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曲柄往复装置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由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第一版、韩谔初编著的《变速自行车的构造维修与保养》一书,介绍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自行车的构造,其特点是,脚踏板采用旋转脚踏方式。这种自行车结构虽然简单,但也存在脚踏板位置不合理的问题。图1中示出了现行28英寸(710毫米)自行车的结构,图中Z点为鞍座中心,经过Z点且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Z线。由于其中接头离Z线的距离约为1L(L为曲柄长度),所以脚踏时脚踏板离Z线的距离为1L~2L。由实际体验知,当一脚踏板受到大小相同、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力时,由于某种原因脚踏板的位置不同,因而脚踏时所用的力气的大小也不同。脚踏板离Z线的距离远时,踏起来费力,离Z线近时,踏起来省力。而该现行自行车脚踏时脚踏板离Z线最远距离达2L,故踏起来费力。中国技术专利号01207793.3、授权公告日2002年1月9日、技术的名称为《踏板式自行车》,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上下脚踏方式的自行车,但由于其车架和中接头的位置与现行自行车相同,所以仍存在上述脚踏板位置不合理的问题,踏起来仍感到费力。再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下脚踏式自行车,包括有车架、鞍座,两曲柄的一端安装脚踏板;所述车架由前三角形和后三角形两部分组成,前三角形依次由上管、前管、下管、中接头和立管组成,后三角形依次由立管、中接头、两根平叉和两根立叉组成;在中接头内安装有中轴,其特征在于:a所述车架上设有底管和一根或两根下立管,底管垂直且对称于所述车架平面,其位于中接头下方;下立管垂直接在中接头和底管之间,其对称线位于所述车架平面上;下管的后端改接在底管的中间,两根平叉都连接在底管上变成两根斜叉;在中接头中间和下管之 间还可以设有一根中下管;b取经过鞍座中心点Z点且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Z线,中接头距Z线的距离为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