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起文专利>正文

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6485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包括与自行车车架固定的固定套筒、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动套筒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内的内轴,所述活动套筒突出所述固定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和第一棘轮,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内轴突出所述活动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和第二棘轮,所述内轴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棘轮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脚踏被踩下驱动轮盘前进,脚踏力消失后则会在复位机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位,实现往复式脚踏过程,解决了传统脚踏机构需要利用惯性才能通过零动力臂位置的问题,使爬坡骑行更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力脚踏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因其经济、方便、灵活、无污染、停靠自由,而被中国的家庭和个人所广泛采用。尽管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主流代步工具和代步机械不断地升级换代,从自行车向公交车、从公交车向摩托车、再从摩托车向私家轿车,这种发展趋势正方兴未艾,但伴随而来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自然、经济等问题却也正在成为制约这种发展趋势的强大阻力。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无论在中国的城市或农村,绝大部分人口还将把自行车当作最基本的代步工具。自行车属于一种简单的代步机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尽管技术上已非常成熟稳定,很难再出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市售的自行车仍具有如下缺点:其脚踏动力机构是利用脚踏360度循环驱动车轮前进,脚踏循环是通过脚部驱动和惯性旋转实现的,在脚踏由最顶端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是脚踏的动力臂逐渐增大的过程,而在脚踏继续由上述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最底端位置是脚踏的动力臂逐渐减小的过程,当脚踏处于最顶端和最底端位置时其动力臂为零,这便使得骑行者无法施力作功,只能通过车辆本身的惯性方能通过,当骑行在坡度较大的斜坡上时,还需要克服较大的车辆自身阻力,这便使得骑行者无法轻松地使脚踏通过上述零动力臂位置,给爬坡骑行带来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它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脚踏动力机构需要利用惯性通过其零动力臂位置的弊端,使爬坡骑行更轻松。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包括与自行车车架固定的固定套筒、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动套筒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内的内轴,所述活动套筒突出所述固定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和第一棘轮,所述活动套筒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所述内轴突出所述活动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和第二棘轮,所述内轴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棘轮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通过滚珠或轴承旋转套接,所述活动套筒和所述内轴通过滚珠或轴承旋转套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脚踏单元和所述第二脚踏单元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的左右两侧。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棘轮和所述第二棘轮并排设置在自行车车架的同一侧,并同时用于驱动自行车轮盘转动。作为优选,自行车车架上设置有限位座,所述内轴上设置有与上述限位座配合限制上述内轴转动角度的限位柱。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其一端设置在自行车车架或固定套筒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棘轮的内座圈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其一端设置在自行车车架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两侧脚踏始终避开零动力臂位置,脚踏被踩下驱动轮盘前进,脚踏力消失后则会在复位机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位,实现往复式脚踏过程,解决了传统脚踏机构需要利用惯性才能通过零动力臂位置的问题,使爬坡骑行更轻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行车车架;2、固定套筒;3、活动套筒;4、内轴;5、第一脚踏单元;6、第一棘轮;7、第一复位机构;8、第二脚踏单元;9、第二棘轮;10、第二复位机构;11、自行车轮盘;12、限位座;13、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包括与自行车车架I固定的固定套筒2、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2内的活动套筒3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3内的内轴4,固定套筒2和活动套筒3之间以及活动套筒3和内轴4之间可以是通过滚珠或轴承进行旋转套接的,也可以是通过其它方式进行旋转套接的,只要其能实现活动套筒3可在固定套筒2内自由转动以及内轴4可在活动套筒3内转动的目的即可,本实施例中根据使用需求以及空间要求确定固定套筒2和活动套筒3之间采用滚珠进行旋转套接,而内轴4与活动套筒3之间采用轴承进行旋转套接。所述活动套筒3突出所述固定套筒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一棘轮6,所述活动套筒3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6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7,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8和第二棘轮9,所述内轴4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棘轮9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10。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二脚踏单元8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自行车的左踏板和右踏板。第一棘轮6和第二棘轮9并排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的同一侧,并同时用于驱动自行车轮盘11转动,更便于驱动自行车轮盘11转动,第一棘轮6和第二棘轮9可以是单独的两个棘轮结构,也可以是第一棘轮6和第二棘轮9的外座圈整体成型的棘轮结构。自行车车架I上设置有限位座12,所述内轴4上设置有与上述限位座12配合限制上述内轴4转动角度的限位柱13。限位柱13在随着内轴4转动后,当脚踏单元转动至最低位置时,限位柱13被限位座12阻挡,即达到脚踏单元下踩的最大行程。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复位机构7为复位弹簧,其一端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或固定套筒2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棘轮6的内座圈上。所述第二复位机构10为复位弹簧,其一端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上,其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内轴4上。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两侧脚踏始终避开零动力臂位置,脚踏被踩下驱动轮盘前进,脚踏力消失后则会在复位机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位,实现往复式脚踏过程,不需要经过零动力臂位置就可实现自动回位,解决了传统脚踏机构需要利用惯性才能通过零动力臂位置的问题,使爬坡骑行更轻松。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自行车车架(I)固定的固定套筒(2)、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2)内的活动套筒(3)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3)内的内轴(4),所述活动套筒(3)突出所述固定套筒(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一棘轮(6),所述活动套筒(3)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6)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7),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8)和第二棘轮(9),所述内轴(4 )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棘轮(9 )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和所述活动套筒(3 )通过滚珠或轴承旋转套接,所述活动套筒(3 )和所述内轴(4 )通过滚珠或轴承旋转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踏单元(5 )和所述第二脚踏单元(8 )分别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的左右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6 )和所述第二棘轮(9 )并排设置在自行车车架(I)的同一侧,并同时用于驱动自行车轮盘(11)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自行车车架(I)上设置有限位座(12),所述内轴(4)上设置有与上述限位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自行车车架(1)固定的固定套筒(2)、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2)内的活动套筒(3)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3)内的内轴(4),所述活动套筒(3)突出所述固定套筒(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一棘轮(6),所述活动套筒(3)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6)复位的第一复位机构(7),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8)和第二棘轮(9),所述内轴(4)上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棘轮(9)复位的第二复位机构(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起文
申请(专利权)人:姜起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