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起文专利>正文

新型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4110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31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包括与自行车车架固定的固定套筒、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内的活动套筒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内的内轴,所述活动套筒突出所述固定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和第一棘轮,所述内轴突出所述活动套筒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和第二棘轮。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脚踏被踩下驱动轮盘前进,脚踏力消失后则会在复位机构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位,实现往复式脚踏过程,解决了传统脚踏机构需要利用惯性才能通过零动力臂位置的问题,使爬坡骑行更轻松;同时采用伞齿轮传动进行复位,结构更加合理、使用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人力脚踏交通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因其经济、方便、灵活、无污染、停靠自由,而被中国的家庭和个人所广泛采用。尽管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主流代步工具和代步机械不断地升级换代,从自行车向公交车、从公交车向摩托车、再从摩托车向私家轿车,这种发展趋势正方兴未艾,但伴随而来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自然、经济等问题却也正在成为制约这种发展趋势的强大阻力。可以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无论在中国的城市或农村,绝大部分人口还将把自行车当作最基本的代步工具。
自行车属于一种简单的代步机械,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尽管技术上已非常成熟稳定,很难再出现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但是,目前市售的自行车仍具有如下缺点:其脚踏动力机构是利用脚踏360度循环驱动车轮前进,脚踏循环是通过脚部驱动和惯性旋转实现的,在脚踏由最顶端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水平位置是脚踏的动力臂逐渐增大的过程,而在脚踏继续由上述水平位置顺时针旋转至最底端位置是脚踏的动力臂逐渐减小的过程,当脚踏处于最顶端和最底端位置时其动力臂为零,这便使得骑行者无法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自行车车架(1)固定的固定套筒(2)、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2)内的活动套筒(3)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3)内的内轴(4),所述活动套筒(3)突出所述固定套筒(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一棘轮(6),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8)和第二棘轮(9),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6)和第二棘轮(9)复位的复位柱(10),该复位柱(10)与所述活动套筒(3)的其中一端面相对应,且该复位柱(10)对应活动套筒(3)的侧面设置有复位伞齿(14),所述活动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自行车往复式脚踏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自行车车架(1)固定的固定套筒(2)、旋转套接在上述固定套筒(2)内的活动套筒(3)以及旋转套接在上述活动套筒(3)内的内轴(4),所述活动套筒(3)突出所述固定套筒(2)的部位设置有第一脚踏单元(5)和第一棘轮(6),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设置有第二脚踏单元(8)和第二棘轮(9),所述内轴(4)突出所述活动套筒(3)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使所述第一棘轮(6)和第二棘轮(9)复位的复位柱(10),该复位柱(10)与所述活动套筒(3)的其中一端面相对应,且该复位柱(10)对应活动套筒(3)的侧面设置有复位伞齿(14),所述活动套筒(3)对应该复位柱(10)的端面设置有转动伞齿(15),所述复位柱(10)和活动套筒(3)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上述复位伞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起文
申请(专利权)人:姜起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