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汽车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目前,我们在被动悬架上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双筒液压减振器,而其阻尼不可调,故不能根据路况,载重等调节相应的阻尼特性,达不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汽车在路面行驶时,由于路面的不平或更复杂的工况,汽车一部分的能量在悬架振动的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消耗掉,如果将此能量回收,将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油耗,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对于此块振动能量的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阻尼可调式减振器,顾名思义,这类减振器的阻尼可以调节,分为传统阻尼可调减振器和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通常使用电磁控制)。传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需要比较复杂的机电装置,有的还需要附属液压系统,结构复杂,成本也不低,很难在普通车型上普及。相比之下,电控的电/磁流变液减振器运用更为灵活,体积重量也更小,而磁流变液(MRF)减振器由于比电流变液(ERF)减振器工作状态更为稳定,隐隐已成为主流技术,在不少车型上已经有装备。同样,电磁减振器也可以通过手动设定调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电机(4)、磁流变减振器(15)、桥式整流器(19)和储能器(25);所述直线电机(4)包括动子活塞杆(2)、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和定子外壳(18);所述动子活塞杆(2)上覆有永磁体(3),所述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绕在所述定子外壳(18)内部的铁芯上;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5)包括顶盖(6)、电磁活塞(7)、励磁线圈(8)和缸筒(10);所述顶盖(6)与所述直线电机(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线电机(4)底部和所述顶盖(6)进入所述缸筒(10),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与所述电磁活塞(7)通过螺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汪佳佳,汪若尘,谢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