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34108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8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10μm-100μm的PEEK和两种反应前驱体1和2水溶液,将PEEK均匀分散到反应前驱体1水溶液中,在搅拌的同时将反应前驱体2水溶液滴入反应前驱体1水溶液和PEEK的混合溶液中,将混合液的pH值调节至10-12后继续反应24-48h。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形态均匀,流动性良好,利于SLS技术的铺粉和成形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制造技术和材料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的重要分支,它是基于离散、堆积成形的思想,采用激光有选择地扫描烧结粉末材料,分层制造、逐层叠加,形成实体模型。与传统的去除成形、拼合成形及受迫成形等加工方法不同,它是利用材料累加法来加工制造高分子材料、陶瓷、金属及各种复合材料的模型和功能零件。由于SLS技术不受成形件复杂度的影响,因此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疗领域,可以最高效的制作个性化、复杂医疗产品,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需求。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全芳香半结晶高聚物,机械性能良好,且具有优异的耐辐射性、绝缘性等特点,在许多特殊领域可替代金属、陶瓷等传统材料,减轻重量且不影响使用性能。在医疗器械领域,PEEK在脊柱手术、外伤和骨科类医疗产品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植入材料相比,PEEK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可调的力学性能,并且在CT和MRI扫描时不可见。但PEEK缺乏生物活性,使得PEEK在医用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羟基磷灰石(HA)是脊椎动物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人的牙釉质中含量约96wt.%,骨头中约69wt.%。相比不锈钢、钛合金、陶瓷等传统骨替代材料,羟基磷灰石具有优良的骨诱导性,非常利于骨细胞在其表面附着、生长,因而广泛应用于骨组织工程中。通过释放钙离子和磷酸根离子,植入体内的HA能够和组织之间形成封闭粘结,并长出新的组织,实现植入物与骨的结合。HA的晶粒越细,其生物活性越高,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聚醚醚酮复合,可显著提高PEEK的生物活性,并保证足够的强度,适用于承重骨替代、骨修复领域。综上所述,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粉末材料,用于SLS制造个性化骨修复体,可实现形状可控、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承重骨所需的足够强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SLS用复合粉末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机械混合法、双螺杆挤出-深冷粉碎法、溶剂混合法以及溶剂沉积法。但是这四种制备方法在制备SLS用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粉末时均存在明显缺点,主要表现在:(I)机械混合法是使用机械混合设备将两种粉末混合,这种方法工艺简单,但无法将纳米填料以纳米尺度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基体中;(2)双螺杆挤出-深冷粉碎法是首先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将两种材料熔融共混、挤出造粒,然后采用深冷粉碎制备适合SLS工艺的粉末,虽然这种方法可将两种材料混合均匀,但是由于聚醚醚酮具有很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深冷粉碎无法将其制备成SLS工艺要求的小粒径(10-100微米)粉末,而且粉末颗粒形状极不规则,流动性差;(3)溶剂混合法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存在危害,残存的溶剂会对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不利影响。此外,纳米羟基磷灰石在有机溶剂中分散,通常需要借助表面活性剂,残存的表面活性剂会降低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例如,付华组使用N, N’ - 二甲基酰胺溶剂制备SLS用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粉末材料。(4)溶剂沉淀法一般适用于尼龙复合粉末材料的制备,例如,ZL200710053668.2使用溶剂沉淀法制备用于SLS的无机纳米填料增强尼龙复合材料;ZL200710053667.8使用溶剂沉淀法制备用于SLS的粘土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由于聚醚醚酮具有非常强的耐溶剂性,因此该法不适合用于制备聚醚醚酮复合粉末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SLS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在水溶液中使用原位复合的方法将纳米羟基磷灰石以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基体中,由此解决了目前SLS用的PEEK/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流动性差、形态不均匀且生物相容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选取粒径范围为10-100 μ??的PEEK聚醚醚酮;(2)将步骤(I)中的PEEK粉末加入到反应前驱体I水溶液中,使其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搅拌,同时滴入反应前驱体2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10-12 ;在搅拌下反应24-48h ;(4)最后,将反应混合溶液抽滤,洗涤、干燥以及研磨,最终获得所述的聚醚醚酮/纳米轻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I为含钙离子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为含磷酸根离子的前驱体溶液,反应前驱体I和反应前驱体2的用量满足Ca/P的摩尔比为1.67?2.0。优选地,在步骤(I)中,所述PEEK的粒径为20 μ m-70 μ m。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前驱体I水溶液的浓度为0.5mol/L-l.0moI/L ;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水溶液的浓度为1.0-2.0moI/Lο优选地,所述的反应前驱体I为氢氧化钙或硝酸钙,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为磷酸或磷酸氢二铵优选地,在步骤⑵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I为氢氧化钙(Ca(OH)2);在步骤(3)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为磷酸(H3PO4)。更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I为硝酸钙,更优选为四水硝酸钙(Ca (NO3) 2.4H20);在步骤⑶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为磷酸氢二铵((NH4) 2ΗΡ0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可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其中,该复合材料为粉末材料。优选地,纳米轻基磷灰石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为10wt% -50wt%。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下列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采用原位复合方法,将羟基磷灰石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基体聚醚醚酮中,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粘接,制得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形态均匀、球形度好流动性良好,非常适合SLS成形高性能个性化骨修复体。(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采用水为反应介质,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在制备方法中没有引入其他对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有损害的物质,大大降低了材料的毒性。(3)通过对制备方法中各参数和各成分如粉末的粒径、反应前驱体的选择以及钙磷比等参数的进一步研究设计,使得到的复合材料更有利于SLS的铺粉和成形。【附图说明】图1 (a)是纯PEEK粉末的微观形貌图。图1 (b)是纯PEEK粉末的EDX元素分析图。图2(a)是实施例1中PEEK/HA(20wt% )的复合粉末微观形貌图。图2 (b)是实施例1中PEEK/HA (20wt % )的EDX元素分析图。图3是实施例1中PEEK/HA(20wt% )的纳米HA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图4是纯PEEK粉末材料和实施例1、2及6中PEEK/HA复合粉末材料的X衍射分析(XRD)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SLS技术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粒径范围为10‑100μm的PEEK聚醚醚酮;(2)将步骤(1)中的PEEK加入到反应前驱体1水溶液中,使其均匀分散于水溶液中;(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溶液搅拌,同时滴入反应前驱体2水溶液,将pH值调节为10‑12;在搅拌下反应24‑48h;(4)最后,将反应混合溶液抽滤,洗涤、干燥以及研磨,最终获得所述的聚醚醚酮/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反应前驱体1为含钙离子的前驱体溶液,所述的反应前驱体2为含磷酸根离子的前驱体溶液,反应前驱体1和反应前驱体2的用量满足Ca/P的摩尔比为1.67~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春泽史玉升傅轶史云松潘腾汪艳魏青松刘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