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5498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轻量化和节省空间并控制维护费用。通过将加热器模块(40)的第3接头(50C)插入阀门模块(38)的第2接头(50B),将第2接头(50B)与第3接头(50C)进行结合,并且利用螺丝构件(66)固定第1外壳(54A)和第2外壳(54B)。从而通过第2接头(50B)、第3接头(50C)串联结合阀门模块(38)和加热器模块(40)。将控制器模块(42)的第1连接器(52A)结合于阀门模块(38)的第3连接器(52C),并且将控制器模块(42)的第2连接器(52B)结合于加热器模块(40)的第4连接器(52D)。结合阀门模块(38)的第1接头(50A)与供水管(46)。通过配管(64)结合加热器模块(40)的第4接头(50D)和水龙头主体(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设置在飞机用盥洗室单元内的水龙头装置,众所周知有将温水供应线路和冷水供应线路连接到供水龙头(水龙头),并利用供水龙头混合温水和冷水来调节水温的装置。另一方面,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装置,其在向供水龙头供水的冷水供应线路的中途设置加热冷水的制热装置,从而可省去温水供应线路。此外,在水龙头装置中,在冷水供应线路上还配置着供水阀(电磁阀),该供水阀根据设置在供水龙头附近的手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来自供水龙头的排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06662号公报专利技术概要专利技术拟解决的问题上述传统技术中,在供水龙头与制热装置之间、制热装置与供水阀之间分别通过配管进行结合。因此,传统的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中,配管的重量会增加,并且配管占有的空间会增大。另一方面,考虑到油耗的观点,要求飞机用盥洗室单元实现轻量化,此外,考虑到增加座位数的观点,还要求飞机用盥洗室单元实现空间节省,因此在实现水龙头装置的轻量化和节省空间方面仍有改善的余地。此外,为了实现水龙头装置的轻量化和节省空间,还考虑过将制热装置和供水阀构成为一体,但此时只要制热装置或供水阀中的一个发生故障,就必须更换整个装置,因此存在成本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现轻量化和节省空间并可控制维护费用的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具有:供水管路,其连接供水管和水龙头主体;供水阀,其配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加热机构,其将供应自所述供水管路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供水阀的开闭动作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动作,其特征在于,具有串联配置在所述供水管路的中途部位的阀门模块和加热器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具有:第I外壳;第I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I外壳的表面,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供水管路;第2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I外壳的表面上与所述第I接头的设置部位不同的部位;以及供水阀,其装配在所述第I外壳中,并且对所述第I接头和所述第2接头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加热器模块具有:第2外壳;第3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2外壳的表面,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第2接头;第4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2外壳的表面上与所述第3接头的设置部位不同的部位,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供水管路;加热用水路,其装配在所述第2外壳中,并且对所述第3接头和所述第4接头之间进行连接;以及所述加热机构,其装配在所述第2外壳中,并加热流动在所述加热用水路中的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第2接头和第3接头直接结合阀门模块和加热器模块,因此能够省去以往必须使用的配管。此外,当供水阀或加热机构发生故障时,只需单独更换阀门模块或加热器模块即可,解决问题所需的成本得以最小化。因此,能够有利于实现水龙头装置的轻量化和节省空间并可控制维护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适用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A的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结构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A的结构的分解图。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A的组装图。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B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图。图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C的结构的分解图。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C的组装图。图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D的结构的分解图。图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D的组装图。图9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E的主要部分的组装图。图10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F的结构的分解图。图1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30F的组装图。【具体实施方式】(第I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对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设置在飞机机身内的飞机用盥洗室单元2具有在内部分隔出盥洗室4的主体框架6。盥洗室4具有洗手盆10、马桶12、洗漱台14、收纳柜16、以及开闭收纳柜16的2片镜子18A、18B等。洗手盆10具有盥洗盆20、设置在盥洗盆20中的洁面球22、立设在盥洗盆20上的水龙头主体24 (水龙头)、以及立设在盥洗盆20上的洗手液喷嘴26。如图2所示,水龙头装置30A是将冷水和温水供应至水龙头主体24的装置。水龙头装置30A构成为,含有供水管路32、手部传感器34A、通水传感器34B、温度传感器34C、过热传感器34D、温度保险丝35、水温调节旋钮36、阀门模块38、加热器模块40、以及控制器模块42。供水管路32连接着供水管46和水龙头主体24,该供水管46通过配管45连接至给水箱44。如图1所示,手部传感器34A设置在水龙头主体24或水龙头主体24附近的盥洗盆20上,其可检测出手部已插入水龙头主体24的下方,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下述控制机构68。作为手部传感器34A,可使用照射红外线光,并检测因手而反射的反射光的红外线传感器等以往众所周知的各种传感器。通水传感器34B检测是否有水流动在供水管路32中,然后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机构68。温度传感器34C检测流动在加热器模块40的下游侧的供水管路32内的水的温度,并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机构68,通过控制机构68对水的温度实施反馈控制。另外,所谓下游,是指在连接水龙头主体24和给水箱44的供水管路32中,从给水箱44到水龙头主体24的方向。过热传感器34D检测出加热器模块40的下述加热机构58过热,流动在加热器模块40的下游侧的供水管路32中的水的温度已达到规定的上限温度后,将该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机构68。控制机构68从过热传感器34D获得表示已到达上限温度的检测结果后,断开对加热机构58的供电。除了加热器模块40出现故障以外,断水也会导致如此水温出现异常高温并到达上限温度的现象。另外,也可兼用温度传感器34C和过热传感器34D。此外,作为温度传感器34C,可使用例如热敏电阻,作为过热传感器34D可使用恒温器。此外,通水传感器34B、温度传感器34C、以及过热传感器34D的设置位置并无限定。温度保险丝35在加热器模块40的下述加热机构58过热时会熔断,从而强制断开对加热机构58的供电。如图1所示,水温调节旋钮36设置在水龙头主体24或水龙头主体24附近的盥洗盆20上,通过旋转操作生成用来调节水温的操作信号,并发送至下述控制机构68。也可取代水温调节旋钮36,设置可生成用来切换冷水和温水的操作信号并发送至下述控制机构68的切换开关、切换按钮、以及触摸屏等以往众所周知的各种操作部。如图2所示,阀门模块38和加热器模块40串联配置在供水管路32的中途部位。阀门模块38构成为,含有可装卸地结合于供水管路32的第I接头50A、第2接头50B、在这些接头之间进行连接的供水阀48 (电磁阀)、第3连接器52C、以及第I外壳54A。供水阀48收置在矩形箱状的第I外壳54A中,通过来自下述控制机构68的第I控制信号控制开闭动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用盥洗室单元的水龙头装置,其具有:供水管路,其连接供水管和水龙头主体;供水阀,其配置在所述供水管路上;加热机构,其将供应自所述供水管路的水进行加热;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所述供水阀的开闭动作和所述加热机构的加热动作,其特征在于,具有串联配置在所述供水管路的中途部位的阀门模块和加热器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具有:第1外壳;第1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1外壳的表面,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供水管路;第2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1外壳的表面上与所述第1接头的设置部位不同的部位;以及供水阀,其装配在所述第1外壳中,并且对所述第1接头和所述第2接头之间进行连接,所述加热器模块具有:第2外壳;第3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2外壳的表面,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第2接头;第4接头,其设置在所述第2外壳的表面上与所述第3接头的设置部位不同的部位,并且可装卸地结合于所述供水管路;加热用水路,其装配在所述第2外壳中,并且对所述第3接头和所述第4接头之间进行连接;以及所述加热机构,其装配在所述第2外壳中,并加热流动在所述加热用水路中的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山隆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