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9103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涉及金属连铸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支撑装置使用寿命短、耗材严重的问题。其中,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连铸辊、传送装置,压下装置,所述连铸辊通过连铸辊轴承座安装于框架上,所述压下装置驱动连铸辊对板坯进行压下变形,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铸辊转动用于传送板坯,所述框架与连铸辊之间设有外支撑装置,所述外支撑装置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供应装置,所述冷却水供应装置通过冷却水管连接冷却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以冷却外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连铸
,特别是指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连铸板坯凝固末端大压下技术是在连铸生产线上对连铸板坯凝固末端设置压下辊,当铸坯中心固相率达到80%以上时,对铸坯施加大压下变形(5?20mm),随后进行正常轧制生产。在连铸坯凝固末端实施大压下时,为了适应压下时的高负荷状态,连铸辊可使用更高强度和刚度的一体式连铸辊与简易外支撑辊,由此替代了目前普遍采用的板坯连铸机扇形段分节辊的结构,关于该项设计,已有学者(康永林等)申报了相关专利技术专利。在整体式连铸辊(非分节辊)外支撑辊中使用滚柱轴承与连铸辊直接接触时,由于连铸辊温度高、载荷大,会导致轴承疲劳和磨损,对轴承的寿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且由于采用轴承或小型辊与连铸辊进行接触,在连铸开始阶段由于连铸坯温度过高(1400°C左右,连铸坯凝固末端的表面温度在950?1000°C ),该外支撑辊更需采取冷却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支撑装置使用寿命短、耗材严重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坯连铸机扇形段连铸辊外支撑装置的冷却系统,包括框架及设于框架上的连铸辊、传送装置,压下装置,所述连铸辊通过连铸辊轴承座安装于框架上,所述压下装置驱动连铸辊对板坯进行压下变形,所述传动装置驱动连铸辊转动用于传送板坯,所述框架与连铸辊之间设有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装置设有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水供应装置,所述冷却水供应装置通过冷却水管连接冷却喷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永林朱国明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