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98348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3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齿轮本体的外圆周上分布有轮齿,轮齿的压力角为22°2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模数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压力角的大小,将压力角的设置从原来的20°变为22°20’,齿轮的齿根增厚,减小齿根弯曲应力,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防止轮齿折断,足够满足极端情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苛刻要求,有效延长行星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作为行星减速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都是三个或多个配合齿轮在啮合旋转,从而带动其他部件的旋转。在一对啮合的齿轮中,压力角都会在齿轮的法向产生径向分力和分度圆的切向分力,其中径向分力是不做功的,而且是破坏性的,只有分度圆的切向分力才是用于传递的扭矩而做功的。在以往的齿轮制造中,渐开线齿轮分度圆上的模数为标准值,分度圆压力角为定值α=20°,压力角为20°的行星齿轮,装在轮式装载机中的行星减速器上,往往遇到较大负载时出现轮齿强度不够,造成轮齿折弯,甚至出现断齿现象,行星轮的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抗疲劳的行星齿轮,大大提高了行星齿轮的轮齿强度,解决了以往行星齿轮在大载荷、高强度的使用工况下,不能正常运行的难题,而且此种行星齿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寿命长。本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齿轮本体的外圆周上分布有轮齿,轮齿的压力角为22° 20’。所述的轮齿与通孔之间设有进油孔。所述的轮齿的齿根部与通孔之间设有进油孔。所述的通孔的中部设有卡簧槽,所述的进油孔分布于卡簧槽的左侧或右侧。所述的齿轮本体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储油槽。所述的齿轮本体的每个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呈半圆弧形。所述的通孔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的通孔两端分别设有倒角。所述的轮齿的两侧分别设有耐磨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不改变模数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压力角的大小,将压力角的设置从原来的20°变为22° 20’,齿轮的齿根增厚,减小齿根弯曲应力,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防止轮齿折断,足够满足极端情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苛刻要求,有效延长行星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轮齿两侧及通孔内表面设置耐磨层,降低了行星轮在工作过程中的早期磨损,并在轮齿与通孔之间设有多个进油孔,配合齿轮本体端面上设置的储油槽,提高了行星轮与轴承在内孔面和端面上的润滑作用,提高了行星齿轮的抗疲劳强度,延长了行星轮的使用寿命,而且此种行星齿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不需要提高行星轮的制造精度,所以也不会提高行星轮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I,在齿轮本体I的中部设有通孔3,所述的通孔3连通齿轮本体I的两个端面,在齿轮本体I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多个渐开线形状的轮齿7,齿轮的压力角为22° 20’。在所述的在轮齿7的两侧分别设有耐磨层。在本实施例中,在通孔3的中部设有卡簧槽5,便于安装双列滚针。在轮齿7与通孔3之间设有多个进油孔6,作为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油孔设置在轮齿7的齿根部与通孔3之间。所述进油孔6分布于卡簧槽5的左侧或右侧,润滑油通过进油孔6进入通孔3内部,分别进入卡簧槽5两侧的滚针内,对滚针轴承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在所述的通孔3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可以减少滚针与通孔内部的磨损。在所述的通孔3两端分别设有倒角2,不仅美观且不容易伤人,受到碰撞不容易起刺,便于行星轮的装配。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同时在齿轮本体I的两个端面上设有4个储油槽4,每个端面分别设置2个储油槽4,所述的储油槽4呈半圆弧形,在行星轮齿工作时,能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降低齿轮端面早期磨损。储油槽4的数量不局限在4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储油槽4的数量,储油槽4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半圆弧形,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等其他形状。本技术的将行星轮的压力角设置为22° 20’,相对于现有的压力角20°的标准齿轮,当齿轮本体I的模数、齿数一定时,压力角的增大,齿轮的渐开线形状会更弯曲,齿轮本体I的轮齿7齿根增厚,从而可减小齿根弯曲应力,提高齿轮的抗弯强度,防止齿轮折断,经过多次反复地对压力角大小调整和行星齿轮的疲劳测试试验,当压力角设为22° 20’时,抗弯强度大大提高,足够满足极端情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苛刻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该可以理解,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齿轮本体的外圆周上分布有轮齿,轮齿的压力角为22° 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齿与通孔之间设有进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齿的齿根部与通孔之间设有进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中部设有卡簧槽,所述的进油孔分布于卡簧槽的左侧或右侧。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的两个端面上设有储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本体的每个端面分别设置两个储油槽。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油槽呈半圆弧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的内表面设有耐磨层O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两端分别设有倒角。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齿的两侧分别设有耐磨层。【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齿轮本体的外圆周上分布有轮齿,轮齿的压力角为22°20’。本技术在不改变模数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压力角的大小,将压力角的设置从原来的20°变为22°20’,齿轮的齿根增厚,减小齿根弯曲应力,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防止轮齿折断,足够满足极端情况下轮式装载机的苛刻要求,有效延长行星轮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16H57-04, F16H55-17, F16H55-08【公开号】CN204459067【申请号】CN201520075519【专利技术人】周建设, 王爱明, 赵晓光, 周军, 王国华 【申请人】浙江鸿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7月8日【申请日】2015年2月3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包括有齿轮本体,其特征在于:在齿轮本体的中部设有通孔,在齿轮本体的外圆周上分布有轮齿,轮齿的压力角为22°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设王爱明赵晓光周军王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程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