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相邻屋面板通过锁边相互连接,支撑座包括与檩条相配合的固定板和与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的调节板,调节板可在固定板上移动并定位;固定板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檩条上;竖直板的背面设有滑道,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的底边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固定扣;调节板的两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滑道内,调节板的下部沿调节板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固定槽,固定槽相互平行,固定槽与固定扣相配合,以将调节板固定在固定板上,调节板的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折弯,第一折弯与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
技术介绍
近年来,狂风吹开屋面板的事件屡屡被报道,事后经研究发现,原因是屋面板直接固定在檩条上,两者之间没有缓冲,在大风造成的强压力作用下,固定屋面板的金属螺钉被拔起,从而造成了整个屋面板被掀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屋面板容易被风吹开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相邻屋面板通过锁边相互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檩条相配合的固定板和与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在固定板上移动并定位;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檩条上;竖直板的背面设有滑道,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底边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固定扣;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调节板的下部沿调节板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扣相配合,以将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折弯,所述第一折弯与所述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板上的长槽和设置在长槽内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长槽将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檩条上。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设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上方。所述竖直板的顶部两侧向中间弯曲形成卷边,所述卷边与所述竖直板的背面构成所述滑道。所述固定扣的顶部具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二折弯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设有防止所述调节板从所述滑道内穿过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板本体的宽度。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长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折弯为弧形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得屋面板和檩条之间具有空隙,屋面板和檩条之间具有了缓冲,避免了屋面板因上下压差过大引起的被掀翻。【附图说明】图1为固定板和调节板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板和调节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参照附图,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相邻屋面板20通过锁边相互连接,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檩条62相配合的固定板40和与屋面板20的锁边相配合的调节板30,所述调节板30可在固定板40上移动并定位;所述固定板40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40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41和竖直板42,所述水平板41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檩条62上;竖直板42的背面设有滑道44,竖直板42的中间设有一个开口 46,所述开口 46的底边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固定扣48 ;所述调节板30的两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44内,所述调节板30的下部沿调节板30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33与所述固定扣48相配合,以将所述调节板30固定在所述固定板40上,所述调节板30的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折弯31,所述第一折弯31与所述屋面板20的锁边相配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板41上的长槽43和设置在长槽43内的螺钉61,所述螺钉61穿过所述长槽43将所述水平板41固定在檩条62上。所述调节板30的上部设有透风孔32,所述透风孔32设置在所述固定槽33的上方。所述竖直板42的顶部两侧向中间弯曲形成卷边45,所述卷边45与所述竖直板42的背面构成所述滑道44。所述固定扣48的顶部具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二折弯与所述固定槽33相配合。所述调节板30的底部设有防止所述调节板30从所述滑道44内穿过的限位板34,所述限位板34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板本体35的宽度。所述水平板41和所述竖直板42上设有加强筋47,所述加强筋47设置在所述长槽43的两侧。所述第一折弯31为弧形弯。如图3所示,相邻屋面板20通过锁边相互连接,所述锁边包括一个屋面板20的大锁边16和另一个屋面板20的小锁边14,小锁边14扣合在大锁边16的里面,小锁边14的末端与大锁边16的内壁面相抵触,以实现相邻屋面板20的连接。所述调节板30可沿所述固定板40的滑道44上下滑动,并通过固定扣46的第二折弯卡扣在固定槽33内实现定位,调节板上设有多条固定槽33,可以实现分档定位,以调节第一折弯31与水平板41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屋面板20与檩条62的距离进行调节。水平板41通过螺钉61固定在檩条62上,调节板30通过固定扣46固定在竖直板42上,调节板30上端的所述第一折弯31钩住所述小锁边14,并通过屋面咬边机将第一折弯31和小锁边14的贴合边咬合,以将所述屋面板20固定在檩条62上,檩条62固定在屋面横梁上。屋面板20通过本技术固定在檩条62上,使得屋面板20和檩条62之间具有空隙,屋面板20和檩条62之间具有了缓冲,避免强风压迫屋面板20以至于掀起屋面板20 ;调节板30上还设有透风孔32,使得屋面板20外的强风进入由大锁边16和小锁边14围合成的腔室内后,可以从所述透风孔32内分离,从而减小了风力强度,避免了屋面板上下两侧的压差过大,而压差过大是造成屋面板被掀翻的主要原因。为了防雨,两块屋面板20之间的缝隙可以设置橡胶堵头24封堵。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主权项】1.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相邻屋面板通过锁边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檩条相配合的固定板和与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在固定板上移动并定位; 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檩条上;竖直板的背面设有滑道,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底边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固定扣; 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调节板的下部沿调节板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扣相配合,以将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折弯,所述第一折弯与所述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板上的长槽和设置在长槽内的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长槽将所述水平板固定在檩条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上部设有透风孔,所述透风孔设置在所述固定槽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的顶部两侧向中间弯曲形成卷边,所述卷边与所述竖直板的背面构成所述滑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扣的顶部具有第二折弯,所述第二折弯与所述固定槽相配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的底部设有防止所述调节板从所述滑道内穿过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大于所述调节板本体的宽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和所述竖直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长槽的两侧。8.如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屋面板的支撑座,相邻屋面板通过锁边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与檩条相配合的固定板和与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可在固定板上移动并定位;所述固定板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固定板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檩条上;竖直板的背面设有滑道,竖直板的中间设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底边设有向外倾斜延伸的固定扣;所述调节板的两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道内,所述调节板的下部沿调节板的高度方向设有若干条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固定扣相配合,以将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向外弯曲形成开口向下的第一折弯,所述第一折弯与所述屋面板的锁边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伟斌,李泽彬,詹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