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岩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693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油岩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包括若干个并联的萃取釜,其上端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该管线上设有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萃取釜下端进料口分别连接含油岩屑进料管线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其管线上分别设含油岩屑进口控制阀和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萃取釜出料口与出料螺旋机的进料口相接;萃取釜釜体内部设半螺旋搅拌器,下端出料口通过卡箍固定有密封盖,上端设与半螺旋搅拌器连接的磁力联轴器,外层布有电磁伴热带,通过接线头连接电磁伴热控制器,釜体外侧设压力表截止阀、压力表和排气阀。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进出料快速,加热温度低,萃取率高,处理量大,能够实现含油岩屑的规模化处理,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油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岩肩,如处理不当将对环境产生巨大危害。为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国对含油废弃物也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标准,要求其处理后的含油率必须小于1%。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方法可将含油岩肩中的油水萃取出来,干岩肩含油量降到1%以下,该方法属于一种全新的含油岩肩处理方式,它具有能耗低,无污染,处理温度低(30-70°C ),油份萃取率高,处理物料范围广的特点,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含油岩肩处理技术。然而,现有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装置由于其结构限制,不能满足含油岩肩的规模化、快速化的处理要求。如中国专利CN2756291Y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该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进料需要打开上料法兰盖,工效低;在进行加热控温时,需要先给水加热,再通过水给物料和溶剂加热,热效率低;而且其没有旋转搅拌器,萃取效率低,时间长;干物料出料必须打开出料口法兰,装拆麻烦费时,间歇时间长,不能满足含油岩肩的工业化处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不仅能够满足含油岩肩的无害化处理,又能实现含油岩肩的快速进料、快速出料、油资源回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满足含油岩肩低成本规模化处理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包括若干个并联的萃取釜,出料螺旋机,二氧化碳出气管线,含油岩肩进料管线及二氧化碳进料管线。所述萃取釜上端的气体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上设置有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所述萃取釜下端的进料口分别连接含油岩肩进料管线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含油岩肩进料管线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上分别设置有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和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所述萃取釜的出料口与出料螺旋机的进料口相接。所述萃取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部设置有半螺旋搅拌器,釜体下端出料口处设置密封盖,密封盖通过卡箍固定,釜体上端设置磁力联轴器,该磁力联轴器与半螺旋搅拌器连接;所述釜体外层布有电磁伴热带,电磁伴热带通过接线头连接有电磁伴热控制器,所述釜体上端外侧与釜体连通设置有压力表截止阀、压力表和排气阀。上述萃取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上述磁力联轴器由磁性主动转子、外壳、磁性从动转子、隔离套、密封圈和支撑盘组成,磁性主动转子和磁性从动转子置于外壳内,隔离套置于磁性主动转子和磁性从动转子之间,磁性从动转子下端通过支撑盘支撑在外壳上,磁性主动转子和磁性从动转子与隔离套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上述半螺旋搅拌器由中轴和多个半螺旋叶片焊接而成,半螺旋叶片沿中轴轴向周围间隔交替分布。上述出料螺旋机的个数为一个,其上设有多个进料口、一个出料口。上述电磁伴热控制器的个数与萃取釜的个数一一对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进出料快速,加热温度低,萃取率高,处理量大,能够实现含油岩肩的规模化处理,且不会使回收油产生变质异味,便于回收油二次配浆,节约成本。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萃取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磁性主动转子;2、外壳;3、磁性从动转子;4、隔离套;5、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6、密封圈;7、支撑盘;8、电磁伴热带;9、半螺旋搅拌器;10、釜体;11、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12、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13、密封盖;14、卡箍;15、接线头;16、电磁伴热控制器;17、压力表截止阀;18、压力表;19、排气阀;20、出料螺旋机;21、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2、含油岩肩进料管线;23、二氧化碳进料管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含油岩肩的快速进料、快速出料、油资源回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满足含油岩肩低成本规模化处理需求,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和图2所示的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包括若干个并联的萃取釜,出料螺旋机20,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含油岩肩进料管线22及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所述萃取釜上端的气体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上设置有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5,所述萃取釜下端的进料口分别连接含油岩肩进料管线22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含油岩肩进料管线22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上分别设置有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11和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12,所述萃取釜的出料口与出料螺旋机20的进料口相接。所述萃取釜包括釜体10,所述釜体10内部设置有半螺旋搅拌器9,釜体10下端出料口处设置密封盖13,密封盖13通过卡箍14固定,釜体10上端设置磁力联轴器,该磁力联轴器与半螺旋搅拌器9连接;所述釜体10外层布有电磁伴热带8,电磁伴热带8通过接线头15连接有电磁伴热控制器16,所述釜体10上端外侧与釜体10连通设置有压力表截止阀17、压力表18和排气阀19。该含油岩肩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进行含油岩肩处理作业之前,整个萃取釜装置的初始状态都一样,萃取釜初始状态是: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5,半螺旋搅拌器9,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11,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12,压力表截止阀17,排气阀19都处于关闭状态,密封盖13与快开装置14处于密封锁紧状态。进行含油岩肩处理作业时,首先,打开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11、排气阀19与压力表截止阀17,往萃取釜的釜体10内用泵泵入含油岩肩,料满后,停止进料,关闭含油岩肩进口控制阀11与排气阀19,启动半螺旋搅拌器9与电磁伴热控制器16,控制物料温度,之后打开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12与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5,注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半螺旋搅拌器9的旋转作用使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油岩屑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联的萃取釜,出料螺旋机(20),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含油岩屑进料管线(22)及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所述萃取釜上端的气体出口连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该二氧化碳出气管线(21)上设置有二氧化碳出口控制阀(5),所述萃取釜下端的进料口分别连接含油岩屑进料管线(22)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含油岩屑进料管线(22)和二氧化碳进料管线(23)上分别设置有含油岩屑进口控制阀(11)和二氧化碳进口控制阀(12),所述萃取釜的出料口与出料螺旋机(20)的进料口相接;所述萃取釜包括釜体(10),所述釜体(10)内部设置有半螺旋搅拌器(9),釜体(10)下端出料口处设置密封盖(13),密封盖(13)通过卡箍(14)固定,釜体(10)上端设置磁力联轴器,该磁力联轴器与半螺旋搅拌器(9)连接;所述釜体(10)外层布有电磁伴热带(8),电磁伴热带(8)通过接线头(15)连接有电磁伴热控制器(16),所述釜体(10)上端外侧与釜体(10)连通设置有压力表截止阀(17)、压力表(18)和排气阀(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锋王长宁王思凡李前春叶文勇吴保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