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16794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包括:内筒、外筒和螺旋轴。外筒外套在内筒上,外筒与内筒之间为外热载体通道。螺旋轴设在内筒内,螺旋轴内为内热载体通道。螺旋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片,内筒与螺旋轴、螺旋叶片之间限定出螺旋槽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集高效加热功能、自密闭功能、搅拌输送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轻巧、集成化、占地省、节省成本。而且设置具备防火防爆功能,解决了一般技术中不能输送煤化工等危险物料的难题。双加热系统效率高,物料不易被污染,可适应不同温度要求的工艺进行组合,组合简单、灵巧、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螺旋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物料输送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常用输送设备将粉状(或颗粒状)的物料输送到指定设备上,但有的指定设备需要物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由于被输送的物料大多具有毒性,或者物料在高温时易产生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输送装置必须具有高效加热物料的功能,且能够阻隔内部气体外溢以免污染外界环境或导致爆炸,另外装置还不能污染物料。针对上述要求,现有技术一般的解决方案是:A.导热油箱内插入电加热管加热;B.下部槽式壳体内通热载体管加热;C.螺旋槽体内通热风加热。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其内具有导热油箱,导热油箱内装三组螺旋输送机,三组螺旋输送机的主轴由齿轮组驱动。导热油箱为钢制长方体;箱体上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用于加热导热油;在油箱体中部焊有装配测温管;三组螺旋输送机之间通过两根联通管固定连接,在顶层输送机上部设置进料口,最下层输送机焊接物料出口管,用于测量油温;油箱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六个轴承架和轴承,油箱顶部设置φ100排气管,用于排放导热油中水分形成的气体。所述齿轮组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三根主轴上,并与电动机装配连接。此方案中,物料从进料口进入熔硫釜,在螺旋输送机内运行过程中被导热油箱内的导热油加热熔化,溶化的液体从出料口排出,进入下道工序。该方案缺点为:1)加热效率低;2)装置不密封,有毒气体排放污染环境,易爆气体容易爆炸;3)热载体与物流不隔离,物料容易被污染。相关技术公开了另一种加热螺旋输送机,采用左支架、右支架分别安装在螺旋输送机U型槽式壳体两端,左密封支架与左支架固定,左密封支架的内孔与螺旋体轴的外圆密闭,轴承内孔安装螺旋体,右支架与右密封支架固定,右密封支架内孔与螺旋体轴的外圆密闭,盖安装在螺旋输送机壳体上,特征是在螺旋输送机壳体圆弧部及两侧安装热载体管道,热载体管道固定在固定架上,在热载体管道外围设有保温棉,保温棉外侧设有金属蒙板,金属蒙板固定在螺旋输送机壳体的支架上。需输送的物料由进料口进入螺旋输送机壳体,动力源通过左端伸出轴,使螺旋体旋转,物料沿螺旋输送机壳体向右端移动,物料经出料口排出。热载体通过热载体管道的进口流入至出口流出,由于热载体管道与螺旋输送机壳体紧密接触经热载体、热载体管道、螺旋输送机壳体及物料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物料进行加热。该方案缺点:1)加热效率低;2)槽式壳体加盖板密封面积大,密封效果不好,影响加热效率;3)热载体细管道散热面积小,加热效率低,而且热载体管道制造要求高,成本高。相关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预加温螺旋输送机,包括电机及减速器、螺旋输送机主体、进料口、进风口、出料口、出风口。工作时,高温气体由进风口进入,螺旋输送机工作时高温气体经过螺旋输送机,对原料进行预热,使物料得到升温,然后经出风口排出到大气中。该方案存在以下缺点:1)加热效率低;2)出风口向下,与大气联通不适合粉末状物料输送;3)此装置不密封,有毒气体排放污染环境,易爆气体容易爆炸;4)热载体和物料都在螺旋槽体内,物料容易被污染,而且不能使用液体热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该设备加热效率高,且能密封传输,避免外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外筒外套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限定出外热载体通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热载体通道的外热载体进口和外热载体出口;螺旋轴,所述螺旋轴设在所述内筒内,所述螺旋轴内限定出内热载体通道,所述螺旋轴的两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热载体通道的内热载体进口和内热载体出口;其中,所述螺旋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内筒与所述螺旋轴、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限定出螺旋槽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螺旋槽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集高效加热功能、自密闭功能、搅拌输送功能为一体,具有以下优点:1)集内外双加热、搅拌输送功能为一体,结构简单轻巧,集成化,占地省,投资省,节省成本;2)密闭设置可具备防火防爆功能,解决了一般技术中不能输送煤化工等危险物料的难题;3)双加热系统效率高;4)物料不易被污染;5)可适应不同温度要求的工艺,对加热温差大、加热量大的可多串联或并联几台连续加热,对温差小、加热量小的可少台数或就仅用一台加热,组合简单、灵巧、多变。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物料出口分别设在所述外筒的相对两端上,在从所述物料进口到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可选地,所述外筒上设有与所述螺旋槽体连通的集气口。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所述物料进口到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向上倾斜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筒的外周壁上设有保温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叶片内限定出用于流通热载体的叶片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位于所述外筒的两端外侧,所述内热载体进口设在其中一个旋转接头上,所述内热载体出口设在另一个所述旋转接头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密封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筒、所述内筒和所述螺旋轴分别为无缝钢管。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可为多个,多个所述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可通过所述物料进口、所述物料出口串联连接或者关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的一端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的中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1中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的另一端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多台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的串联正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的串联俯视图。附图标记: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100、内筒1、外筒2、螺旋轴3、螺旋叶片4、旋转接头5、第一旋转接头51、第二旋转接头52、密封装置6、电机7、外热载体通道A、外热载体进口a1、外热载体出口a2、内热载体通道B、内热载体进口b1、内热载体出口b2、螺旋槽体C、物料进口c1、物料出口c2、集气口c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10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100,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内筒1、外筒2和螺旋轴3,外筒2外套在内筒1上,外筒2与内筒1之间限定出外热载体通道A,外筒2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外热载体通道A的外热载体进口a1和外热载体出口a2。螺旋轴3设在内筒1内,螺旋轴3内限定出内热载体通道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外筒外套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限定出外热载体通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热载体通道的外热载体进口和外热载体出口;螺旋轴,所述螺旋轴设在所述内筒内,所述螺旋轴内限定出内热载体通道,所述螺旋轴的两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热载体通道的内热载体进口和内热载体出口;其中,所述螺旋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内筒与所述螺旋轴、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限定出螺旋槽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螺旋槽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外筒外套在所述内筒上,所述外筒与所述内筒之间限定出外热载体通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外热载体通道的外热载体进口和外热载体出口;螺旋轴,所述螺旋轴设在所述内筒内,所述螺旋轴内限定出内热载体通道,所述螺旋轴的两端设有连通所述内热载体通道的内热载体进口和内热载体出口;其中,所述螺旋轴的外周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内筒与所述螺旋轴、所述螺旋叶片之间限定出螺旋槽体,所述外筒的周壁或者端面上设有连通所述螺旋槽体的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进口和所述物料出口分别设在所述外筒的相对两端上,在从所述物料进口到所述物料出口的方向上,所述螺旋叶片的螺距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上设有与所述螺旋槽体连通的集气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加热自密闭螺旋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物料进口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枝余幼民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