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表箱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0805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表箱壳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表箱材料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碳酸酯120-140份,玻璃纤维70-80份,环氧硅油30-40份,聚乙烯10-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30份,全氟丁基磺酸钾1-3份,苯乙烯10-20份,抗氧剂168 1-3份,抗氧剂1010 2-4份,光稳定剂770 1-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氧化聚乙烯蜡2-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2-0.6份。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加入高混机中混合,然后由双螺杆挤出造粒,所得造粒经干燥后注塑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作电表箱壳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材料

技术介绍
电表箱壳体是电表的保护装置,电表箱壳体所用的材料,最初大部分是胶木、塑料、铁皮壳、不锈钢材质,胶木由于其脆性大、易老化、易断裂等缺陷,逐步被铁壳、不锈钢材质所取代;铁壳、不锈钢表箱,因其材质绝缘性能差、易生锈、防水密封能力差,其使用量也越来越小。热塑性塑料表箱初期应用效果较好,但制品的密度、抗紫外线性能较差,易老化,防火性能较差,承载能力不够,而且在高温条件下有一定软化和蠕变,因此其使用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表箱壳体材料,具有绝缘性能高、抗紫外线、耐老化、耐腐蚀、耐高温、耐低温、抗冲击强度高等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表箱壳体材料的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电表箱壳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碳酸酯120-140份,玻璃纤维70-80份,环氧硅油30_40份,聚乙烯10-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30份,全氟丁基磺酸钾1-3份,苯乙烯10-20份,抗氧剂168 1-3份,抗氧剂1010 2-4份,光稳定剂770 1-3份,紫外线吸收剂1_3份,氧化聚乙烯蜡2_10份,季戊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表箱壳体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碳酸酯120‑140份,玻璃纤维70‑80份,环氧硅油30‑40份,聚乙烯10‑20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30份,全氟丁基磺酸钾1‑3份,苯乙烯10‑20份,抗氧剂1681‑3份,抗氧剂10102‑4份,光稳定剂7701‑3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氧化聚乙烯蜡2‑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2‑0.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苏永义李慧王海张庆伟杜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