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将碳纳米管采用丙酮、NaOH溶液、HF溶液搅拌2~10h,加入无水乙醇并滴加苯硫酚溶液进行超声20min得到悬浊液,超声结束后静置一周以上得到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将丙酮、聚乙二醇-400、氯化贵金属酸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在紫外光下照射得到粒径为2~7nm的贵金属纳米胶体;将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和获得的贵金属纳米胶体超声25min,连续搅拌3~6h,最后经蒸馏水清洗并真空抽滤后干燥得到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该方法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属于催化剂制备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贮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能量通过电化学反应从一种形式(化学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电能)的转换装置。低温燃料电池由于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温度较低、能量转化效率高、噪音低和近乎零污染等优点,受到人们极大的关注和较快发展。燃料电池技术中,特别是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通常使用贵金属单质或合金作为催化剂。然而,贵金属面临资源稀缺和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因此,为了提高贵金属的使用率,人们将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在碳载体上,制备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型催化剂。由于碳纳米材料在酸性、碱性介质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导电性,还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普遍被人们用作催化剂的载体。由于碳纳米材料是疏水性材料,为了较好的负载金属纳米粒子,需要对其(以MWCNTs为例)进行功能化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采用臭氧氧化处理的碳黑作为载体(ZWangetal.,Carbon,2006,133:44),制得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PtRu纳米粒子在碳黑表面均匀分布的PtRu/C催化剂;利用硝酸处理(JEHuangetal.,JElectroanal.Chem.,2005,93:557),加热回流30h功能化的单壁MWCNTs作为载体,制备出了Pt/WCNTs催化剂。此外,还有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浓硫酸等化学药品功能化处理碳纳米材料,它们分别使其带正电、氧化和组装新官能团。上述方法虽然都能一定程度改善碳纳米材料的负载效果,提高负载型贵金属的电催化活性,但这些改性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MWCNTs的原始结构,改性后的活性位点不够均匀,有时出现团聚现象,抑制了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此外,若单独使用HF或苯硫酚进行改性处理,负载率较低(最高仅能达到20wt%左右),且负载不均匀,Pt纳米粒子在MWCNTs表面容易产生团聚。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稀释的氢氟酸(HF)溶液和苯硫酚溶液两步法来功能化处理MWCNTs。首先,通过稀释的HF改性,在MWCNTs的管壁形成C-F化学键;造成缺陷,或形成凹坑;然后,再通过滴加少量苯硫酚,使管壁上连接巯基。上述两步法共同处理的结果是:两步法较单独使用HF或苯硫酚改性在MWCNTs表面形成的负载纳米粒子的活性位功能基团更加均匀,明显提高了MWCNTs管壁表面的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负载率和负载均匀性,没有出现明显的团聚现象,贵金属纳米粒子在MWCNTs表面结合牢固,不易脱落。因此,通过本方法功能化处理的MWCNTs,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制备的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明显提高,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MWCNTs)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中HF溶液的改性使碳纳米管(MWCNTs)的管壁连接了氟基(-F),造成缺陷,或形成凹坑,更有利于苯硫酚的改性,从而在管壁上连接了巯基(-SH),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MWCNTs)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首先将碳纳米管采用丙酮浸泡并搅拌2h~4h,经二次蒸馏水清洗、抽滤后用NaOH溶液浸泡继续搅拌约2h~4h,再次用二次蒸馏水清洗、抽滤;将浸泡后的碳纳米管采用5wt%~10wt%的HF溶液搅拌2~10h,再用二次蒸馏水清洗、抽滤,在真空干燥箱中60℃恒温真空干燥2h;然后加入无水乙醇并滴加苯硫酚溶液进行超声20min得到悬浊液,超声结束后静置一周以上,其中碳纳米管质量、无水乙醇的体积和苯硫酚的体积之间的比为250:80:0.1~0.5,将悬浊液用蒸馏水清洗、真空抽滤、在真空干燥箱中60℃恒温真空干燥2~10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的碳纳米管;(2)贵金属纳米胶体的合成:将丙酮、聚乙二醇-400、氯化贵金属酸溶液按照体积比0.5~1:1~4:1~4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紫外光下照射20~40min得到粒径为2~7nm的贵金属纳米胶体;(3)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1)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和步骤(2)获得的贵金属纳米胶体按照碳纳米管质量与贵金属纳米胶体体积比为5.2~9.6:50~150mg/ml超声25min,连续搅拌3~6h,最后经蒸馏水清洗并真空抽滤后干燥得到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所述贵金属为Pt、Au或Pd。所述步骤(1)中加入的HF溶液的加入量为0.5mlHF/mg碳纳米管。所述步骤(1)中碳纳米管管径为10~20nm、20~40nm、40~60nm或60~100nm,碳纳米管管径能由石墨碳、纳米多孔碳、碳纤维或石墨烯替换。所述步骤(2)中氯化贵金属酸溶液为H2PtCl4、HAuCl4或H2PdCl4溶液,H2PtCl4、HAuCl4溶液的浓度为0.6mg/ml,H2PdCl4溶液的浓度为0.3mg/ml。上述经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量可达20~60wt%。上述无水乙醇、丙酮、聚乙二醇-400为分析纯试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HF和苯硫酚两种试剂共同功能化较单独用HF或苯硫酚功能化的效果好,贵金属纳米粒子在MWCNTs表面的负载效果明显改善,负载率提高,贵金属纳米粒子分布均匀,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利用率;2、负载量可控,贵金属粒子不易脱落,从而保证了催化剂较高的稳定性;3、负载型催化剂本身颗粒较小,无明显团聚,增强了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4、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a)、其他参数条件不变但仅采用HF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b)、他参数条件不变但仅采用苯硫酚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c);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C-V)以及相同参数条件下仅采用HF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和相同参数条件下仅采用苯硫酚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的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C-V)对比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以及相同参数条件下仅采用HF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和相同参数条件下仅采用苯硫酚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的计时电流曲线(i-t)对比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a)、其他参数条件不变但仅采用HF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b)、他参数条件不变但仅采用苯硫酚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TEM图(c);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Pt/MWCNTs纳米催化剂电化学循环伏安曲线(C-V)以及相同参数条件下仅采用HF处理MWCNTs制备得到的Pt/MW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首先将碳纳米管分别采用丙酮、NaOH溶液浸泡,将浸泡后的碳纳米管采用5wt%~10wt%的HF溶液搅拌2~10h,经真空干燥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无水乙醇并滴加苯硫酚溶液进行超声得到悬浊液,超声结束后静置一周以上,其中碳纳米管质量、无水乙醇的体积和苯硫酚的体积之间的比为250:80:0.1~0.5,将悬浊液用蒸馏水清洗、真空抽滤、干燥得到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2)贵金属纳米胶体的合成:将丙酮、聚乙二醇‑400、氯化贵金属酸溶液按照体积比0.5~1:1~4:1~4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紫外光下照射20~40min得到粒径为2~7nm的贵金属纳米胶体;(3)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1)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和步骤(2)获得的贵金属纳米胶体按照碳纳米管质量与贵金属纳米胶体体积比为5.2~9.6:50~150mg/ml超声25min,连续搅拌3~6h,最后经蒸馏水清洗并真空抽滤后干燥得到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制备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首先将碳纳米管分别采用丙酮、NaOH溶液浸泡,将浸泡后的碳纳米管采用5wt%~10wt%的HF溶液搅拌2~10h,经真空干燥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无水乙醇并滴加苯硫酚溶液进行超声得到悬浊液,超声结束后静置一周以上,其中碳纳米管质量、无水乙醇的体积和苯硫酚的体积之间的比为250:80:0.1~0.5,将悬浊液用蒸馏水清洗、真空抽滤、干燥得到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2)贵金属纳米胶体的合成:将丙酮、聚乙二醇-400、氯化贵金属酸溶液按照体积比0.5~1:1~4:1~4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在紫外光下照射20~40min得到粒径为2~7nm的贵金属纳米胶体;(3)负载型贵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将步骤(1)利用HF和苯硫酚共同改性处理碳纳米管和步骤(2)获得的贵金属纳米胶体按照碳纳米管质量与贵金属纳米胶体体积比为5.2~9.6:50~150mg/mL超声25min,连续搅拌3~6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丽,张英杰,杨喜昆,肖海峰,杨国涛,段奔,董鹏,夏书标,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