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975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结构,是将扇形段内整体式上框架结构拆分为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三段式结构,结合错位式支撑辊对整体锻造长驱动辊的支撑,达到单个扇形段内最大压下量10~15mm要求。结构紧凑、整体强度高,加工与组装方便,可确保长时间作业,无故障运转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属冶金行业冶金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对厚板坯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板坯内部质量的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对于板坯而言,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是制约板坯内部质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消除板坯凝固收缩引起的中心疏松和中心偏析,国内外开始采用重压下等技术来改善板坯内部质量。其技术特点是:在板坯凝固末端,采用单辊大压下量(5~20mm),促使铸坯沿厚度方向将变形传递到铸坯内部,随后进行正常轧制生产。已公开的板坯扇形段结构,如专利技术专利《连铸坯凝固末端大压下的连铸机户型段及其大压下方法》(申请号:201410325414.1)和《一种能够实现特厚板连铸凝固末端复合压下的扇形段结构》(申请号:201410123050.9)所公开的,是采用整体式上框架结构,其单个扇形段的压下率控制在1~1.5mm/m,单个扇形段压下量绝对值控制在2~3mm,其夹紧辊是通过四个液压缸和连杆与下框架相连。但该种结构中,压下辊的液压缸是与上框架相连。当需要达到前述的(5~20mm)单辊重压压下量时,如果仍采用整体上框架,整个上框架需承受较大的载荷和变形。另一方面,常规板坯扇形段的压下辊均采用的是分节短辊,在重压下的情况下,压下辊会在铸坯表面产生压痕,影响铸坯的质量。为解决该问题,也有采用整体式压下辊结构,并在压下辊的非工作面位置增加支撑辊(或支撑轮)方式,如技术专利《板坯连铸机扇形段的连铸辊系装置》(申请号:200820154487.9)、以及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的支撑结构》(申请号:201410331867.5)所述,然而该种支撑轮(或支撑辊)与驱动辊二者间的轴线是在同一个垂直面上,其不足之处在于:工作中,铸坯受前进方向力和驱动辊垂直压下力的合力重作用,必然对驱动辊产生一定的形变,导致支撑辊(或支撑轮)轴线不能与驱动辊轴线长期保持在垂直面上,即产生错位。作业时间越长,这种错位现象越严重。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重压下扇形段设备》(申请号:201410163881.9)还公开了一种内弧框架中,每个辊子(包括自由辊和驱动辊)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单独的活动框架上,每个辊子均配置一套液压缸及相关的装置,各套辊子可单独的精确控制,但由于采用多套液压缸,本扇形段内相对独立的各组活动梁强度不高,使得该设备的实际总压下量≤3mm,不能达到(10~15mm)的单辊重压压下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所述不足,设计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结构,是将扇形段内整体式上框架结构,拆分为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三段式结构,结合错位式支撑辊对整体锻造长驱动辊的支撑,达到单个扇形段内最大压下量10~15mm要求。结构紧凑、整体强度高,加工与组装方便,可确保长时间作业,无故障运转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109),所述上、下框架包括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框架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框架,所述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为一体式结构,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上安装有下自由辊(108),下框架(109)的中间段上安装有下驱动辊(110)和下支撑辊(115);所述上支撑辊(114)及下支撑辊(115)分别与上驱动辊(112)及下驱动辊(110)滚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是相对独立的分体式框架结构;上框架的前段与后段对称分布在中间段左右两侧;所述上框架中间段是驱动辊压下区框架,包括:压下液压缸(101)、连接螺栓(102)、固定框架(103)、立柱(104)、上驱动辊(112)、活动架(113)、上支撑辊(114)、键板(116)和键板(117);所述上支撑辊(114)有至少二个;所述压下液压缸(101)通过连接螺栓(102)与固定框架(103)固连,压下液压缸(101)的下端液压缸头部与活动架(113)固连,所述固定框架(103)通过立柱(104)与下框架(109)固连,形成高刚度的门形框架;所述上驱动辊(112)的两端轴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连在活动架(113)两端下部,所述上支撑辊(114)固连在活动架(113)中间下部,上支撑辊(114)形成对上驱动辊(112)的压下支撑;所述上框架的前段包括:夹紧液压缸(105)、左上框架(106)、上自由辊(107)、键板(116)和键板(117);所述左上框架(106)通过两侧的夹紧液压缸(105)与下框架(109)连接,所述上自由辊(107)固连在左上框架(106)下,升降夹紧液压缸(105)即实现上自由辊(107)对铸坯(118)的夹紧与松开;所述键板(116)和键板(117)分别通过螺栓与立柱(104)固连,左上框架(106)的上部相邻侧面上加工有U型槽,左上框架(106)通过所述U型槽从立柱(104)的上方插入到键板(116)和键板(117)中,通过U型槽与键板(116)和键板(117)的滑动接触,限制左上框架(106)仅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上框架的后段结构与上框架前段结构相同。其有益效果是:相对独立的驱动辊压下区高刚度的门形框架结构,是通过安装在固定框架(103)上的液压缸(101)驱动活动架(113)整体运动,从而实现上驱动辊(112)的压下,由于上、下驱动辊之间的中间段所承受的弯矩最大,故采用多个支撑辊(114)紧贴上驱动辊(112),从而提高上驱动辊(112)的刚度。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支撑辊(114)轴线与上驱动辊(112)轴线平行、且分列于上驱动辊(112)的轴线两侧,所述下支撑辊(115)轴线与下驱动辊(110)轴线平行、且分列于下驱动辊(110)的轴线两侧。其有益效果是:考虑到上、下驱动辊在较大的压力下会产生变形,上、下支撑辊对上、下驱动辊的支撑方式采用错位支撑,可大大提高支撑效果,有益对上下驱动辊的定位,并提升了设备正常运转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⑴将扇形段内整体式上框架结构,拆分为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三段式结构,达到单个扇形段内最大压下量10~15mm要求。⑵错位式支撑辊对整体锻造长驱动辊的支撑,可大大提高支撑效果,有益对上下驱动辊的定位。⑶结构紧凑、整体强度高,加工与组装方便,可确保长时间作业,无故障运转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主视图;图2是图1中A向视图(仅显示了驱动辊压下区框架、下框架及支撑辊部分);图3是图1俯视图;图4是下支撑辊对下驱动辊的错位支撑示意图。图中标记:101—压下液压缸,连102—接螺栓, 103—固定框架, 104—立柱, 105—夹紧液压缸, 106—左上框架, 107—上自由辊, 108—下自由辊, 109—下框架, 110—下驱动辊, 111—右上框架, 112—上驱动辊,113—活动架, 114—上支撑辊, 115—下支撑辊,116—键板,117—键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109),所述上、下框架包括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框架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框架,所述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为一体式结构,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上安装有下自由辊(108),下框架(109)的中间段上安装有下驱动辊(110)和下支撑辊(115);所述上支撑辊(114)及下支撑辊(115)分别与上驱动辊(112)及下驱动辊(110)滚动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是相对独立的分体式框架结构;上框架的前段与后段对称分布在中间段左右两侧;所述上框架中间段是驱动辊压下区框架,包括:压下液压缸(101)、连接螺栓(102)、固定框架(103)、立柱(104)、上驱动辊(112)、活动架(113)、上支撑辊(114)、键板(116)和键板(117);所述上支撑辊(114)有至少二个;所述压下液压缸(101)通过连接螺栓(102)与固定框架(103)固连,压下液压缸(101)的下端液压缸头部与活动架(113)固连,所述固定框架(103)通过立柱(104)与下框架(109)固连,形成高刚度的门形框架;所述上驱动辊(112)的两端轴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连在活动架(113)两端下部,所述上支撑辊(114)固连在活动架(113)中间下部,上支撑辊(114)形成对上驱动辊(112)的压下支撑;所述上框架的前段包括:夹紧液压缸(105)、左上框架(106)、上自由辊(107)、键板(116)和键板(117);所述左上框架(106)通过两侧的夹紧液压缸(105)与下框架(109)连接,所述上自由辊(107)固连在左上框架(106)下,升降夹紧液压缸(105)即实现上自由辊(107)对铸坯(118)的夹紧与松开;所述键板(116)和键板(117)分别通过螺栓与立柱(104)固连,左上框架(106)的上部相邻侧面上加工有U型槽,左上框架(106)通过所述U型槽从立柱(104)的上方插入到键板(116)和键板(117)中,通过U型槽与键板(116)和键板(117)的滑动接触,限制左上框架(106)仅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下运动;所述上框架的后段结构与上框架前段结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坯重压下的扇形段,包括上框架和下框架(109),所述上、下框架包括前后段夹紧辊引导区框架和中间段驱动辊压下区框架,所述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为一体式结构,下框架(109)的前段、后段上安装有下自由辊(108),下框架(109)的中间段上安装有下驱动辊(110)和下支撑辊(115);所述上支撑辊(114)及下支撑辊(115)分别与上驱动辊(112)及下驱动辊(110)滚动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框架的前段、后段及中间段是相对独立的分体式框架结构;上框架的前段与后段对称分布在中间段左右两侧;
所述上框架中间段是驱动辊压下区框架,包括:压下液压缸(101)、连接螺栓(102)、固定框架(103)、立柱(104)、上驱动辊(112)、活动架(113)、上支撑辊(114)、键板(116)和键板(117);所述上支撑辊(114)有至少二个;
所述压下液压缸(101)通过连接螺栓(102)与固定框架(103)固连,压下液压缸(101)的下端液压缸头部与活动架(113)固连,所述固定框架(103)通过立柱(104)与下框架(109)固连,形成高刚度的门形框架;
所述上驱动辊(112)的两端轴头通过轴承及轴承座固连在活动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裴国良谢长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连铸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