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 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自1987年Tang等制备成功低压驱动的小分子发光器件以来,有机发光技术已取 得了巨大的进展,并开始进入产业化进程;其中,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对有机发光器件的性能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分为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高分 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目前公开的发光材料中,由于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 高,容易提纯,发光亮度和色纯度也优于高分子材料,所以,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应用于发 光器件以开始实现商业化。 芳香族胺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如TPD,a-NPD以及 但是,目前公开的这些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材料时的热稳定性、快速 空穴移动度、发光体效率及寿命都比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芳香族胺类化合物不仅发光效率高,而且使用寿命长。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其中, R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芳香族胺类化合物,具有式(I)结构,其中,R1为氢、卤素、氰基、C1~C30的烷基、C6~C50的芳基、C7~C50的芳烷基、C7~C50的芳基烷氧基、C7~C50的芳基烷巯基或C5~C50的杂芳基;R2为氢、卤素、氰基、C1~C30的烷基、C6~C50的芳基、C7~C50的芳烷基、C7~C50的芳基烷氧基、C7~C50的芳基烷巯基或C5~C50的杂芳基;R3为氢、卤素、氰基、C1~C30的烷基、C6~C50的芳基、C7~C50的芳烷基、C7~C50的芳基烷氧基、C7~C50的芳基烷巯基或C5~C50的杂芳基;R4为氢、卤素、氰基、C1~C30的烷基、C6~C50的芳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春吉,张成成,李国强,胡晓明,崔敦洙,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