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45233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8:06
提供具有高阻燃性、高耐冲击性并显示出优良的热稳定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包含每100质量份的聚碳酸酯树脂(A),0.001至1质量份的有机磺酸金属盐(B),和0.5至5质量份的(C)核/壳型接枝共聚物、所述(C)核/壳型接枝共聚物包括丁二烯类橡胶组分作为核并具有300ppm以上的Si含量;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地基于每100质量份的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包含0.1至3质量份的有机磷酸酯金属盐(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并涉及成型品,更特别涉及具有高阻燃性、高耐 冲击性、和优良的热稳定性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并涉及由成型这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 物获得的成型品。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树脂为显示出优良的耐热性、优良的机械性质、和优良的电气性质的树 月旨,因此广泛用于例如,汽车材料、电气电子设备材料、住宅材料、和其它工业领域的部件制 造用材料。特别地,阻燃化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有利地用于例如,办公室自动设备和信息处 理设备,例如,计算机、笔记本个人电脑、手机、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的部件。 迄今为止,卤素类阻燃剂至聚碳酸酯树脂的引入已用作提供聚碳酸酯树脂阻燃性 的手段。然而,引入包含氯或溴的卤素类阻燃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显示出减少的热稳 定性并引起成型加工期间成型设备的成型工具和螺杆的腐蚀。引入磷类阻燃剂的聚碳酸酯 树脂组合物因此在此处多数用作替代手段(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 聚碳酸酯树脂中磷类阻燃剂的这种引入为通过例如,磷化合物在树脂表面的膜形 成或由磷化合物在气相中对燃烧气体的稀释效果可有效地缩短燃烧时间的途径。然而,此 处的问题为聚碳酸酯树脂本来拥有的耐冲击性的实质减少。归因于此,已追寻过额外引入 弹性体的配方。本申请人已提出如专利文献3至7中,关于引入磷类阻燃剂和弹性体的这 些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各种提案。 因此,专利文献3提供抑制成型表面的白点异物的生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这通过将磷类阻燃剂和特别的防滴落剂以有机聚合物-被覆聚氟乙烯的形式引入至芳族 聚碳酸酯树脂来实现。专利文献4提供将以下引入至芳族聚碳酸酯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 合物:磷类阻燃剂、聚氟乙烯、和其中第一和第二乙烯基类单体以特定比例共聚的含聚有机 硅氧烷接枝共聚物。专利文献5提供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将磷类阻燃剂、乙烯基类单 体-接枝硅酮/丙烯酸类复合橡胶、和防滴落剂以特定比例引入至芳族聚碳酸酯树脂。 专利文献6提供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滑石为必须的并将以下以特定比例引 入至芳族聚碳酸酯树脂:磷类阻燃剂、聚氟乙烯、和在特定量的聚有机硅氧烷颗粒的存在下 由第一乙烯基类单体、第二乙烯基类单体、和多官能性乙烯基类单体以特定比例共聚而获 得的含聚有机硅氧烷接枝共聚物。专利文献7提供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将以下以特 定比例引入至聚碳酸酯树脂:磷类阻燃剂;含氟聚合物;具有交联的聚丙烯酸烷基酯型核 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聚合物型壳的多层结构的聚合物;氧化钛;炭黑;和染料或颜 料。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59-2022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昭62-47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7-154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280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5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748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8-28550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11-578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典型地在行业如,例如,电气电子设备部件中已要求较高性能的水 平,而且强烈要求优良的热稳定性、高耐冲击性,和关于阻燃性,强烈要求根据UL94试验的 V-0水平的高阻燃性。然而,以上列出的各专利文献中提供的树脂组合物无法必要地完全满 足所有这些要求。 本专利技术鉴于该问题而进行,并将具有高阻燃性、高耐冲击性、和优良的热稳定性的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提供作为目的。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广泛且深入的调查,因此发现:通过将有机磺酸 金属盐的阻燃剂、核/壳型接枝共聚物(与有机磺酸金属盐的阻燃剂组合用作弹性体,并使 用具有丁二烯类橡胶用作核且具有特定的Si含量的核/壳型接枝共聚物)、和有机磷酸酯 金属盐各自以特定量组合可获得同时显示出高阻燃性、高耐冲击性、和高热稳定性的聚碳 酸酯树脂组合物。基于该发现实现本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成型品。 -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每100质量份的(A)聚碳酸酯树 脂,0. 001至1质量份的(B)有机磺酸金属盐,和0. 5至5质量份的(C)核/壳型接枝共聚 物,每100质量份的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包含0. 1至3质量份的⑶有机磷酸酯金属 盐,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具有至少300ppm的Si含量并具有丁二烯类橡胶组分作为核。 根据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有机磺酸金属盐(B)为全氟烷烃磺 酸(perfluoroalkanesulfonic acid)的碱金属盐或芳族磺酸的碱金属盐。 根据或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为 由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在丁二烯类橡胶的接枝共聚获得的接枝共聚物。 根据至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核/壳型接枝共聚物 (C)的Si含量为至少1,OOOppm。 根据至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核/壳型接枝共聚物 (C)的 Si 含量为 1,000 至 10, OOOppm。 -种成型品,其由成型根据至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而获 得。 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通过具有至少300ppm的Si含量并具有丁二烯类 橡胶组分作为核的(C)核/壳型接枝共聚物、(B)有机磺酸金属盐、和(D)有机磷酸酯金属 盐各自以给出的特定量的组合,可提供同时满足阻燃性、耐冲击性、和热稳定性的聚碳酸酯 树脂组合物材料。【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尤其是实施方案和示例物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应当解释为限制 于或受限于以下提供的实施方案和示例物。 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特征在于,每100质量份的(A)聚碳酸酯树脂,包 含0. 001至1质量份的(B)有机磺酸金属盐、和0. 5至5质量份的(C)核/壳型接枝共聚 物、每100质量份的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包含0. 1至3质量份的⑶有机磷酸酯金属 盐,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具有至少300ppm的Si含量并具有丁二烯类橡胶组分作为核。 对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种类没有限制。另外,可 使用单个种类的聚碳酸酯树脂,或可使用两种或更多种以任何比例的任何组合。 聚碳酸酯树脂为有具有碳酸酯键(carbonate bond)的并由通式-[-0 - X-0- C( = 0) _给出的基本结构的聚合物。式中X通常为烃基,并且为了提供各种性质,可使 用引入杂原子或杂键(heterobond)的X。 聚碳酸酯树脂可分类为芳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直接键合至碳酸酯键的碳为各芳 族碳;和脂族聚碳酸酯树脂,其中直接键合至碳酸酯键的碳为脂族碳,且可使用其中之一。 从耐热性、机械性质、和电气性质的观点,此处优选芳族聚碳酸酯树脂。 对聚碳酸酯树脂的具体种类没有限制,且其可示例为由碳酸酯前体与二羟基化合 物的反应获得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此处,多羟基化合物等也可与除二羟基化合物以外的碳 酸酯前体反应。还可使用其中二氧化碳作为碳酸酯前体与环醚反应的方法。聚碳酸酯聚合 物可为直链或可为支链。聚碳酸酯聚合物可为由单一的重复单元组成的均聚物,或可为具 有两种或更多种重复单元的共聚物。该共聚物可选自各种共聚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包括,每100质量份的(A)聚碳酸酯树脂,0.001至1质量份的(B)有机磺酸金属盐,和0.5至5质量份的(C)核/壳型接枝共聚物,每100质量份的所述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包含0.1至3质量份的(D)有机磷酸酯金属盐,所述核/壳型接枝共聚物(C)具有至少300ppm的Si含量并具有丁二烯类橡胶组分作为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田恵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