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4114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包括隔离电源、接口一、接口二、芯片,接口一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三电阻,接口二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第四电阻。芯片的10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一,铁氧体磁珠一与第一电阻相连;芯片的9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二,铁氧体磁珠二与第二电阻相连;芯片的8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三,铁氧体磁珠三与第三电阻相连,芯片的7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四,铁氧体磁珠四与第四电阻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控制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消除电磁干扰、浪涌和过流的影响,将干扰隔离在外接的微处理器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器人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在调试时需要用到串口通信,一般应用的是串口 RS232信号或者RS485信号。由于工业现场情况复杂,有时会出现较强的电磁干扰,如果通信过程中出现电磁干扰将会严重影响机器人调试的准确性,情况严重的会使得机器人误动作而造成工业事故。所以降低或者消除电磁干扰、提高串口通信的精确度,避免不必要的工业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急需得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控制精度高的、抗干扰能力强的,能消除电磁干扰,提高串口通信的精确度,降低误码率,从而保证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顺利执行程序的电路,即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包括隔离电源、接口一、接口二、芯片,所述隔离电源的I脚与2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一,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的正极板接5VCC电源,以为整个电路供电,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的负极板接地,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的正极板、负极板分别与隔离电源的I脚、2脚连接,所述隔离电源的5脚、6脚接地,所述隔离电源的3脚、4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二,储能滤波电容二的正极板与隔离电源的3脚连接后构成VDD5电源输出接口,储能滤波电容二的负极板与隔离电源的4脚连接后接PGND,从而与普通地隔离,起到了噪声隔离的作用,隔离电源实现了 5V转5V的功能,从而保证了整体的安全性,同时,也能避免与其它模块产生干扰。所述接口一、接口二为信号的输入端。所述接口一的I脚、接口二的I脚分别与VDD5电源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接口一的4脚、接口二的4脚均接PGND,所述接口一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第三电阻,所述接口二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第四电阻。所述芯片的10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一,所述铁氧体磁珠一与第一电阻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一、第一电阻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四,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四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一、第一电阻相连。所述芯片的9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二,所述铁氧体磁珠二与第二电阻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二、第二电阻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三,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三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二、第二电阻相连。所述芯片的8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三,所述铁氧体磁珠三与第三电阻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三、第三电阻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二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三、第三电阻相连。所述芯片的7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四,所述铁氧体磁珠四与第四电阻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四、第四电阻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一,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一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四、第四电阻相连,瞬态电压抑制器一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二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三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四的另一端并接后接CGND构成TVS管阵列,232电平信号用TVS管阵列抑制静电和浪涌干扰,并具有过流保护作用。所述芯片的11脚接PGND,芯片的I脚连接有电源退耦电容,所述电源退耦电容的一端与芯片的I脚连接后接3.3VCC电源,所述电源退耦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的3脚、4脚、5脚、6脚为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芯片的2脚接地。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的容量为470uf,耐压为25V。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二的容量为lOOuf,耐压为16V。外界信号通过接口一、接口二以形成串口信号一,利用TVS管阵列来抑制静电和浪涌干扰,并具有过流保护作用,通过铁氧体磁珠一、铁氧体磁珠二、铁氧体磁珠三、铁氧体磁珠四可以抑制高频噪声、尖峰干扰和静电脉冲等;再将232电平的信号转换成TTL电平,然后将该电平信号隔离输出,最后得到干净的串口信号二,为TTL电平,可直接输入到外接的微处理器相应的接口进行采集。串口信号输出的流程就是上述情况的反向流程,可有效的消除干扰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控制精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能消除电磁干扰、浪涌和过流的影响,提高串口通信的精确度和准确性,降低误码率,将干扰隔离在外接的微处理器之外,从而保证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顺利执行程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隔离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接口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接口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芯片、铁氧体磁珠一、铁氧体磁珠二、铁氧体磁珠三、铁氧体磁珠四、TVS管阵列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包括隔离电源Ul、接口一 JP1、接口二 JP2、芯片U3,所述隔离电源Ul的I脚与2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一 E1,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 El的正极板接5VCC电源,以为整个电路供电,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 El的负极板接地,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 El的正极板、负极板分别与隔离电源Ul的I脚、2脚连接,所述隔离电源Ul的5脚、6脚接地,所述隔离电源Ul的3脚、4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二 E2,储能滤波电容二 E2的正极板与隔离电源Ul的3脚连接后构成VDD5电源输出接口,储能滤波电容二 E2的负极板与隔离电源Ul的4脚连接后接PGND,从而与普通地隔离,起到了噪声隔离的作用,隔离电源Ul实现了 5V转5V的功能,从而保证了整体的安全性,同时,也能避免与其它模块产生干扰。所述接口一 JP1、接口二 JP2为信号的输入端。所述接口一 JPI的I脚、接口二 JP2的I脚分别与VDD5电源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接口一 JPl的4脚、接口二 JP2的4脚均接PGND,所述接口一 JPl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所述接口二 JP2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o所述芯片U3的10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一 FBl,所述铁氧体磁珠一 FBl与第一电阻Rl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一 FB1、第一电阻Rl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四TVS4,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四TVS4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一 FB1、第一电阻Rl相连。所述芯片U3的9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二 FB2,所述铁氧体磁珠二 FB2与第二电阻R2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二 FB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机器人示教控制电路的串口通信驱动电路,包括隔离电源(U1)、接口一(JP1)、接口二(JP2)、芯片(U3),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源(U1)的1脚与2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一(E1),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E1)的正极板接5VCC电源,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E1)的负极板接地,所述储能滤波电容一(E1)的正极板、负极板分别与隔离电源(U1)的1脚、2脚连接,所述隔离电源(U1)的5脚、6脚接地,所述隔离电源(U1)的3脚、4脚之间串接有储能滤波电容二(E2),储能滤波电容二(E2)的正极板与隔离电源(U1)的3脚连接后构成VDD5电源输出接口,储能滤波电容二(E2)的负极板与隔离电源(U1)的4脚连接后接PGND;所述接口一(JP1)、接口二(JP2)为信号的输入端;所述接口一(JP1)的1脚、接口二(JP2)的1脚分别与VDD5电源输出接口相连,所述接口一(JP1)的4脚、接口二(JP2)的4脚均接PGND,所述接口一(JP1)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所述接口二(JP2)的2脚、3脚分别连接有第二电阻(R2)、第四电阻(R4);所述芯片(U3)的10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一(FB1),所述铁氧体磁珠一(FB1)与第一电阻(R1)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一(FB1)、第一电阻(R1)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四(TVS4),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四(TVS4)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一(FB1)、第一电阻(R1)相连;所述芯片(U3)的9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二(FB2),所述铁氧体磁珠二(FB2)与第二电阻(R2)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二(FB2)、第二电阻(R2)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三(TVS3),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三(TVS3)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二(FB2)、第二电阻(R2)相连;所述芯片(U3)的8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三(FB3),所述铁氧体磁珠三(FB3)与第三电阻(R3)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三(FB3)、第三电阻(R3)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二(TVS2),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二(TVS2)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三(FB3)、第三电阻(R3)相连;所述芯片(U3)的7脚连接有铁氧体磁珠四(FB4),所述铁氧体磁珠四(FB4)与第四电阻(R4)相连,所述铁氧体磁珠四(FB4)、第四电阻(R4)之间还设有瞬态电压抑制器一(TVS1),所述瞬态电压抑制器一(TVS1)的一端与铁氧体磁珠四(FB4)、第四电阻(R4)相连,瞬态电压抑制器一(TVS1)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二(TVS2)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三(TVS3)的另一端、瞬态电压抑制器四(TVS4)的另一端并接后接CGND构成TVS管阵列;所述芯片(U3)的11脚接PGND,芯片(U3)的1脚连接有电源退耦电容(C1),所述电源退耦电容(C1)的一端与芯片(U3)的1脚连接后接3.3VCC电源,所述电源退耦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3脚、4脚、5脚、6脚为信号的输出端,所述芯片(U3)的2脚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鸥符荣华游玮王钰琳蒋小丽张聪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