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含植物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3465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3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ZDY 2013。本发明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是一类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能通过重建肠内正常微生态系统,或者通过代谢产酸而增高肠内酸度,或者通过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浸入等不同作用原理,对菌群失调,以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多种病症(如腹泻、肠炎等)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新型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
技术介绍
微生态制剂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是一类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能通过重建肠内正常微生态系统,或者通过代谢产酸而增高肠内酸度,或者通过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浸入等不同作用原理,对菌群失调,以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多种病症(如腹泻、肠炎等)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的微生态制剂。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从福建传统发酵酸豆角中分离出的一株新的植物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益生性能,尤其是具有极高的耐酸耐胆盐性,耐胃肠液,抑菌性和抗药性,并且能粘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定植于肠道内,发挥益生菌的优良性能。根据这株植物乳杆菌的性能,本专利技术将其制成了微生态制剂,具体技术方案为: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ZDY 2013。所述植物乳杆菌ZDY2013为耐酸植物乳杆菌 ZDY2013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ZDY2013),于 2014 年 4 月 28 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编号:CCTCC Ν0:Μ 2014170。微生态制剂的制备可以采用常规的微生态制剂制备方法。微生态制剂中还可以含其它常规微生态制剂成分。为了保持其在经胃肠道消化后仍具有稳定活力和活菌数,在制作制剂过程中可以对植物乳杆菌进行包埋,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为最大限度的保持菌的活力可以进一步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微生态制剂经过胃肠消化后,在小肠中部植物乳杆菌得到释放,发挥其益生效果。本专利技术微生态制剂相比普通的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相比具有更好的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盲肠内容物V3区菌群PCR-DGGE图谱及分析图-2粪便V3区菌群PCR-DGGE图谱及分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来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不能以任何方式由这些实施例所限制。植物乳杆菌ZDY2013的分离与鉴定从福建省永安市乡镇收集农户自家天然发酵的酸豆角样品,并及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乳酸菌分离。将酸豆角发酵液以10 1的梯度稀释,涂布于MRS(加溴甲酚紫作为指示剂)琼脂平板上,厌氧培养24h,挑取使培养基变黄的单菌落,在平板上划线分离,反复进行纯化培养,用革兰氏染色法观察菌落形态选出革兰氏阳性菌。将分离得到的菌株液体培养后,用PH计检测培养24h时pH值,筛选出产酸能力强的菌株。用接种环挑取单一的菌落作为模板,进行菌落PCR。将阳性PCR产物送至公司测序,见序列表。将测序结果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所分离菌菌株的16S rDNA与植物乳杆菌N3114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 ),因此被确认为植物乳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存于武汉市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Ν0:Μ2014170。经纯培养24小时后植物乳杆菌ZDY2013的培养上清液pH值为3.4,能产生大量有机酸。革兰氏染色结果呈阳性,可观察得出ZDY2013为棒状短杆菌。实施例1:植物乳杆菌活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将植物乳杆菌ZDY 2013种子发酵液接至无菌发酵液(含牛肉膏,酵母提取物,葡萄糖,L-半胱氨酸等),37°C厌氧发酵24±3小时,富集菌体,将植物乳杆菌菌悬液滴加到预先配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将混合液用注射器滴入到氯化钙溶液中,静置5-10分钟,收集小颗粒。用无菌水洗涤数次,滤干后放在-20°C预冻过夜,然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成品。实施例2:植物乳杆菌活菌制剂制备方法将植物乳杆菌种子发酵液接至无菌发酵液(含牛肉膏,酵母提取物,葡萄糖,L-半胱氨酸等),37°C厌氧发酵24±3小时,富集菌体,将植物乳杆菌菌悬液滴加到预先配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将混合液用注射器滴入到氯化钙溶液中,静置5-10分钟,收集小颗粒。用无菌水洗涤数次,滤干后将这些小颗粒加入到营养液(含水,葡萄糖)。实施例3:植物乳杆菌活菌制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200ul植物乳杆菌活菌制剂,对照组等剂量的葡萄糖溶液。14天后解剖取盲肠内容物以及粪便。用PCR-DGGE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并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分析。实验结果如图1和图2,植物乳杆菌ZDY2013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灌胃了植物乳杆菌ZDY2013的小鼠,肠道和粪便中的菌群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其潜在的益生性有关,如抑制致病菌。实施例4:植物乳杆菌ZDY2013和植物乳杆菌ATCC8014对比分别用植物乳杆菌ZDY2013活菌制剂和典型植物乳杆菌ATCC8014活菌制剂对腹泻小鼠进行灌胃,200ul, 2次/天。观察粪便形状,腹泻次数,稀稠度,气味。实验结果:植物乳杆菌ZDY2013灌胃腹泻老鼠,3d后腹泻症状明显好转,小鼠的粪便从稀浆状逐渐变为颗粒状,腹泻次数减少,7d后粪便回复正常。植物乳杆菌ZDY2013对小鼠肠道菌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植物乳杆菌ATCC8014灌胃腹泻老鼠,3d后腹泻次数减少,但粪便仍然处于稀浆状。植物乳杆菌ZDY2013活菌制剂对腹泻小鼠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植物乳杆菌ATCC8014活菌制剂。【主权项】1.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乳杆菌ZDY2013;所述植物乳杆菌ZDY2013为耐酸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 NO:M 20141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采用海藻酸钠包埋。【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公开了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ZDY?2013。本专利技术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是一类能恢复肠道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能通过重建肠内正常微生态系统,或者通过代谢产酸而增高肠内酸度,或者通过阻止致病菌的定植和浸入等不同作用原理,对菌群失调,以及由菌群失调导致的多种病症(如腹泻、肠炎等)达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CCTCC NO: M 201417020140428【IPC分类】C12N11/10, C12N11/04, C12R1/25, C12N1/20【公开号】CN105112334【申请号】CN201510552654【专利技术人】魏华, 黄仁慧, 万翠香, 李胜杰, 许恒毅, 陶雪莹, 何丽华 【申请人】南昌大学【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9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植物乳杆菌微生态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乳杆菌ZDY2013;所述植物乳杆菌ZDY2013为耐酸植物乳杆菌ZDY2013,于2014年4月28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编号:CCTCC NO:M 2014170。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华黄仁慧万翠香李胜杰许恒毅陶雪莹何丽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