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晶硅轮廓进行控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025246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多晶硅轮廓进行控制的方法,包括:提供衬底,该衬底上设置有多晶硅层和自然氧化层;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和栅极侧墙;采用含氯气体作为刻蚀气体对两栅极的侧墙之间的自然氧化层进行刻蚀,以形成开口;接着刻蚀多晶硅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含氯气体代替现有工艺中的CF4气体,实现软刻蚀,使得刻蚀速度大大减小,进而可以精确控制住开口侧壁的垂直度,使得多晶硅轮廓得以控制,使得栅极和栅极侧墙的底部轮廓保持垂直,避免了跟切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后续EFLASH的电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FLASH(闪存),因为具备高密度、大容量等优点而成为目前闪存类型的主流之一,并广泛地应用于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然而半导体元件为了达到降低成本和简化工艺步骤的需求,将晶胞区与周边区的元件整合在同一芯片上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例如将闪存与逻辑元件整合在同一芯片上,则称之为嵌入式闪存(EFLASH)。对于90nm级的嵌入式闪存制备工艺中,其在栅极和栅极侧墙沉积完成后,需要去除栅极侧墙边角下的自然氧化层和多晶硅层,由于自然氧化层的厚度较薄,通常小于350A。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是采用CFJt为刻蚀气体去除栅极I和栅极侧墙2之间的自然氧化层3,在刻蚀过程中,由于自然氧化层3较薄而刻蚀速度较快,难以控制刻蚀精度,因此,刻蚀的开口 4的轮廓难以控制,使得刻蚀过程侧墙底部侧壁倾斜即造成跟切现象,后续刻蚀多晶硅层时,刻蚀速度更快,跟切现象更为明显,大大影响后续EFLASH的电学性能。因此,如何对多晶硅轮廓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EFLASH的电学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多晶硅轮廓进行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该衬底上沉积有多晶硅层和自然氧化层;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栅极和栅极侧墙;采用含氯气体作为刻蚀气体对栅极侧墙之间的自然氧化层进行刻蚀,以形成开口;接着刻蚀多晶硅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百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