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51110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9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两个电芯和位于电芯上方并与电芯的极耳导电连接的汇流排,还包括设置于汇流排下方并与所述电芯相对固定装配的绝缘栅板,绝缘栅板上设有与电芯的极耳对应以供极耳穿过的极耳穿孔,所述极耳向上穿出所述极耳穿孔的顶部具有折弯紧贴在绝缘栅板的上侧面上的折弯部,所述汇流排具有压接在所述极耳的折弯部上并与极耳的折弯部焊接固连的下侧面。由于汇流排整个向下压接在极耳的折弯部上,在实际焊接装配时,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压接工装向下压紧汇流排,汇流排将向下压紧极耳的折弯部,省去了需要另外配置极耳压装工装的问题,有效简化了电池模块的装配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串并联布置的电芯,在电池模块中通过汇流排将电芯的极耳并联,目前,主要通过机械紧固和焊接联接的方式实现电芯的极耳与汇流排的固定装配,其中,机械紧固的方式会使极耳连接处接触电阻变大,发热量也会增大,温湿度变化时接触电阻还会上升,进而会影响电池模块的使用性能和电源系统的性能。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商多采用焊接联接的方式替换机械紧固联接的方式实现汇流排与电芯的极耳的联接。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3218366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源模块连接结构,其包括并联布置的多个电芯,电芯的极耳通过汇流排导电连通,在汇流排上设有与电芯的极耳对应的极耳穿孔,具体装配时,使电芯的极耳垂直穿过汇流排的极耳穿孔,将极耳上穿过极耳穿孔的顶部折弯90度紧贴在汇流排上,再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极耳折弯部与汇流排焊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确保焊接效果,需要另外使用工装来分别压紧汇流排和极耳,由于电池模块中电芯数目数量较多,且不同类型的电池模块中的电芯数目不同,每个电芯均具有正、负极耳,导致极耳数目较多,使得用于压装极耳的压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模块连接结构,包括并联布置的至少两个电芯和位于电芯上方并与电芯的极耳导电连接的汇流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汇流排下方并与所述电芯相对固定装配的绝缘栅板,绝缘栅板上设有与电芯的极耳对应以供极耳穿过的极耳穿孔,所述极耳向上穿出所述极耳穿孔的顶部具有折弯紧贴在绝缘栅板的上侧面上的折弯部,所述汇流排具有压接在所述极耳的折弯部上并与极耳的折弯部焊接固连的下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王帅锋谢秋郝书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