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文魁专利>正文

脚踏高速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50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脚踏高速自行车,属交通领域。以机械传动的飞轮为一个质点,大胆将飞轮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又合二而一,使二圆内生成合内力距,降低启动力距,提高脚踏自行车的自行行驶速度。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圆的分解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又合二而一。圆由一个质点变为二个质点,二圆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使合内力距生成,成为高速自行车的核心。证明破圆获得成功,使破圆成为首创之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脚踏高速自行车,属交通领域。本专利技术采用新颖的技术,而不是现有的技术的组合。其中,应用新生的合内力矩,成为新车的动力能源,替代人体大部分体力,永磁的应用,一次配置,永久受益。自行车的现状脚踏自行车是人民以车代步的工具,免去了步行的辛劳,节省时间,使大多数人享受骑车的快乐。脚踏自行车的现状,由于以前的自行车速比大,骑车人蹬动脚蹬耗费体力较大,路程长时,骑车人会满身淌汗。因此降低速比的愿望产生,达到降低人体体力消耗。首当其冲的是变速自行车,变速就是改变速比,降低速比。经多年的经验,变速自行车由风摩世界又回落了。如何好呢?改变速比,由变速车的多速比改变为单速比,将大链轮缩小,飞轮减少齿数,速比为1∶2。速比改变后,骑车蹬力大减,这是必然的,因属力偶系传动的力距未改变。而大链轮缩小,二者比例降低三分之一,大链轮与飞轮的速比也随着降低1/4,二者合力提高一半以上,所以蹬力大减一半。然而双腿的蹬动转动速度提高一半,二力相等,骑车人的体力消耗转变,只是思想上的省力。当短程时感觉还可以,当路程长时,这种感觉就突出了。由于改变速比不能根本上减轻骑车人的体力消耗,国外报道,改进脚蹬部位,改变脚蹬提高蹬动力距,降低骑车人的体力消耗。主车架改进,将装座的一边截断,使车座减震,人体重力作用,支撑改变方向,加装弹性支撑于下车架上。这种结构一方面是减震,二是利用弹力与重力的合力,提高自行车的速度,这种提高的局限性,提高力距的值不大。还有车座能转动,骑车人向后观望时,车座顺以转动。国外,有人竟将电脑装在变速自行车上,自动控制变速,而不是提高自行车的行驶速度,变速变慢也。合内力距的生成与应用本专利技术应用永磁的特点。水磁具有相斥、相吸的性能,N-N对应、S-S对应相斥、N-S对应相吸。在动力方面,应用永磁有航空发动机、直流电机、无刷直流电动机、直流力距电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钕铁硼盘式电机等。提高电机转距最高达50%。应用永磁的电机,电磁仍然为统一体,不能分离而是相辅相成。应用永磁的性能,产生新的合外力距,提高永磁电机的功率,这种电机属于一种进化。提高电机的转距动能是电流,还是磁能?显然是永磁的性能。本专利技术由上受到启示,大胆将磁电分离,单独应用永磁的性能,应用磁场强度或磁感应强度作功。以机械运动的带轮为一个质点,大胆将圆一分为二,质点又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有主次之分。脚踏自行车属滚动运动学,是交通领域的主体,车轮滚动由两种运动合成,一种是质心坐标系的平动,一种是(随时间t)质心坐标系的转动,滚动的平动部分,遵从质心运动定理;滚动的转动部分,是对于质心坐标系的运动,质心做加速运动,因而是一个加速参照系。必须计入惯性力,惯性力和重力相似是一种彻体力。合力作用于质心使转动体加速转动,面对质心的转动轴力距等于零。牛顿三定律,只有“合力”、“外力”、“不受”、“方向”等,推导合内力距对转轴的代数和应为零。而“内力成对出现,每一对内力都等大反向,力臂相同,这个代数和应为零”。(推导公式略)因此,设计师们遵循这一定律,转动体内没有内力,形不成合内力距。本专利技术脚踏高速自行车,冲破牛顿三定律禁区,是以圆的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质点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构成新的质点组。从圆的研究得到启示,如何将合外力距变为合内力距呢?圆的一分为二,质点又一分为二,另一质点对称,(见图1)以永磁配伍成为2N,因N值是个变量可以大于2N,或相似对称。永磁形成间隙,以永磁的磁能积和机械作功。生成二、四合内力距,形成潜伏的转动势能。设定拖动力距为M是标量,指稳定转数所需力距即工作机械的阻转距。启动力距大于拖动力距。令M=N (1)M--拖动力距N--合内力距合内力距属力偶系传动,形成对偶,有合内力距N对应。上式变为2N-M=N(2)由于N是个变量,合内力距大于拖动力距一个N,在静止状态下,已经有一个合内力距的力臂在作功,如上述所述谓之潜伏的转动势能。若启动后有自行滚动之能量存在。稍有自行行驶之势能,但还不够,为了增加自行转动与滚动继续增加N的值令M=2N (3)得4N---M=2N (4)2N比N增加一倍,合内力距的值增加一倍,向启动力距值趋近,增加自行转动与滚动力距。,继续增大合内力距时,采用质点一分为四予以满足。令M=3N (5)2N的合内力距比N的合内力距大一个N值,依(1)式论合内力距大于拖动力距三倍,满足增大的动力需要。而以质点一分为四,合内力大于拖动力距一个N值,其理同上。合内力距N值是一个变量,根据需要设定N的值,也相应提高数倍以上。合内力距大于拖动力距时,使自行车具有自行行驶的合内力距,属递减速度。因受各种阻力作用,在匀速行驶中,拖动力距趋近于零。脚蹬为随动运动,启动力距应降低,用1/3-1/4的启动力距即可。原来启动力距大于转动体的阻转距1.5-2倍。合内力距首创应用在脚踏自行车上,实现脚踏高速自行车。本专利技术的三要素本专利技术的新颖性大多转动体为圆柱型,如飞轮、齿轮、带轮。本专利技术创将圆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并确定主次,获得破圆成功。磁电分离,单独应用永磁的性能做动力应用,构成永磁有间隙传动。圆的一分为二,又合二而一,产生新的合内力距,冲破牛顿三定律的禁区。由合外力距转化为合内力距,形成圆自身潜伏的转动势能,形成脚踏高速自行车。本专利技术的创造性圆的分解,利用永磁的磁能积加之助件,构成一种纯机械力的潜能,形成转动势能,不同于电力作功、耗油作功,属最小耗油、电的一种作功。随着三分之一的合外力距启动,形成不同原来的新的角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增加新的转动惯量,一切都变化了,原因就是有合内力距的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合内力距的作用,替代合外力距自身作功,从属人的体力,实现脚踏高速自行车。适应范围为各种脚踏自行车,将会促进自行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图1为原理图,永磁的对应,应用永磁的磁能积,生成合内力距,合内力距直接作用于自行车后轮上,代替人的体力。图2改变自行车后轮结构,后轮轴端部份加大直径,与电动自行车轴端相似,而有质的区别,除永磁的对应装置外,顺应自行车的特殊性能,飞轮、大链轮,防磁链条传动,大部构件均由反磁材料组成,后轮的上下支撑不变,而材质不同,采用反磁材料,价格高于普通材料。本专利技术除后轮不同外,其余自行车主要构件及附件相同,只要改变后轮需要结构外,各种自行车都可以配伍。三轮自行车与二轮相同,后轮轴端的结构移位到三轮车后轴上,后轴是转轴,二轮是固定轴之分,结构基本一致。传动与由原来的大链轮与飞轮的传动比1∶2.7与1∶2,高速自行车传动比为1∶3、1∶3.5最大传动比的1∶4尽量少用,城市交通不宜。图1圆的一分为二示意2后轮变革部件装配示意中1、后轴,2、主传动盘结合件,3、主磁座结合件,4、永磁体(一),5、从动臂结合件,6、从动磁座结合件,7、永磁体(二),8、二、四合内力距结合件,9、挡碗轴承,10、小飞轮,11、大链轮,12、防磁链条,13、防磁幅条,14、车架左下支架,15、车架右下支架,16、车架左上支架,17、车架右上支架,18、左尾座支架,19、右尾座支架,20、顶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阐述脚踏高速自行车以圆的一分为二,应用永磁的磁能积生成合内力距,以合内力距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许文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