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440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包括:船体尾部;所述的船体尾部是纵流船形的形状;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小的阻力性能;提高其推进效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尤其涉及该电力推进 双舵桨化学品船的船尾形状结构。
技术介绍
如今,有关船舶减排的法规日益严格。不仅如此,持续上涨的油价和 不断提高的船舶排放税,都使船舶营运商的成本在日益大幅增加。在这种 形势下,船舶采用具有高效性和高冗余性的推进系统,已成为一种必然趋 势。配备单螺旋桨和燃烧重油的低速主机是油船的传统配备。虽然这种简 单的设计可以将船舶初期的建造费用降至最低,但这也使得船舶的二氧化 碳和氮氧化物、硫化物的排放量较大。随着船舶减排已是大势所趋的前提 下,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及欧盟都计划法规与课税政策双管齐下的情况,以 达到限制排放的目的,加之穿梭油船等一些特殊的油船必须具备很强的推 进能力或操纵能力,因此电力推进系统有望成为油船的标准配备。而吊舱 式电力推进系统与船型的耦合关系是电力推进在化学品船推广应用的关键 因素之一。如何设计一种与电力推进相适应的船体尾部形状与结构形式是技术人 员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 船,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船体尾部;所述的船体尾部是纵流船形的形状;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小的阻力性能; 提高其推进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线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l、图2可见本技术包括船体尾部l;所述的船体尾部1 设计成纵流船形的形状11;这样可促使水流沿船底作纵向流动,减少其粘 压阻力及旋涡阻力,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2;这样既可起到阻挡 水流的横向流动又可利用折角的效果进一步弓I导水流流向螺旋桨。在船尾安装两台可全回转的推进装置(AZIPOD)作为本船的推进系统,在船体的理论站号1#到-1#之间设计了水平投影类似于纺槌形的吊舱,两吊舱中心间距为0.50~0.60B,吊舱底部最大宽度为0.20~0.25B,吊舱底部首 端(朝船首部)线型与纵中剖面的夹角约为30° 40°,而吊舱底部尾端(朝 船尾部)线型与纵中剖面的夹角约为40°~50°,其中B为船宽。将纵流船型与纺槌形吊舱相结合的形式可较好地起到降低阻力,提高 推进效率的效果。采用带有折角形的呆木是一种特有的形式,可更好地起到加速艉部水 流速度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包括船体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尾部是纵流船形的形状;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包括船体尾部;所述的船体尾部是纵流船形的形状;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小的阻力性能;提高其推进效率。文档编号B63B1/00GK201198360SQ200820057908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楠 刘 申请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推进双舵桨化学品船,包括:船体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尾部是纵流船形的形状;在尾部设计了带有折角形的呆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