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6057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7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DMO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在硅衬底的栅极沟槽内部形成栅氧化层并填充多晶硅;形成体区;向硅衬底依次注入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经退火处理,在栅极沟槽两侧形成源极接触区,其中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的类型相同,并且第一离子的能量大于第二离子的能量,第一离子的剂量小于第二离子的剂量;形成介质层;在介质层上形成源极沟槽掩膜后,对硅衬底进行刻蚀,在源极接触区之间形成源极沟槽;去除源极沟槽掩膜,在硅衬底表面形成金属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V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在不改变器件结构、不增加器件制造工艺难度以及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即可降低VDMOS器件的接触电阻,从而提高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具体涉及一种VDM0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VDM0S)包括平面型VDM0S和沟槽 型VDM0S。沟槽型VDM0S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功率器件,其漏源两极分别设置在器件两 侦电流在器件内部垂直流通,从而增加了电流密度,改善了额定电流,单位面积的导通电 阻较小。 常规的沟槽型VDM0S制造方法通常包括在娃衬底的外延层内部形成栅极沟槽,并 在栅极沟槽内部形成栅氧化层和多晶娃,然后进行离子注入,在所述外延层内部形成体区, 再注入不同类型的离子,在栅极沟槽两侧形成源区,最后形成介质层及金属层等。 目前,沟槽型VDM0S的发展方向是降低开关速度和开关损耗、减小芯片面积、降低 导通电阻、提高器件耐压等。作为沟槽型VDM0S制造工艺控制的关键参数之一,接触电阻的 大小将会直接影响器件的导通电阻、开关速度和开关损耗等性能指标。由于沟槽型VDM0S 的接触电阻由漏极接触电阻和源极接触电阻两部分组成,现在通常通过背面减薄、背面注 入、背面电极结构等方面工艺改进来减小漏极接触电阻,而源极接触电阻主要通过对器件 结构的设计,如外延结构和电极结构等优化设计来改进提高,然而该些方法存在增加工艺 难度和提高制造成本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DM0S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在不改变器件结构、不增 加器件制造工艺难度W及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即可降低器件的接触电阻,提高器件性能;该 VDM0S器件的接触电阻小,器件性能良好。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VDM0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娃衬底的外延层内部形成栅极沟槽; 在所述栅极沟槽内部形成栅氧化层; 在形成有所述栅氧化层的栅极沟槽内部填充多晶娃; 向填充有所述多晶娃的娃衬底注入离子,在所述外延层内部形成体区; 在所述体区上形成源区注入掩膜; 向形成有所述源区注入掩膜的娃衬底依次注入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经退火处 理,在所述栅极沟槽两侧形成源极接触区,其中所述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的类型相同,并且 所述第一离子的能量大于所述第二离子的能量,所述第一离子的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的 剂量; 去除所述源区注入掩膜,并在形成有所述源极接触区的娃衬底上形成一层或多层 介质层; 在所述介质层上形成源极沟槽掩膜; 对形成有所述源极沟槽掩膜的娃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源极接触区之间形成源极 沟槽; 去除所述源极沟槽掩膜,并在形成有所述源极沟槽的娃衬底表面形成金属层。 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的两次源极注入工艺形成源极接触区,特别是首次注入采用高能 量、低剂量的离子,第二次注入采用低能量、高剂量的离子,两次源极离子注入会减小阔值 电压,从而使沟道电阻减小,进而减小了导通电阻;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源极刻蚀沟槽,从而 使金属层与源极接触区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了源极接触电阻。 在本专利技术中,可W采用常规方法在娃衬底的外延层内部形成栅极沟槽,例如可W 先在所述外延层上形成栅极沟槽掩膜(即具有栅极沟槽图形的掩膜层),然后对所述娃衬底 进行刻蚀,从而形成栅极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栅极沟槽的深度为0. 1~lOum。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源区注入掩膜用于在娃衬底的外延层内部的特定位置(即栅极 沟槽两侧)形成源极接触区,其可W为具有源区注入图形的掩膜层,例如通过在娃衬底外延 层表面形成掩膜层后光刻/刻蚀出源区注入图形,源区注入图形位于源极接触区之间区域 上方位置的外部(即在源极接触区之间区域上方形成掩膜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源区注入掩膜的材料可W为本领域常规的材料,例如光刻胶、多晶 娃、氮化娃和氧化娃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光刻胶;所述的源极沟槽掩膜的材料可W为光刻 胶、多晶娃、氮化娃和氧化娃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专利技术所述离子的类型为P型,例如测离子等,所述第一离子和所述第二离子的 类型为N型,例如磯离子、神离子等。在离子注入时,既可W采用单一离子进行,也可W采用 同一类型的混合离子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离子的能量为50~150KeV,剂量为1〇12~l〇i 4/cm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子的能量为150~400KeV,例如150~200KeV,所述第一离 子的剂量为10"~l〇i 4/cm2,所述第二离子的能量为30~lOOKeV,例如30~50KeV,所述第 二离子的剂量为10"~l〇i5/cm2。进一步地,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700~120(TC,时间为10~400分钟。 本专利技术所述介质层为多晶娃层、氮化娃层和氧化娃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源极沟槽掩膜用于在娃衬底的特定位置(即源极接触区之间)形 成源极沟槽,其可W为具有源极沟槽图形的掩膜层,源区源极沟槽图形位于源极接触区之 间区域的上方位置;利用所述源极沟槽掩膜形成的源极沟槽即位于源极接触区之间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沟槽的深度为0. 1~lOum,并且所述源极沟槽的底部高于所 述栅极沟槽的底部。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VDM0S器件,按照上述制造方法制成。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VDM0S器件,包括: 娃衬底,其表面设有外延层; 设置在所述外延层内部的栅极沟槽和体区,所述栅极沟槽表面设有栅氧化层,所 述栅氧化层上填充有多晶娃; 设置在所述栅极沟槽两侧的源极接触区,所述源极接触区通过依次注入第一离子 和第二离子所形成,所述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的类型相同,并且所述第一离子的能量大于 所述第二离子的能量,所述第一离子的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的剂量; 设置在所述源极接触区之间的源极沟槽; 设置在所述栅极沟槽、体区和源极接触区表面的一层或多层介质层; 设置在所述介质层和所述源极沟槽表面的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栅极沟槽的深度为0. 1~lOum。 进一步地,所述体区的底部高于所述栅极沟槽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子的能量为150~400KeV,剂量为10。~l〇i 4/cm2,所述第 二离子的能量为30~lOOKeV,剂量为10"~1〇15/畑i2。 进一步地,所述源极沟槽的深度为0. 1~lOum,并且所述源极沟槽的底部高于所 述栅极沟槽的底部。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VDM0S器件的制造方法,通过两次源极注入W及源极刻蚀沟槽, 在不改变器件结构、不增加器件制造工艺难度W及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即可降低制得的 VDM0S器件的接触电阻;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VDM0S器件的源极接触区有利于减小阔值电压、沟 道电阻和导通电阻,并且源极沟槽有利于增大金属层与源极接触区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 减小源极接触电阻,从而有利于提高器件的性能。【附图说明】 图1至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VDM0S器件制造方法的制造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和实施 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 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 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VDM0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娃衬底的外延层内部形成栅极沟槽; 具体地,娃衬底可W是本领域常规的具有外延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VDMOS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硅衬底的外延层内部形成栅极沟槽;在所述栅极沟槽内部形成栅氧化层;在形成有所述栅氧化层的栅极沟槽内部填充多晶硅;向填充有所述多晶硅的硅衬底注入离子,在所述外延层内部形成体区;在所述体区上形成源区注入掩膜;向形成有所述源区注入掩膜的硅衬底依次注入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经退火处理,在所述栅极沟槽两侧形成源极接触区,其中所述第一离子和第二离子的类型相同,并且所述第一离子的能量大于所述第二离子的能量,所述第一离子的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的剂量;去除所述源区注入掩膜,并在形成有所述源极接触区的硅衬底上形成一层或多层介质层;在所述介质层上形成源极沟槽掩膜;对形成有所述源极沟槽掩膜的硅衬底进行刻蚀,在所述源极接触区之间形成源极沟槽;去除所述源极沟槽掩膜,并在形成有所述源极沟槽的硅衬底表面形成金属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理马万里赵圣哲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