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应用于印制电路板组件(PCBA)和电子组件减振降噪的一种锲形结构约束阻尼减振器。
技术介绍
机械振动广泛存在于动态运行的设备或安装于动态运行平台的设备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机械振动是有害的,它会引起结构动态变形和动态应力,而这些动态变形和应力会引起机械或结构疲劳和破坏,缩短其工作寿命;此外,振动及其产生的噪音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员的健康。因此,设计、制造和使用机械、电子设备或工程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避免有害的振动,一般采用的振动控制措施有:(I)减少机械各运动件的不平衡量,以及其它各项对机械的干扰,抑制振源;(2)采用振动隔离技术,切断支承基础到设备的振动能量的传播;(3)改进设计提高机械或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控制振动的响应。阻尼减振属于上述2和3振动控制措施,是一种常用的减振手段,其减振基本原理是,在振动过程中,阻尼消耗和扩散振动的能量,使瞬态振动迅速衰减,降低受迫振动的振幅,避免非振动性激励引起的自激振动的产生,减少结构传递振动的能力。在电子设备结构阻尼减振实践中,印制电路板组件PCBA和电子组件通常有两类减振降噪方法,第一种减振降噪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锲形结构约束阻尼减振器,包括带有锲形截面的刚性锲形块(1)、刚性锲形柱体(3)和阻尼层(2),其特征在于:阻尼层(2)固定连接在刚性锲形块(1)锲形面与刚性锲形柱体(3)锲形面之间,阻尼层(2)平行四边形锲形截面对应配合在刚性锲形块(1)和刚性锲形柱体(3)的锲形面上,在振动环境下,刚性锲形块(1)和刚性锲形柱体(3)锲形面产生反复的上下相对运动,迫使带动阻尼层(2)在X、Y、Z三轴方向上获得反复的剪切变形,发生剪切变形,驱动阻尼层(2)阻尼材料产生动滞后型内耗效应,将支承基础的的振动机械能转换为热能而实现振动能量耗散,达到减振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