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2553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4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节能减排领域的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包括直线电机、磁流变减振器、桥式整流器、DC-DC变换器和储能器;直线电机与磁流变减振器集成同轴连接,桥式整流器19一端与直线电机连接,另一端与DC-DC变换器连接,DC-DC变换器的另一端与储能器25连接,回收能量,电储能器25的输出端与所述励磁线圈8电连接,将储存的电能传送给所述励磁线圈8,用于调节所述励磁线圈8的电流,实现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5的阻尼可调,同时根据DC-DC变换器不同模式调节向悬架的输出电压的大小来调节直线电机阻尼力大小,达到一种自供能量实现双重减振效果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汽车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减振器是汽车悬架上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零部件,它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操控稳定性。目前,我们在被动悬架上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双筒液压减振器,而其阻尼不可调,故不能根据路况,载重等调节相应的阻尼特性,达不到很好的减振效果。同时,汽车在路面行驶时,由于路面的不平或更复杂的工况,汽车一部分的能量在悬架振动的过程中以热能形式消耗掉,如果将此能量回收,将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油耗,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因此,对于此块振动能量的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阻尼可调式减振器,顾名思义,这类减振器的阻尼可以调节,分为传统阻尼可调减振器和电控可变阻尼减振器(通常使用电磁控制)。传统的可调阻尼减振器需要比较复杂的机电装置,有的还需要附属液压系统,结构复杂,成本也不低,很难在普通车型上普及。相比之下,电控的电/磁流变液减振器运用更为灵活,体积重量也更小,而磁流变液(MRF)减振器由于比电流变液(ERF)减振器工作状态更为稳定,隐隐已成为主流技术,在不少车型上已经有装备。同样,电磁减振器也可以通过手动设定调节,或者车辆根据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供能量阻尼可调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电机(4)、磁流变减振器(15)、桥式整流器(19)和储能器(25);所述直线电机(4)包括动子活塞杆(2)、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和定子外壳(18);所述动子活塞杆(2)上覆有永磁体(3),所述三相饼式电枢绕组(5)绕在所述定子外壳(18)内部的铁芯上;所述磁流变减振器(15)包括顶盖(6)、电磁活塞(7)、励磁线圈(8)和缸筒(10);所述顶盖(6)与所述直线电机(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依次穿过所述线电机(4)底部和所述顶盖(6)进入所述缸筒(10),所述动子活塞杆(2)下端与所述电磁活塞(7)通过螺母(11)连接;励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汪佳佳汪若尘谢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