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书贤专利>正文

电动自行车轮圈内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771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电动自行车轮圈内变速装置,其是在轮圈车毂内设有限动轴承、花毂轴套、行星齿轮套筒、中心轴、拨杆、滑块等,位于中心轴杆孔内拨杆在未压触时,套体镂空孔处的扣销,扣合于后轮车毂的第一内环棘齿处,使后轮车毂转动,达到一段内变速;中心轴杆孔内拨杆压触拨键槽内的键时,带动行星齿轮套筒转动,使后轮车毂转动,达到二段内变速。其可让电动自行车轮圈车毂外侧变速盘所占容积窄薄,并使车体具有极佳的平衡性能。(*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变速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轮圈内变速装置。由于电动自行车是符合环保概念的交通工具,故有逐渐取代以燃油为动力的机动车而成为未来轻型代步工具的主流。在电动自行车结构中最主要的动力源,是在车毂处设有轮圈马达,并于枢轴处辅以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系、环齿轮等构件,使其产生一定转速,再借由枢轴另端处的变速盘与脚踏板心轴处的链轮盘相搭配,且两者间以链条串接,再配以变速器拨动链条进而达到多段变速的效果。上述传统电动自行车的变速结构虽然能达到多段变速的要求,但其尚存在如下缺点,需加以改进1.该变速结构的外变速的结构形态,是由轮圈外侧的变速盘与链轮盘等构件搭配,才能完成多段变速的程序。但变速盘与链轮盘必须具备多道轮片,才能完成多段变速的动作,故在轮圈车毂外侧处往往形成外凸状,较占用轮圈侧使用空间,与新改进的电动自行车构件所讲求的轻薄短小的设计思想相违背。此外,该变速结构设于轮圈车毂外侧处,必须考虑车体平衡问题,此乃现行电动自行车无法两者兼顾的缺点。2.由上所述,该电动自行车的车毂处的轮圈马达,其仅借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系、环齿轮等构件使枢轴产生一定转速,又因枢轴的输出转速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自行车轮圈内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是设于电动自行车车后轮侧的轮圈马达输出端处,主要包括:一连接轮圈马达输出端的限动轴承,其端盖内设有一轴承及凸环,凸环外缘设有弹性勾扣,凸环内缘开设有弧形卡沟;一衔接限动轴承端盖内的后轮车毂 ,其内分别设有环径大小不同的第一内环棘齿及第二内环棘齿,而于毂体的一外侧则设有外环齿;一设于后轮车毂外环齿处的传动棘轮;一贯设于后轮车毂内的中心轴,在轴体适当处开有一拨键槽,近槽旁处则固设一太阳齿轮,另在轴体一端处开有一可贯通于拨键 槽的单面槽壁上的杆孔;一设于后轮车毂内的花毂轴套,套体一端具有一圈凸缘,以与车毂第一内环齿侧缘相贴靠,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贤
申请(专利权)人:李书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