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0362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烧结工艺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定出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将待检测成核粒子与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待检测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和第一粒度范围;对第一混合物进行制粒得到第一准颗粒,第一准颗粒中包含有未被待检测成核粒子粘附的粘附粒子;对第一准颗粒进行筛分得到第一基准粒子,第一基准粒子的粒度值大于第一粒度范围的上限;获得第一基准粒子的重量值为第二重量值;基于第一重量值和第二重量值,确定待检测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通过确定出待检测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利用成核性能高的成核粒子能够生产出的具有高质量的准颗粒,从而使烧结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烧结工艺
,尤其涉及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使烧结反应均匀而充分地进行,烧结前混合料的混匀和制粒至关重要。在混合料制粒过程中,细小粉末颗粒粘附在成核粒子的周围,或相互聚集,形成所谓的准颗粒,才能使烧结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才能使粘附粉层的氧化钙浓度较高,从而形成理想的氧化钙浓度分布及较高的碱度。不同粒级的物料在制粒过程中的行为可区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成核粒子,一种是粘附粒子,一种是中间粒子。对于成核粒子而言,其粒级一般大于0.7mm,最适合的粒级范围在1~3mm之间。对粘附粒子而言,其粒级一般小于0.2mm,该粒级范围的粒子易粘附在成核粒子上,构成粘附层,与成核粒子一起形成“准颗粒”。对于中间粒子来说,其粒级一般在0.7mm~0.2mm之间,该粒级范围的粒子即不容易作为成核粒子,也不容易作为粘附粒子。成核粒子与粘附粒子要有适当的比例,才能形成质量良好的准颗粒。对于成核粒子来说,不同种类的成核粒子或同一种物料中不同粒级的成核粒子在烧结混合制粒过程中,成核的性能也各不相同。有的成核粒子容易成核,有的成核粒子不容易成核。最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检测成核粒子与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围;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制粒,得到第一准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准颗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对所述第一准颗粒进行筛分,得到第一基准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准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围的上限;获得所述第一基准粒子的重量值为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确定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待检测成核粒子与粘附粒子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其中,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具有第一重量值,且,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具有第一粒度范围,所述成核粒子的粒度值大于0.7mm,所述粘附粒子的粒度值小于0.2mm;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制粒,得到第一准颗粒,其中,所述第一准颗粒中包含有未被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粘附的所述粘附粒子;对所述第一准颗粒进行筛分,得到第一基准粒子,其中,所述第一基准粒子的粒度值大于所述第一粒度范围的上限;获得所述第一基准粒子的重量值为第二重量值;基于所述第一重量值和所述第二重量值,确定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的成核性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核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待检测成核粒子与粘附粒子混合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烘干所述待检测成核粒子和所述粘附粒子。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平李军史先菊余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