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柱内板与A柱斜支撑的结构改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4320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3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A柱内板与A柱斜支撑的结构改进,包括A柱、轮包板、前围横梁和A柱斜支撑,A柱的腔体外边与轮包板的间距等于或小于30 mm,A柱斜支撑的内侧端与前围横梁搭接,所述搭接部位有一弯折过渡处,弯折过渡处的上端长度达到150mm,弯折过渡处的下端长度达到75mm,弯折过渡处的腔体的深度大于10mm;A柱斜支撑的外侧端的端面跨接在A柱内板的腔体上和A柱内板及轮包板上,跨接处贴合并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A柱及其相关零件的连接,具有加大A柱腔体增强A柱承受碰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车身结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A柱与A柱斜支撑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汽车车身结构中,A柱斜支撑是连接A柱与前围横梁必不可少的连接件,此连接件目的在于分解纵梁后端的承力,有利于冲击力的传递,且对A柱起到了加强,对减小正面高速碰撞的侵入具有效果。但是现有技术的A柱与前围横梁的连接存在不足之处,如A柱斜支撑与前围横梁加强板的搭接过短,承力不够;而且因为A柱是通过腔体结构来承力和传力的,现有技术的A柱腔体太深使碰撞侵入量过大。现有技术对于A柱及其相关连接的结构做了许多改进,但仍是存在不足,现有的改进往往只对A柱的结构进行,对于与其相关的部位和零件则未能注意。例如中国专利号ZL201320849630.7,名称为“A柱加强结构”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A柱加强结构,包括A柱里板,A柱里板上固定有A柱加强板,A柱加强板上固定有侧围外板,侧围外板的一侧与A柱里板贴合固定,另一侧与A柱加强板贴合固定,所述A柱加强板上部设有A柱后防撞盒,所述A柱里板上部与侧围外板之间设有A柱前防撞盒。该专利在A柱加强板的前端和里面各增加一块防撞盒,目的是使碰撞产生的能量通过前、后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柱内板与A柱斜支撑的结构改进,包括A柱、轮包板、前围横梁和A柱斜支撑,其特征是,A柱的腔体外边与轮包板的间距等于或小于30 mm,A柱斜支撑的内侧端与前围横梁搭接,所述搭接部位有一弯折过渡处,弯折过渡处的上端长度达到150mm,弯折过渡处的下端长度达到75mm,弯折过渡处的腔体的深度大于10mm,所述腔体的深度是指A柱斜支撑的内腔沿汽车车头方向的厚度;A柱斜支撑的外侧端的端面跨接在A柱内板的腔体上和A柱内板及轮包板上,跨接处贴合并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波祁洪娟管立君肖海涛洪求才孙立志周大永刘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