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酮连氮为原料联合制备ADC发泡剂和氯化铵的绿色环保工艺,首先采用酮连氮水解为水合肼,水解工艺可以为部分无酸水解和加盐酸水解相结合;也可以为酮连氮中直接加入盐酸溶液生成盐酸肼。水解后的产物加尿素进行反应生成联二脲和氯化铵,联二脲再采用氯气氧化生成ADC发泡剂,氧化产生的盐酸经还原后返回至前面的水解工艺。该发明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氯气氧化联二脲所产生的盐酸直接用于酮连氮与尿素的反应,这样可实现反应的物料循环,同时避免了酮连氮法和氯气法的缺点,将两种方法融合,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废酸又能得到利用,可以有效提高ADC发泡剂的得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ADC发泡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酮连氮为原料联合制备ADC发泡剂 和氯化铵的绿色环保工艺。
技术介绍
ADC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是泡沫制品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通用型发泡剂。 由于它的分解产物具有无毒、无味、不变色和无污染等优点,广泛用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 苯乙烯、聚丙烯、ABS树脂和EVA等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中。 ADC发泡剂是采用水合肼和尿素缩合成联二脲,然后再进行氧化得到的。水合肼的 生产方法有拉西法、尿素法、酮连氮法、双氧水法、空气氧化法。 拉西法环境污染严重,设备投资大,产品收率低,在国外已经基本上被淘汰。 尿素法是采用尿素和次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水合肼,该方法能耗和 物耗高,生产的粗肼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碳酸钠及氢氧化钠等杂质,工艺上无法彻底分 离,环保压力比较大。水合肼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和尿素缩合生产联二脲,副产物为铵盐。联 二脲采用氯气氧化生产ADC发泡剂,采用气液固三相反应体系,虽然氯气氧化存在原料易 得、控制方便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缺点,例如副产盐酸较难利用等缺点。 酮连氮法明显优于尿素法,其合成收率接近理论值,能耗约为尿素法的1/3。但 是目前酮连氮法要先水解成水合肼,副产铵盐和酮,然后再去合成联二脲,由于反应时间较 长,后续还需要蒸氨、蒸酮和提浓水合肼到80%,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蒸汽,因此成本 也很高,并且该方法对设备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以酮连氮为原料联合制 备ADC发泡剂和氯化铵的绿色环保工艺。该工艺首先采用酮连氮水解为水合肼,水解工艺 可以为部分无酸水解和加盐酸水解相结合;也可以为酮连氮中直接加入盐酸溶液生成盐酸 肼。水解后的产物加尿素进行反应生成联二脲和氯化铵,联二脲再采用氯气氧化生成ADC 发泡剂,氧化产生的盐酸经还原后返回至前面的水解工艺。该专利技术的创新点在于:氯气氧 化联二脲所产生的盐酸直接用于酮连氮与尿素的反应,这样可实现反应的物料循环,同时 避免了酮连氮法和氯气法的缺点,将两种方法融合,提高了反应速度,同时废酸又能得到利 用,可以有效提尚ADC发泡剂的得率及品质。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以酮连氮为原料联合制备ADC 发泡剂和氯化铵的绿色环保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酮连氮加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盐酸溶液,使得混合溶液的酸度在8% -15% ; b.溶液加热至40-60 °C,三口烧瓶上部连接真空栗,控制体系的真空度在 0. 01-0.IMpa,持续搅拌至体系中有固体析出;C.按照酮连氮与尿素摩尔比1: (2. 05-2. 1)的比例,将称量好的尿素固体或者尿 素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去除真空栗,快速加热至ll〇_125°C,持续反应6-8h; d.反应结束,将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计算得率,滤液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氯化 铵。e.固体联二脲采用氯气法氧化制备ADC发泡剂。 f.待氧化完毕,将物料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固体即为ADC发泡剂,滤液经还原处理 后,返回步骤a中作为原料使用。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a中所使用的酮连氮可以为丙酮连氮、丁酮连氮或其他酮氮 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b中真空抽走的气体为酮,要经过冷凝进行回收,返回到制备 酮连氮的反应中进行循环利用。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步骤a和步骤b中不加盐酸,直接酮连氮在水中进行水解,待水解 率达到70%时,再加入盐酸进行有酸水解。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酮连氮法和氯气氧化法有机结合,采用酮连氮水 解成水合肼或盐酸肼工艺。无酸和有酸水解工艺是首先将酮连氮加水水解至70%,然后加 入盐酸进行水解。有酸水解是采用酮连氮直接与盐酸水解反应生成盐酸肼。然后和尿素反 应合成联二脲,反应中采用真空栗控制真空度抽走酮进行循环利用,联二脲氧化采用氯气, 废酸经过还原处理后返回到酮连氮与尿素的反应中进行循环使用,这样既可以降低酮连氮 和尿素反应的成本,同时也使得氯气法氧化的废酸得到利用,副产的氯化铵可以作为商品 出售,该工艺整体上实现了零排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将帮助更好地理解本发 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仅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内加入丙酮连氮22. 434g,磁力搅拌,缓慢加入15%盐酸 溶液146g,保持体系中的酸度在13%。 (2)打开加热仪器,在40°C下,保持三口烧瓶内一定的负压(0? 08MPa),反应时间 约为6. 5h。 (3)反应结束后溶液呈现强酸性,在三口烧瓶中加入24. 7g尿素,同时补加一定量 的水和酸至溶液pH为强酸性,开启搅拌,反应温度为110°C,反应时间6h。 (4)在反应过程中补加盐酸保证溶液的pH值为强酸性。 (5)到了反应终点时,取出物料冷却到室温,再用蒸馏水洗涤产品,烘干(105°C, 3h),称量,计算产率为93%。(6)得到的固体,加水使得固含量为40%,并加入溴化钠,溴化钠的添加量为联二 脲的2%,加入盐酸使得体系中的pH2_4,通入氯气,反应终点以取少量釜液加氢氧化钠溶 液,无白色固体沉淀即为到达终点。最后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第一次过滤的母液留存,用 以进行循环使用。计算ADC发泡剂的得率。 实施例2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内加入丙酮连氮22. 434g,磁力搅拌,缓慢加入实施例1 中的盐酸,保持体系中的酸度在12 %。(2)打开加热仪器,在50°C下,保持三口烧瓶内一定的负压(0? 08MPa),反应时间 约为5h。 (3)反应结束后溶液呈现强酸性,在三口烧瓶中加入25g尿素,同时补加一定量的 水和酸(实施例1中的酸)至溶液pHl-2,开启搅拌,设定温度为120°C,反应温度为120°C, 反应时间7h。 (4)在反应过程中补加盐酸保证溶液酸度恒定。 (5)到了反应终点时,取出物料冷却到室温,再用蒸馏水洗涤产品,烘干(105°C, 3h),称量,计算产率为94%。(6)得到的固体,加水使得固含量为40%,并加入溴化钠,溴化钠的添加量为联二 脲的2%,加入盐酸使得体系中的pH2_4,通入氯气,反应终点以取少量釜液氧加氢化钠溶 液,无白色固体沉淀即为到达终点。最后将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第一次过滤的母液留存,用 以进行循环使用。计算ADC发泡剂的得率。 实施例3 (1)在500ml的三口烧瓶内加入丙酮连氮22.434g,磁力搅拌,缓慢加入实施例2 中的酸,保持体系中的酸度在13 %。(2)打开加热仪器,在60°C下,保持三口烧瓶内一定的负压(0.IMPa),反应时间约 为4h。 (3)反应结束后溶液呈现强酸性,在三口烧瓶中加入25. 5g尿素,同时补加一定量 的水和酸(实施例2中的酸)至溶液pH为强酸性,开启搅拌,反应温度为125°C,反应时间 7. 5h〇 (4)在反应过程中补加盐酸保证溶液的pH值为强酸性。 (5)到了反应终点时,取出物料冷却到室温,再用蒸馏水洗涤产品,烘干(105°C, 3h),称量,计算产率为95%。(6)得到的固体,加水使得固含量为40%,并加入溴化钠,溴化钠的添加量为联二 脲的2%,加入盐酸使得体系中的pH2_4,通入氯气,反应终点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酮连氮为原料联合制备ADC发泡剂和氯化铵的绿色环保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酮连氮加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盐酸溶液,使得混合溶液的酸度在8%‑15%;b.溶液加热至40‑60℃,三口烧瓶上部连接真空泵,控制体系的真空度在0.01‑0.1Mpa,持续搅拌至体系中有固体析出;c.按照酮连氮与尿素摩尔比1:2.05‑2.1的比例,将称量好的尿素固体或者尿素水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去除真空泵,快速加热至110‑125℃,持续反应6‑8h;d.反应结束,将固体进行过滤洗涤干燥,计算得率,滤液采用常规方法制备氯化铵;e.固体联二脲采用氯气法氧化制备ADC发泡剂;f.待氧化完毕,将物料进行过滤洗涤干燥,固体即为ADC发泡剂,滤液经还原处理后,返回步骤a中作为原料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贤,董梅,倪彬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虹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