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汽缸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8975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8:21
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1),其内部导入有扫气,具有插入第一贯通孔(11a)及第二贯通孔(12a)并收容系紧螺栓(10)的系紧螺栓收容管(14),所述第一贯通孔(11a)的气密性由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14)的上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接纳所述凸缘部的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接触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凹部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所述第二贯通孔(12a)的气密性由配置在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14)的下端部与所述第二贯通孔(12a)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为下述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2011年8月17日原申请的申请号:201180036940.0原申请的专利技术名称:内燃机的汽缸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成船用等大型柴油发动机的汽缸套。
技术介绍
对于构成船用等大型柴油发动机的汽缸套,以往,可利用铸件构造进行设计、制造,但近年来,从发动机整体的大型化、轻量化的观点出发,尝试着利用板金构造(钢板焊接构造)进行设计、制造(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桑田隆司、其他5名[三井-MAN B&W低速柴油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动向],三井造船技报,No.191(2007-6),p3-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技报所公开的构造中,为了保证汽缸套内的气密性,用焊接方式将三块板金(钢板)的端部之间予以接合,在由这三块板金形成的俯视时为三角形的空间内收容系紧螺栓。因此,存在着焊接工时增加、制造所需的工期长期化以及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另外,在收容系紧螺栓的板金的焊接部,作用着施加于系紧螺栓的负荷,焊接部有可能产生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能使焊接工时减少,使制造所需的工期短期化,使制造成本降低,且能使焊接部产生裂缝的风险降低。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插入所述贯通孔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上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接纳所述凸缘部的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接触(日文:メタルタッチ)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凹部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插入所述贯通孔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下端部与所述贯通孔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侧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上端部的凸缘部与所述顶板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配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侧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下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和该下表面接触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的金属接触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底板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设于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系紧螺栓的上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和该下表面接触的所述顶板的上表面的金属接触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顶板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封装部件与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系紧螺栓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形态的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所述底板与插入所述贯通孔的系紧螺栓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形态的柴油发动机具有上述任何一种的内燃机的汽缸套。专利技术的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汽缸套,能获得这样的效果:能减少焊接工时,使制造所需的工期短期化,降低制造成本,且可减少焊接部产生裂缝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汽缸套的船用等大型柴油发动机的构造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3是将图2的上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4是将图2的下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5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6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7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8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9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10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3相同的示图。图11是将图10的上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12是将图10的下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13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12相同的示图。图14是将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图15是将图14的上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16是将图14的下部予以放大表示的示图。图17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16相同的示图。图18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17相同的示图。图19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17相同的示图。图20是将本专利技术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汽缸套的主要部分予以放大表示的剖视图,即是与图19相同的示图。符号说明1   汽缸套10  系紧螺栓11  顶板11a (第一)贯通孔12  底板12a (第二)贯通孔13  侧板14  管子(系紧螺栓收容管)15  凸缘部15a 下表面16  凹部16a 底面17  凸缘部17a 下表面19  O形圈21  汽缸套22  凸缘部22c 下表面23  凹部23a 底面24  螺栓31  汽缸套32  凸缘部32c 下表面33  凹部33a 底面34  销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内燃机的汽缸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插入所述贯通孔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上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接纳所述凸缘部的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接触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凹部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

【技术特征摘要】
2010.11.05 JP 2010-2485221.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
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插入所述贯通孔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
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上端部的凸缘部的下表面与
接纳所述凸缘部的凹部的底面的金属接触来确保,或由配置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凹部
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
2.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
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插入所述贯通孔并收容系紧螺栓,该内燃机的
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下端部与所述贯通孔之间
的O形圈来确保。
3.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顶板,该顶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
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栓收容管配置在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侧并收容系紧螺栓,
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内部导入有扫气,该内燃机的汽缸套的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的气密性由配置在设于所述系紧螺栓收容管的上端部的凸缘部与所
述顶板之间的O形圈来确保。
4.一种内燃机的汽缸套,具有:底板,该底板具有向板厚方向贯通的贯通孔;以
及系紧螺栓收容管,该系紧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门胁刚国弘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