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该车辆的气化器和与该气化器相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左右一对连杆连结设于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该左右一对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连接,特别涉及发动机往车体构架支承的支承构造。过去,这样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已由例如特开平3-213482号公报等为人所知。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气化器配置在两连杆的前方侧,横梁在两连杆的后方侧向上方延伸地被配置。因此,不得不将气化器配置在两连杆和发动机之间的被限定的定空间内,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变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提高了气化器配置上的自由度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其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气化器和与该气化器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左右一对连杆连接设在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该一对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被连接,其特征是,形成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状的上述横梁配置于在上述两连杆的前方侧横跨上述吸气管的位置上,该吸气管连接配置于上述两连杆的后 ...
【技术保护点】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气化器(35)及与该气化器(35)连接的发动机(E)配置于车座(42)的下方,连接设在上述发动机(E)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67↓[1]、67↓[2])和车体构架(F)的左右一对连杆(68↓[1]、68↓[2])通过横梁(69)被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状的上述横梁(69)配置于在上述两连杆(68↓[1]、68↓[2])的前方侧横跨吸气管(83)的位置,该吸气管(83)连接配置于上述两连杆(68↓[1]、68↓[2])的后方侧的上述气化器(35)与上述发动机(E)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坂进,末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