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上下脚踏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通常使用的自行车的构造,其特点是,脚踏板的脚踏方式是旋转式,这种脚踏方式的自行车有两个不足,脚踏板的位置不合理和受力的效率差,参见图1、图2和图3。由实际体验知,当一脚踏板受到大小相同、方向垂直于地面的力时,由于脚踏板的位置不同,因而脚踏时所用的力气大小也不同,在图1中示出了取经过鞍座中心点Z点且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为Z线,当脚踏板离Z线距离远时,踏起来费劲,近时省力。现有的自行车,当脚踏板转动时,脚踏板离Z线距离变化范围大,踏起来费劲。当脚踏板受到一垂直于地面的力F时,由力学知识可知,其对旋转中心的切向分力为f=|F|×cosθ,对旋转中心的力距为M=f×L。其中θ为曲柄与水平线的夹角,在水平线之上为正角,在水平线之下为负角,L为曲柄长度,cosθ可看作力的效率,θ越小,效率越大;当脚踏板采用旋转脚踏时,力的效率η的范围是,0≤η≤1,因而力的效率差。以上两个方面始终存在矛盾,当脚踏板位于a、b和g、i之间时,脚踏板离Z线距离近时,位置合理,但力的效益差,η≈0,存在两个脚踏不动的 ...
【技术保护点】
上下脚踏式自行车,由鞍座(12)、车轮(13)、曲柄(14)、脚踏板(15)、车架(4)和离合器(6)构成,鞍座(12)安装在车架(4)的上面,车轮(13)分别安装在车架(4)的前、后两侧,脚踏板(15)通过曲柄(14)与车架(4)联接,所述车架(4)由前三角形和后三角形两部分构成,其中前三角形依次由上管(412)、前管(411)、下管(413)、中接头(415)和立管(414)组成,后三角形依次由立管(414)、中接头(415)、两根平叉(421)和两根立叉(422)构成;中接头(415)垂直对称于车架(4)的平面;在中接头(415)内安装有中轴(418),其特征在于:a ...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