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896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该车辆的气化器及与该气化器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连结设在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的左右一对的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连接,从而提高了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其特征是,形成为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形的横梁69配置于在两连杆68#-[1]、68#-[2]的前方侧横跨吸气管83的位置,该吸气管83连接配置于两连杆68#-[1]、68#-[2]的后方侧的气化器35和发动机E之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摩托车型车辆,该车辆的气化器和与该气化器相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左右一对连杆连结设于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该左右一对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连接,特别涉及发动机往车体构架支承的支承构造。过去,这样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已由例如特开平3-213482号公报等为人所知。在上述现有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中,气化器配置在两连杆的前方侧,横梁在两连杆的后方侧向上方延伸地被配置。因此,不得不将气化器配置在两连杆和发动机之间的被限定的定空间内,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变小。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提高了气化器配置上的自由度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项专利技术的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其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气化器和与该气化器连接的发动机配置于车座的下方,左右一对连杆连接设在上述发动机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和车体构架,该一对连杆通过横梁相互被连接,其特征是,形成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状的上述横梁配置于在上述两连杆的前方侧横跨上述吸气管的位置上,该吸气管连接配置于上述两连杆的后方侧的上述气化器和发动机之间。根据这样的构造,由于气化器配置在两连杆的后方侧,横梁在两连杆的前方侧横跨连接气化器和发动机间的吸气管,从而与气化器配置于两连杆的前方侧的结构相比,气化器的配置上的自由度变高。第二项专利技术是在上述第一项专利技术中,其特征是,上述发动机是基本水平配置的4冲程发动机,在在车座的下方安装于车体构架上的收容箱与发动机之间配置上述横梁。根据这样的构造,在避免与收容箱的干涉并确保横梁的自由的动作的同时,可防止车座位置变得比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前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放大侧视图。图4是省略了收容箱和燃料箱的状态下的图3的4向视图。图5是前部车架和后部车架相互分离状态下的立体图。图6是前部车架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图6的7向视图。图8是图6的8-8线放大剖视图。图9是图7的9-9线放大剖视图。图10是图7的10-10线放大剖视图。图11是后部车架的放大侧视图。图12是图11的12向视图。图13是图12的13-13线放大剖视图。图14是表示与车架安装的摇动支承部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图15是图14的15-15线剖视图。图16是后缓冲部件的对车体构架安装的安装部的侧视图。图17是图16的17-17线剖视图。图18是图17的18-18线剖视图。图19是副车架的侧视图。图20是图19的20向视扩大图。图21是图1的21向视图。图22是图21的22-22线剖视图。图23是图22的23-23线剖视图。图24是头管相对后部车架的中心线的位置偏移的说明图。(a)是主车架的侧视图。(b)是(a)的B向视图。图25是前部车架和后部车架的连结面为基本水平的状态下的与图24相对应的图。(a)是主车架的侧视图。(b)是(a)的B向视图。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图1~图2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侧视图;图2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前部放大侧视图;图3是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后部放大侧视图;图4省略了收容箱和燃料箱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5是前部车架和后部车架相互分离于状态下的立体图;图6是前部车架的放大侧视图;图7是图6的7向视图;图8是图6的8-8线放大剖视图;图9是图7的9-9线放大剖视图;图10是图7的10-10线放大剖视图;图11是后部车架的放大侧视图;图12是图11的12向视图;图13是图12的13-13线放大剖视图;图14是表示向车体构架安装的发动机的摇动支承部的局部剖侧视图;图15是图14的15-15线剖视图;图16是表示后缓冲部件的往车体构架上安装的安装部的侧视图;图17是图16的17-17线剖视图;图18是图17的18-18线剖视图;图19是副车架的侧视图;图20是图19的20向视图;图21是图1的21向视图;图22是图21的22-22线剖视图;图23是图22的23-23线剖视图;图24是头管相对于后部车架的中心线的位置偏移的说明图,(a)是主车架的侧视图;(b)是(a)的B向视图。首先,如图1所示,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车体构架F是由主车架21和连结在该主车架21的后部上的副车架22构成,主车架21是将用铝合金等铸造成形的后部车架24的前端部连结在用铝合金等铸造成形的前部车架23的后端部而成的,在后部车架24的后端部上连接着上述副车架22。即、车体构架F是通过从前方侧依次地连结前部车架23、后部车架24及副车架22而成的。参照图1~图2,设在前部车架23的前端的头管25上可操纵方向地支承着横跨前轮WF的前叉28。上述前叉28的下端配置在前轮WF的车轴31的前方,一端连接在前叉28的下端上的连杆29的另一端与上述车轴31连结,在前叉28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和连杆29的中间部之间设有前缓冲器30。另外,在前叉28的上端连结着操纵方向手柄32。参照图3及图4,动力部件P由配置在后轮WR的前方侧的发动机E和配置在后轮WR左方侧的无级变速机M构成,该动力部件P可上下摇动地支承在后部车架2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发动机E例如是将汽缸朝向车体前方地基本水平地配置的水冷式单汽缸4冲程发动机。无级变速机例如是皮带式无级变速机。在动力部件P的后部轴支承着后轮WR,在动力部件P的后部和主车架23的后部、即后部车架24之间设有后缓冲部件33。在动力部件P的后部安装着配置在后轮WR的上部侧方的空气滤清器34,该空气滤清器34通过气化器35与发动机E连接。导引来自发动机E的排气的排气管36从发动机E延伸到后轮WR的右侧方侧,该排气管36与配置在后轮WR的右侧方的排气消声器37连接。在发动机E上可转动地支承着支架38,散热器44配置在动力部件P的右侧方。参照图5~图7,前车架23一体地具有头管25、下降构架26、左右一对底板支承构架271、272,并由铸造成形。上述下降构架26从上述头管25向后下方延伸;上述底板支承构架271、272从下降构架26的下端向后方延伸。如图8所示,下降构架26形成为前方及下方开放的槽状,配置与槽内的多个加强筋26a…一体地设在下降构架26上。左右一对底板支承构架271、272分别形成为上方开放的槽形、并直线地延伸。两底板支承构架271、272的前端部分别配置于下降构架26的下端两侧,上述两底板支承构架部271、272的前端部通过比下降构架26的下端前面更向前方鼓出的一对弯曲部501、502分别连接设置在下降构架部26的下端两侧。两弯曲部501、502也形成为上方开放的槽形,在两弯曲部501、502的相互相对的内侧部分别设有凹向外侧方侧的凹部51。在图9中,在两底板支承构架271、272上分别一体地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筋52、52。在两底板支承构架271、272的底部分别设有一对排水孔53、53,该一对排水孔53、53配置在上述加强筋52的两侧,用于排出浸入到底板支承构架部271、272内的水。而且,在弯曲部501、502的底部也分别设有排水孔54。两底板支承构架271、272的后端部间通过加强构架55相互地连接为一体,该加强构架55形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小型摩托车型车辆的发动机支承构造,该小型摩托车型车辆,其气化器(35)及与该气化器(35)连接的发动机(E)配置于车座(42)的下方,连接设在上述发动机(E)上的左右一对发动机侧托架(67↓[1]、67↓[2])和车体构架(F)的左右一对连杆(68↓[1]、68↓[2])通过横梁(69)被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形成为下方敞开的基本U字状的上述横梁(69)配置于在上述两连杆(68↓[1]、68↓[2])的前方侧横跨吸气管(83)的位置,该吸气管(83)连接配置于上述两连杆(68↓[1]、68↓[2])的后方侧的上述气化器(35)与上述发动机(E)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坂进末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