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8528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3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驱动工作台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持气缸套的机械手以及驱动机械手升降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U形支架、左连杆、右连杆,所述U形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横板连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中间部分分别铰接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下端内侧设有夹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纵向驱动机构和横向驱动机构实现工作台定位,能够迅速准确的实现汽缸套转运操作,自动下料,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气缸套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气缸套是内燃机的核心零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发动机的性能。目前国内汽缸套的生产发展迅速,但是自动化程度不高。在气缸套内孔下端有一个圆弧豁口,该圆弧豁口是在普通车床上铣削加工而成的,加工完成以后主要是依靠人力进行转换,大大降低了汽缸套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实现自动下料,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作台以及驱动工作台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持气缸套的机械手以及驱动机械手升降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U形支架、左连杆、右连杆,所述U形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横板连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中间部分分别铰接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下端内侧设有夹手。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候,可以驱动左连杆和右连杆的末端向中间靠拢,从而实现气缸套的抓取。优选地,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电机、滚珠丝杆、滑轨、滑块,所述电机设于横梁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滚珠丝杆连接,所述工作台螺接于滚珠丝杆上,所述滑块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和滚珠丝杆的延伸方向一致。电机驱动滚珠丝杆旋转,从而实现工作台沿着导轨横向移动,移动稳定可靠,实现多工位的转换。优选地,所述竖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包括上板、下板、中板和导向杆,所述上板、中板和下板通过导向杆连接,所述中板和下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与中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和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和中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工作带动中板实现升降。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设于下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贯穿过下板和横板连接,所述横板通过加强杆连接与下板底部。通过第二气缸的工作,带动中板升降,中板带动下板升降,从而实现机械手的升降。优选地,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下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夹手外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安装在卡槽中。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安装,可方便地更换不同形状的夹手,以便于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方便拆卸和安装。优选地,所述卡槽和卡块均呈燕尾状。优选地,所述夹手内侧为弧形,弧面和气缸套的轮廓相适应。将夹手内侧设置成弧形形状,能够更好地适应气缸套的形状,便于机械夹手取,且夹手合并时,抓取稳定,大大减小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首先工作台连同机械手结构横向运动到已加工汽缸套上方,然后机械手结构纵向运动向下抓取汽缸套,返回到顶部,接着再横向运动到下一加工工位上方后,再向下运动把汽缸套放到下一加工工位上,再返回到顶部。这时候下一加工工位立刻对汽缸套进行加工,可以设有两套工作台及机械手结构,可以互相配合,增加工作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纵向驱动机构和横向驱动机构实现工作台定位,能够迅速准确的实现汽缸套转运操作,自动下料,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1、工作台;102、机械手;103、第一气缸;104、U形支架;105、左连杆106、右连杆;107、左支架;108、右支架;109、横板;110、销轴;111、夹手;201、横梁;202、电机;203、滚珠丝杆;204、滑轨;205、滑块;301、第二气缸;302、升降架;303、上板;304、中板;305、下板;306、连接杆;307、加强杆;308、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01以及驱动工作台101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101上设有夹持气缸套的机械手102以及驱动机械手102升降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102包括第一气缸103、U形支架104、左连杆105、右连杆106,所述U形支架104包括左支架107、右支架108,所述左支架107和右支架108通过横板109连接,所述左连杆105和右连杆106的中间部分分别铰接于左支架107和右支架108上,所述左连杆105和右连杆106的上端通过销轴110活动连接在第一气缸103的活塞杆下端,所述左连杆105和右连杆106的下端内侧设有夹手111。第一气缸10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时候,可以驱动左连杆105和右连杆106的末端向中间靠拢,从而实现气缸套的抓取。优选地,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梁201、电机202、滚珠丝杆203、滑轨204、滑块205,所述电机202设于横梁201一端,所述电机20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滚珠丝杆203连接,所述工作台101螺接于滚珠丝杆203上,所述滑块205固定于工作台101上,所述滑块205滑动设于滑轨204上,所述滑轨204的延伸方向和滚珠丝杆203的延伸方向一致。电机202驱动滚珠丝杆203旋转,从而实现工作台101沿着导轨横向移动,移动稳定可靠,实现多工位的转换。所述竖向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301、升降架302,所述升降架302包括上板303、下板305、中板304和导向杆308,所述上板303、中板304和下板305通过导向杆308连接,所述中板304和下板305之间设有连接杆306,所述连接杆306顶端与中板30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6底端和下板30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01的活塞杆末端和中板3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01工作带动中板304实现升降。所述第一气缸103的缸体设于下板305上,所述第一气缸103的活塞杆贯穿过下板305和横板109连接,所述横板109通过加强杆307连接与下板305底部。通过第二气缸301的工作,带动中板304升降,中板304带动下板305升降,从而实现机械手102的升降。所述左连杆105和右连杆106下端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夹手外侧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安装在卡槽中。通过卡块与卡槽的相互配合安装,可方便地更换不同形状的夹手,以便于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可方便拆卸和安装。所述卡槽和卡块均呈燕尾状。所述夹手111内侧为弧形,弧面和气缸套的轮廓相适应。将夹手111内侧设置成弧形形状,能够更好地适应气缸套的形状,便于机械手102抓取,且夹手111合并时,抓取稳定,大大减小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首先工作台101连同机械手102结构横向运动到已加工汽缸套上方,然后机械手102结构纵向运动向下抓取汽缸套,返回到顶部,接着再横向运动到下一加工工位上方后,再向下运动把汽缸套放到下一加工工位上,再返回到顶部。这时候下一加工工位立刻对汽缸套进行加工,可以设有两套工作台101及机械手102结构,可以互相配合,增加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驱动工作台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持气缸套的机械手以及驱动机械手升降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U形支架、左连杆、右连杆,所述U形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横板连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中间部分分别铰接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下端内侧设有夹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驱动工作台左右移动的横向驱动机构,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夹持气缸套的机械手以及驱动机械手升降的纵向驱动机构,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气缸、U形支架、左连杆、右连杆,所述U形支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通过横板连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中间部分分别铰接于左支架和右支架上,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上端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下端,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下端内侧设有夹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驱动机构包括横梁、电机、滚珠丝杆、滑轨、滑块,所述电机设于横梁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和滚珠丝杆连接,所述工作台螺接于滚珠丝杆上,所述滑块固定于工作台上,所述滑块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和滚珠丝杆的延伸方向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内燃机气缸套端部铣削加工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松杨俊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