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02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力三轮车,其前后车架呈铰链连接,并且在前后车架连接处还装有柔性约束的平衡装置使前车架可以相对后车架左右柔性摆动,极近似于自行车的骑行特征,实际上是三个轮的自行车,其具有自行车的性能,又具三轮车的功能,骑行舒适,安全感强,不易翻车和摔倒,拐弯灵活、自如,所需半径小,还可一车多用,实为城乡居民家庭代步、运输、载人的理想交通工具。(*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力三轮车,其车架呈浮动摇摆状态,具有一般自行车的性能,又兼具普通三轮车的功能,系一种可供城乡居民代步、运输和载人的理想交通工具。目前,众所周知的人力三轮车的车架均由一整体刚性架构成,由地面三点支承,与一般自行车由二点支承行走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所以,会骑自行车的人,却往往无法适应三轮车的骑行特点,免不了不走正道,甚或翻车、摔倒,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即使会骑三轮车的人也感到其不太灵活,拐弯时别扭,半径大,不灵活。本技术就是想提供一种三轮车,即保持了三轮车功能,又具有或接近一般自行车的骑行特点,使能骑自行车的人,也同时能较容易地骑用本技术、即可做代步的自行车用,又能做少量载货和载人的三轮车使用,且小巧灵活,相信会受到一般城乡居民所喜爱的。解决的办法并不困难,那就是把原三轮车的整体车架打开,分成前后二个车架,骑车人所乘座的鞍座所在的前车架,相对于后车架可以左右摇摆,车架靠人体的立杆平衡原理保持平衡,就变成了三个轮的自行车了。当然,由于前后车架可相对摇摆,传动机构也要做相应的改进。附图给出了一种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整车外形图,图2是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改进的三轮自行车,由车把[14]、车架[3][8]、车轮[10][13]和链轮传动系统[9][12]等组成,其改进要点是将车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即前车架[3]和后车架[8]。前车架[3]的前端与车把[14]和前车轮[13]相铰连,与普通自行车一样,鞍座设在前车架[3]上,后面二个车轮装在后车架[8]上。前车架[3]通过自身后端的活动套[2]和固定在后车架上的芯轴[1]与后车架[8]构成铰链连接,使得前车架[3]可以相对于后车架[8]左右摇摆,就像自行车一样。为了使无人骑用时,前车架[3]不致倒向一侧,而仍能自行站立,保持车体外形,以及骑行时舒适,可在前后车架的铰链连接处装上能柔性约束前车架[3]摇摆能力的平衡装置,例如,在芯轴[1]上套有平衡器外壳[6],外壳[6]上固定有拨叉[4],外壳[6]与芯轴[1]间用弹性物质[7](例如将弹性塑料、橡胶等材料铸造在外壳与芯轴之间。)连接,固定在活动套[2]上的拨杆[5]嵌在拨叉[4]内。当前车架[3]左右摇摆时,活动套[2]及拨杆[5]一起相对芯轴[1]摇摆,于是通过拨叉[4]又使平衡器外壳[6]也相对芯轴[1]摇摆,但弹性物质[7]阻尼外壳[6]摇摆,所以,造成对前车架[3]摇摆的柔性约束。使前车架受到一个总保持中间位置的力。然而当骑行时,由于骑车人体的摇摆动量大于平衡器的约束力,所以前车架[3]仍能随着人体一起摇摆,就像骑上自行车一样。但是由于前后车架之间可相对摇摆,造成链轮传动上的困难,所以本技术把链轮传动系统也分成前后二个部分,前链轮组[12]固定在前车架[3]上,后链轮组[9]固定在后车架上,前后链轮组之间用万向接头连接,于是传动就不受前后车架可相对摇摆的影响了。制作时,前链轮组的后链轮与后链轮组的前链轮最好同轴,而且万向接头的任一端(如左端)轴伸装在相应链轮轴套内,二者可做透量的(如30mm)相对轴向滑动,并靠装在轴上的滑键传递动力。而万向接头的另一端(如右端)则与相应链轮轴连成一体。本实施例所用的万向接头[11]是一只由橡胶制成的套筒,由于其具有弹性,故其二端可直接与左右链轮轴连成一体,无需做相对轴向滑动,即可使用。另外,为了一车多用,可把后车架装货斗的部位做成可拆换形式,以根据不同需要换上网篮,小孩乘座的吊斗及老年人乘座的沙发等。上述车型经试用,确与骑自行车的感觉相似,能骑自行车的人就能骑此车,非但如此,不会骑自行车的人,还可用本技术练骑自行车,可以放心大胆练,倒不了,还不用人扶,练会了骑用本车,就会骑自行车了,且骑行舒适,安全感强,不易翻车和摔倒,由于前车架及前轮可摇摆倾斜,拐弯灵活,所需半径也减少,车体尺寸与自行车相仿;极适合家庭庭院及胡同中行走,是城乡一般家庭一种理想佳品。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自行车,由车把、车架、车轮、和链轮传动系统、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车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车架通过自身后端的活动套和固定在后车架上的芯轴与后车架构成铰链连接;b、所说的链轮传动系统也分成前后二个部分,前链轮组固定在前车架上,后链轮组固定在后车架上,前后链轮组之间用万向接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车架连接处还装有能柔性约束前车架[3]摇摆能力的平衡装置,其结构为在芯轴[1]上套有平衡器外壳[6],外壳[6]上固定有拨叉[4],外壳[6]与芯轴[1]间用弹性物质[7]连接,固定在活动套[2]上的拨杆[5]嵌在拨叉[4]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力三轮车,其前后车架呈铰链连接,并且在前后车架连接处还装有柔性约束的平衡装置使前车架可以相对后车架左右柔性摆动,极近似于自行车的骑行特征,实际上是三个轮的自行车,其具有自行车的性能,又具三轮车的功能,骑行舒适,安全感强,不易翻车和摔倒,拐弯灵活、自如,所需半径小,还可一车多用,实为城乡居民家庭代步、运输、载人的理想交通工具。文档编号B62K5/00GK2078281SQ9021053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1990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孙嘉宾, 柏寿生, 谭富敏, 王厚然, 王晓玲 申请人:山东烟台自行车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自行车,由车把[14]、车架[3][8]、车轮[10]、[13]和链轮传动系统[9]、[1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说的车架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车架[3]通过自身后端的活动套[2]和固定在后车架[8]上的芯轴[1]与后车架[8 ]构成铰链连接;b所说的链轮传动系统也分成前后二个部分,前链轮组[12]固定在前车架[3]上,后链轮组[9]固定在后车架[8]上,前后链轮组之间用万向接头[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嘉宾柏寿生谭富敏王厚然王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烟台自行车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