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薄继杰专利>正文

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091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飞行器,具有驾驶舱(3)、着陆架(4),其特征是还包括平衡、转向机构(1)和升降、推进机构(2),所述平衡、转向机构(1)为碟型旋转体,其外圈为旋转平衡器(11),内圈为内旋转架(16),旋转平衡器(11)和内旋转架(16)之间为固定架(15),通过固定架(15)的轴承组分别与旋转平衡器(11)、内旋转架(16)连接,旋转平衡器(11)设有齿轮传动的内齿圈(12),内旋转架(16)设有齿轮传动的外齿圈(19),驾驶舱固定于内旋转架(16)上;所述升降、推进机构(2)包括安装于内旋转架(16)底面、向下喷气的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2),安装于内旋转架(16)顶面、向上喷气的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1),以及安装于内旋转架(16)底部或顶部、水平同向喷气的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23)。(*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宇宙飞行器,有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及空天飞机等,宇宙飞船完全依靠火箭发送上天,造价很高,也受发射装置限制;航天用飞行器有多种,如空天飞机虽然不用火箭发射,造价低,但是它不能垂直起降,受跑道限制,靠空气浮力实现升降和转弯,其转弯半径有几千米,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平衡性较差,给操作和安全性带来不便;直升飞机采用螺旋浆于其顶部,需借助空气浮力垂直升降。中国专利(申请号98112980.3,公开号1224681)公开一种外壳旋转式航空飞碟飞行器,在碟体由内仓、外壳双层结构组成,以航空原子能发电、超导发电、超导磁悬浮、微波电离空气、倍压高电压发生及自动控制为基础,通过排斥碟体上表面层中被电离空气的重离子,产生真空薄层,由碟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产生升力和推力,其不足之处是其平飞和升降都需借助空气,能源动力系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螺旋浆、平衡性能好、能自身调节速度、不需借助空气浮力、结构简单的飞行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行器,具有驾驶舱、着陆架,以及平衡、转向机构和升降、推进机构,所述平衡、转向机构为碟型旋转体,其外圈为旋转平衡器,内圈为内旋转架,旋转平衡器和内旋转架之间为固定架,通过固定架的轴承组分别与旋转平衡器、内旋转架连接,旋转平衡器设有齿轮传动的内齿圈,内旋转架设有齿轮传动的外齿圈,驾驶舱固定于内旋转架上;所述升降、推进机构包括安装于内旋转架底面、向下喷气的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安装于内旋转架顶面、向上喷气的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以及安装于内旋转架底部或顶部、水平同向喷气的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本技术可以加设碟形、柱型或球型外壳,包平衡、转向机构和升降、推进机构及驾驶舱于其内,与内旋转架固连;所述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可以为1~3组,每组3~6个,均布;所述轴承组可以安装于固定架的上、下两端或中间;所述轴承组可以滚轮组、磁悬或气垫代替;所述旋转平衡器的驱动电机为航天高速电机;所述内旋转架的驱动电机为航天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无螺旋浆、垂直起降、能自身调节速度、不需借助空气浮力。本技术的旋转平衡器由航天高速电机做动力,用齿轮带动内齿圈达到旋转平衡器高速旋转,产生动量,使之稳定飞行;内旋转架可以在平面内旋转任意角度,它方便了宇航员驾驶,在飞行当中任意原地改变方向(在平面内),由航天电机、齿轮带动外齿圈,使内旋转架旋转,改变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实现在空中任意角度转向、行驶;另外,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和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可产生垂直方向的升力或降力,可以使飞行器停在空中或升降,不需借助空气浮力,平衡性能好,安全可靠。2.本技术结构简单、易制造、造价较低,可应用于航天运输、航天探测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平衡、转向机构1和升降、推进机构2、驾驶舱3、着陆架4,所述平衡、转向机构1为碟型旋转体,由外到内分三圈,其外圈为旋转平衡器11,内圈为内旋转架16,旋转平衡器11和内旋转架16之间为固定架15,通过固定架15上、下两端的轴承组151、152分别与旋转平衡器11、内旋转架16连接,旋转平衡器11设有齿轮14传动的内齿圈12,内旋转架16设有齿轮18传动的外齿圈19,驾驶舱3固定于内旋转架16上;所述升降、推进机构2包括安装于内旋转架16底面、向下喷气的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2,安装于内旋转架16顶面、向上喷气的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1,以及安装于内旋转架16底部、水平同向喷气的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23,着陆架4安装于内旋转架16底部。本技术的旋转平衡器11由固定于固定架15的航天高速电机13提供动力,齿轮14固定在航天高速电机13上,内齿圈12固定在旋转平衡器11上,齿轮14带动内齿圈12达到旋转平衡器11高速旋转,产生动量,使之稳定飞行,需要动量大小要根据飞行器的重量而定,旋转平衡器11的转速与质量互相匹配,转速一般设在1000转/分左右,比较经济合理;固定架15是本技术的主要支撑架,以它为核心,旋转平衡器11和内旋转架16通过轴承151、152联接,由于旋转平衡器11的转速很高,对它有很大的作用力,还有二个航天高速电机13及二个航天电机17固定在架体上,因此固定架15需具有很大的强度;内旋转架16由固定于固定架15的航天电机17提供动力,齿轮18固定在航天电机17上,齿轮18带动外齿圈19,使内旋转架16在平面内任意旋转角度和速度旋转,改变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23的喷气方向,故此就改变飞行器推力方向,所以就改变了飞行器的飞行方向,航天电机17可带动内旋转架16正、反转和快、慢转,以使飞行时转向灵活方便;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2由八个喷气式发动机分成两组,一组备用,一组起飞时使用,也可两组同时使用,飞行器起飞时它的推力大于重力,降落时推力小于重力,停在空中时推力等于重力,在飞行速度慢时,为防飞行器下落,可以给一定的推力不让飞行器下落,故此飞行器就可垂直起飞、降落,它的喷口使用时自动伸出外表面,不用时可以收回;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21由四台喷气式发动机组成,它的喷口使用时伸出外表面,不用时可以收回,它的推力等于或大于重力均可,它的作用是在无引力的情况下,使飞行器向下降落用,如果降落时升降用喷气式发动机全部出故障,可以使用半面下降用喷气式发动机使飞行器翻转过来,再起动全部发动机使飞行器安全降落;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23产生水平推力,能使飞行器达到一定时速,喷口使用时伸出外表面,不用时可以收回;着陆架4由共四根圆柱形伸缩支腿组成,每根承载能力必须达到飞行器的重量,降落时放下,飞行时收回; 本技术飞行器出入口5在下面,当进出口门打开后,电梯6可以降到地面,以方便乘人及搬运物资,另外本技术上面可以设安全门,以防意外,驾驶舱3顶凸出部分安装透明玻璃,以便增加驾驶员的视线,玻璃可光照变色,防止强光照射驾驶室内,玻璃需有一定强度,以防在宇宙中被流星石撞坏;驾驶舱3内的操作台31上应设计航空、航天用仪器仪表、按钮、开关及扳手,以及电脑自动驾驶设施,升降椅32设有安作带等保护设施,航天电机可设计两套以上线路及控制开关,可以控制电机正、反转及转向速度快慢;喷气式发动机每组都有控制开关和发动机推力大小的按钮,每台也要有控制开关和发动机推力大小的按钮,这样以便在飞行中和起飞降落时更好地控制飞行器。另外,燃料室、雷达、通讯设备、摄像机、太阳能电池、各种灯、制氧装置、休息室、卫生间等根据空间实际安置。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是飞行器外壳采用球型,与内旋转架16固连,包平衡、转向机构1和升降、推进机构2及驾驶舱于其内,球型抗撞击力强,空气阻力也小,其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23安装于内旋转架16的上、下两侧,喷气方向相同;用于连接旋转平衡器11和内旋转架16的轴承组151、152安装于固定架15中间。另外,本技术外壳还可以为碟形,其外边缘薄、中间厚把推进用喷气式发动机包在里面,这样,起飞和飞行时空气阻力小;外壳亦可为柱型。如飞行器制造很大时,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继杰
申请(专利权)人:薄继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