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19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密封自行车的变速器本体强度高、刚性好,并且轻量的结构简单的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自行车的变速器本体被外壳(20)覆盖,多个变速器轴被该外壳支撑,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外壳(20)由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的轴部的铝或轻合金等的轻金属制加强部件(22)和密封上述变速器本体、被一体铺设在该轻金属制加强部件(22)内面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21)构成,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22)具有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所需的强度,并且,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21)具有刚性,该刚性是从阻止上述整个外壳变形所需的刚性中减去从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21)得到的刚性的剩余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密封自行车变速器本体的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
技术介绍
在特开2001-180565号公报上记载有将在车宽方向被左右分割成三部分的树脂制本体70和护罩70L、70R被相互一体结合的变速器外壳,用该变速器外壳密封变速器本体。并且,曲轴101、传动轴116和输出轴47被可自由旋转地枢轴支承在上述变速器外壳上。在上述变速器外壳中,为了承受作用于曲轴101和传动轴116的轴间力,在成形外壳时,金属制加强部105被一体铸入树脂制外壳本体70内。专利文献特开2001-180565号公报(图3)但是,在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变速器外壳中,没有形成考虑到变速器外壳整体的强度、刚性的树脂和加强部件的构成比率,没有特别意识到最合适于轻量化的各种构成。另外,除曲轴、传动轴和输出轴以外,具有拨链器轴或变速轴等多种变速器轴的变速器外壳的情况下,需要在整个变速器外壳上一体铸入金属制加强部件,变速器外壳的自重必然增大,同时,构造复杂化,因此,更希望考虑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自行车的变速器本体被外壳覆盖,多个变速器轴被该外壳支撑,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外壳由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的轴部的铝或轻合金等的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和密封上述变速器本体、被一体铺设在该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内面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构成,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具有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所需的强度,并且,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具有以下刚性,该刚性是从阻止上述整个外壳变形所需的刚性中减去从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得到的刚性的剩余刚性。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厚度被设定在0.7~1.5mm的范围,并且,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设定成厚于该罩部件。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上述变速器外壳以车宽方向大致中央部为界被左右一分为二,在上述变速器外壳的外周部多处,被用螺栓、螺母等螺丝部件相互结合成一体,并且,在该多处内的所需的几处上被与自行车车体结合。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上述被左右一分为二的变速器外壳上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外周边缘内面的整个周长上,充满纤维强化塑料制带状体,密封部件被嵌装在由上述被左右一分为二的变速器外壳的任何一侧的变速器外壳上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带状体的外周缘部形成的槽部,上述被左右一分为二的变速器外壳的另一侧的变速器外壳上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外周缘部与上述密封部件接触。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可靠地固定和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的必要的强度利用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得到的同时,阻止上述整个外壳变形所需要的刚性利用被一体铺设在该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内面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得到,因此,变速器本体被密封,轻量并且高强度、高刚性的变速器外壳可以被低成本、容易地制造。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通过改变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厚度,变速器外壳上可以得到必要的刚性,并且,通过改变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的厚度,可以得到可靠地固定和支撑多个变速器轴的必要的强度,并且,对应自行车的车型、行驶条件、可以以最合适的比例准确设定上述变速器外壳的刚性和强度。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上述变速器外壳通过卸下螺丝部件就可以容易地从自行车车体上卸下,并且可以左右分解,可以简单地进行变速器的保养、检查。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中,通过上述密封部件,变速器外壳内可以被完全密封,通过上述被左右一分为二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的外周缘部的相互接触,可以更加提高变速器外壳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左侧面概略图。图2是左侧外壳的左侧视图。图3是右侧外壳的右侧视图。图4是卸去变速装置T的右护罩的一部分、看内部的右侧视图。图5是在图4的V-V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6是在图4的VI-VI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7是在图4的VII-VII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8是在图4的VIII-VIII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9是拨链器轴的部分主要部位放大的剖视图。图10是在图9的XX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钢丝绳引导部件安装状态的图8的XI向视图。图12是在图4的XII-XII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13是在其他状态下的图4的XIII-XIII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14是在图4的XIV-XIV线上切断的剖视图。图15是上述第二拨链器轴臂84的右视图。图16是图15的XVI-XVI剖视图。图17是上述驱动链轮移动限制部件121的右视图。图18是图17的XVIII-XVIII剖视图。图19是表示只与变速器外壳内的变速链条定位有关的部件的右侧视图。图20是上述链条引导部件130的侧视图。图21是链条引导部件130的俯视图。图22是左加强部件的外侧视图。图23是右加强部件的外侧视图。图24是图22的XXIV-XXIV的剖视图。图25是图23的XXV-XXV的剖视图。图26是左护罩的内侧视图。图27是右护罩的内侧视图。图28是图26的XXVIII-XXVIII的剖视图。图29是图26的XXIX-XXIX的剖视图。图30是图27的XXX-XXX的剖视图。图31是图27的XXXI-XXXI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就图1至图21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变速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变速装置的自行车B的左侧视图。该自行车是速降用的自行车,通过在未经铺设的赛道上下降来计时的竞技中使用,该赛道为将高速转弯或跳跃区设置在林道等的赛道。自行车B的车体车架F具有左右一对主车架2、向下管3和鞍形车架4,左右一对主车架2从头管1向后斜下方延伸;向下管3从两主车架2的前端部起,在其下方向后斜下方延伸;鞍形车架4从各主车架2的中央部向后方延伸。支撑座子6的上述鞍形车架4被安装在与主车架2之间,被支柱4a支撑。上述头管1可以掌握方向地支撑左右一对前叉5,在前叉5的下端部前轮Wf被轴支撑。另外,由于在该说明书中「上下」、「前后」以及「左右」是以自行车为基准,因此分别与自行车的「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一致。另外,侧视是指从左右方向看。在图1中所示的设置在左右主车架2的后部的枢轴7上,如图5所示,与该左右一对的主车架2的各内侧面邻接、左右一对的摇臂8的前端部被可以摇动地轴支承,在该摇臂8的后端部上,后轮Wr位于该左右一对的摇臂8之间,通过车轴9被轴支承。左右一对的摇臂8由于通过具有压缩弹簧和减震器的悬挂10与左右一对的主车架2连接,因此可以以枢轴7为中心向上下方向摇动。曲轴11和传动装置被安装在自行车B上,传动装置包括向变速装置T和向后轮Wr的驱动力传送装置。并且,如图1所示,在车体车架F的下部,在两个主车架2的后部与向下管3的后部之间,设置有曲轴11和变速装置T,在自行车B的右侧,驱动力传送装置被设置在车身横向中心线的右侧,驱动力传送装置由将驱动力从变速装置T向后轮Wr传送的装置,即后轮驱动链轮15、后轮从动链轮16以及挂在两链轮上的环形的后轮驱动链条17构成。如图2、图3、图5所示,上述变速装置T的外壳20是将左右对开的左外壳20L和右外壳20R合体构成,左右外壳20L、20R的外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左右外壳20L、20R是由包括各个内部装置的CFRP(碳纤维强化塑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器外壳,自行车的变速器本体被外壳覆盖,多个变速器轴被该外壳支撑,其特征在于,该变速器外壳由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的轴部的铝或轻合金等的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和密封上述变速器本体、被一体铺设在该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内面的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构成,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具有支撑上述多个变速器轴所需的强度,并且,上述纤维强化塑料制罩部件具有以下刚性,该刚性是从阻止上述整个外壳变形所需的刚性中减去从上述轻金属制加强部件得到的刚性后剩余的刚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真也保田和丰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