座3内,小0型密封圈4固定在连接轴2的与轴承座接触部对应的接触面上设置的凹槽内。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工作原理为:螺旋槽体11内积有切削液和切屑混合物,电机10带动连接轴2和螺旋杆1运转,将切削液和切屑输送出螺旋槽体11,轴承7与连接轴2过盈配合安装,限制连接轴2除轴向运转外的其余自由度,螺旋杆1运转过程中晃动时,连接轴2亦能平稳地进行保持轴向运动;大O型密封圈5被螺旋槽体11和轴承座3压缩安装,防止切削液从二者之间的缝隙外流;小O型密封圈4在连接轴2和轴承座3之间有一定的压缩量,运转时形成密封层,防止切削液从此处流出;唇形密封圈6与连接轴2合理配合,形成第二层密封结构,防止小O型密封圈4失效后切削液流出;连接轴2平稳的轴向运动可保证小O型密封圈4、唇形密封圈6的密封效果,并可延长小O型密封圈4、唇形密封圈6的使用寿命。此装置的专利技术应用与传统的的废液处理装置相比较,有以下创新点:1)、该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适用于空间要求极高的螺旋输送装置,可实现狭小空间内尺寸较小螺旋输送装置切削液的密封功能,大大提升螺旋输送装置品质和使用普遍性;2)、该专利技术巧妙利用空间设置两套密封层结构,密封装置可靠性高,0型密封圈失效后唇形密封圈仍能保证该装置的密封功能;3)、该装置利用轴承与轴承座限制连接轴除轴向运动以外的其余自由度,可提高连接轴轴向运转的平稳性,解决螺旋杆晃动时带动连接轴的晃动,有效延长密封装置的可靠性和寿命,降低螺旋输送装置的噪音;4)、思想新颖,充分利用0型密封圈的静密封性能和动密封性能。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包括螺旋杆(1)、连接轴(2)、轴承座(3)、小0型密封圈(4)、大0型密封圈(5)、唇形密封圈(6)、轴承(7)、孔用弹性挡圈(8)、轴用弹性挡圈(9)、电机(10)、螺旋槽体(11),其特征在于,轴承座(3)固定于螺旋槽体(11)右端的孔中,其中,轴承座的左端为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面与螺旋槽体(11)的右端面接触,并且大0型密封圈(5)固定于轴承座(3)第一台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唇形密封圈(6)、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3)内,唇形密封圈(6)在靠近螺旋杆(1)端,孔用弹性挡圈(8)安装于轴承座(3)内,用于固定唇形密封圈(6)和轴承(7);连接轴(2)穿过轴承座(3)和轴承(7),其一端连接螺旋杆(1),另一端连接电机(10),使螺旋杆(1)、电机(10)通过连接轴(2)连接为一体;连接轴(2)通过轴承座(3)左端的接触部和轴承座右端设置的轴用弹性挡圈(9)固定于轴承座(3)内,小0型密封圈(4)固定在连接轴(2)的与轴承座接触部对应的接触面上设置的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机密封装置,包括螺旋杆(1)、连接轴(2)、轴承座(3)、小0型密封圈(4)、大0型密封圈(5)、唇形密封圈(6)、轴承(7)、孔用弹性挡圈(8)、轴用弹性挡圈(9)、电机(10)、螺旋槽体(11),其特征在于,轴承座(3)固定于螺旋槽体(11)右端的孔中,其中,轴承座的左端为台阶状结构,第一台阶面与螺旋槽体(11)的右端面接触,并且大0型密封圈(5)固定于轴承座(3)第一台阶面上设置的凹槽内,且大0型密封圈(5)被螺旋槽体(11)和轴承座(3)压缩安装,用于防止切削液从二者之间的缝隙外流,唇形密封圈(6)、轴承(7)安装于轴承座(3)内,唇形密封圈(6)在靠近螺旋杆(1)端,且与连接轴(2)配合,形成第二层密封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彦清孙冠琳马同堂赵龙何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共享机床辅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