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志豪专利>正文

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85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为安装于具有前齿盘(被踏板带动)、后轮(具有轮轴)及链条的自行车上,包括一枢接于自行车的后齿盘、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一、二变速盘、一发电机、一感应器、一皮带及一互动构造。前、后齿盘间套接有链条;第一、二变速盘分别轴接且连动于后齿盘和后轮;发电机设于后轮轮轴而依转速发出电力;具有一伸缩杆的感应器是依据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而控制伸缩杆相应伸缩;皮带套接于第一、二变速盘的各盘距间;互动构造的第一、二端分别枢接第一、二变速盘,其第一端与伸缩杆之间是连接有线材,互动构造的第一端藉线材的拉紧或放松而控制第一变速盘的盘距缩小或放大,第二端的第二变速盘的盘距则相反地为放大或缩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自行车且能自动地进行无级变速的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关于供人骑乘的自行车,有些会设有变速机构,藉以变至高速档位(降低转矩)而加快车速,或变至低速档位(提升转矩)而减低车速但适用于爬坡。该等设于自行车上的变速机构均必须使用者自行操控,换档不易且过于麻烦,早为人所垢病已久。本专利技术人即是因为上述先前技术的缺失而潜心进行研究,终于创造出一种确实能加以改善的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藉由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将让车速能根据骑乘者踩动速度,而自动地变速,且为无级变速,藉以具有换档容易、方便且档位变换滑顺的功效。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其安装于具有一前齿盘、一带有轮轴的后轮及一链条的自行车上,该前齿盘是被一对踏板带动,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包括一枢接于该自车行上的后齿盘,该前、后齿盘之间是套接有该链条;一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一变速盘,其轴接且连动于该后齿盘;一皮带,其套接于该第一、二变速盘的各该盘距间;及一互动构造,其第一、二端是分别枢接第一、二变速盘,其第一端与该感应器的伸缩杆之间是连接有一线材,该互动构造的第一端是藉该线材的拉紧或放松而控制第一变速盘的盘距缩小或放大,第二端的第二变速盘的盘距则相反地为放大或缩小。一发电机,是设于该后轮的轮轴而依转速发出电力;一感应器,其具有一伸缩杆,该感应器是依据该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大小而控制其伸缩杆伸缩;一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二变速盘,其轴接且连动于该后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与自行车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中的作动前互动构造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中的作动后互动构造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中的发电机与自行车后轮间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中的感应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齿盘;11踏板;2链条;3后齿盘;31第一变速盘;4后轮;41轮轴;5发电机;51第二变速盘;52线圈;53磁铁;54电线;6皮带;7互动构造;71枢接架;711对顶部;72弹性组件;73线材;8感应器;81磁铁;82伸缩杆;83线圈。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是在自行车上安装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该自行车是具有一枢接于车体且被一对踏板11所带动的前齿盘1、一藉由其轮轴41(如图4所示)来枢接于车体的后轮4及一链条2。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是包括一枢接于自行车的后齿盘3、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一、二变速盘31、51、一发电机5、一皮带6、一互动构造7及一感应器8。该前、后齿盘1、3之间是套接有该链条2而彼此连动。该第一变速盘31(能依转速而自动变化其盘距)是轴接且连动于该后齿盘3,因此在踏动该踏板11时,将能带动该第一变速盘31旋转。该第二变速盘51(能依转速而自动变化其盘距)是轴接且连动于该后轮4。于该第一、二变速盘31、51的各该盘距之间则套接有该皮带6而彼此连动,因此该第一变速盘31将能带动该第二变速盘51旋转,而该第二变速盘51则能带动该后轮4旋转。该互动构造7是具有一枢接架71、一弹性组件72、一线材73,该枢接架71是具有对称的片体,该两片体的第一、二端是分别枢接该第一、二变速盘31、51,且该两片体之间的大致中段处是具有彼此对顶的对顶部711,使该枢接架71的两片体之间能如翘板型式一般的“第一端张开而第二端缩窄”或“第一端缩窄而第二端张开”,该弹性组件72是设于第二端上的枢接架71,该线材73则连接于第一端上枢接架71,当线材73被拉动时,该线材73被拉动的程度而控制该两片体的第一端相应地缩窄,换言之,即拉动长度愈长,其第一端的缩窄程度愈窄,而当线材73未被拉动时,则藉由弹性组件72的弹性回复力而弹性紧缩该第二端至原张开大小。该发电机5是设于该后轮4的轮轴41,藉以能够依后轮4的转速而发出相应的电力,即后轮4转动速度愈快,所发出的电力亦愈大、愈强。该发电机5是具有设于该后轮4轮轴41的线圈52、以及设于该发电机5内周缘多个磁铁53,这些磁铁53是环绕于该线圈52之外,该线圈52并电性连接于下述的感应器8。当后轮4旋转时,该些磁铁53将绕着该线圈52旋转,能据此而发电产生电力。该感应器8是具有多个设于感应器8内壁的磁铁81、一穿插于该感应器8内的伸缩杆82及缠烧于该伸缩杆82上的线圈83,该些磁铁81则包围于该伸缩杆82的周围,又该感应器8是与前述发电机5的线圈52电性连接,因此,当该发电机5所发出的电力将传输予感应器8,而让伸缩杆82上的线圈83通电,并与磁铁81作用,以使该伸缩杆82回缩,换言之,该感应器8是依据该发电机5所发出的电力大小而控制其伸缩杆82回缩或回复至原定位。另外,发电机5所发电力愈强,将愈使该伸缩杆82移动,该伸缩杆82移动距离愈大,将愈拉紧该互动构造7的第一端,进而控制第一变速盘31的盘距缩小(皮带6往外移,则直径变大),第二变速盘51的盘距则相反地变大(皮带6往内移,则直径变小)当使用者踏动踏板11时,前齿盘1藉由链条2而带动后齿盘3,后齿盘3又同步带动第一变速盘31,第一变速盘31另藉由皮带6而带动第二变速盘51,第二变速盘51则带动后轮4旋转。当踏速愈快,发电机5发出的电力愈大,电力愈大则感应器8的伸缩杆82回缩距离愈长,因此所拉动的线材73愈长;线材73拉动愈长,互动机构7的第一端愈是缩窄,缩窄后将使皮带6外移而形成大径的第一变速盘31,而该第二变速盘51则相反的为小径;因此第一变速31为小径时,带动第二变速51大径时,则能使扭力变大,而达到能够轻松脚踩的目的;反之,第一变速31由小径逐渐大径时,带动第二变速51由大径逐渐小径时,能达到车速逐渐加快的功效。藉由本专利技术该实施例能达到无级变速的目的,进而具有换档容易、方便且档位变换滑顺的功效。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非因此限制了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其安装于具有一前齿盘、一带有轮轴的后轮及一链条的自行车上,该前齿盘是被一对踏板带动,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包括一枢接于该自车行上的后齿盘,该前、后齿盘之间是套接有该链条;一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一变速盘,其轴接且连动于该后齿盘;一发电机,是设于该后轮的轮轴而依转速发出电力;一感应器,其具有一伸缩杆,该感应器是依据该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大小而控制其伸缩杆伸缩;一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二变速盘,其轴接且连动于该后轮;一皮带,其套接于该第一、二变速盘的各该盘距间;及一互动构造,其第一、二端是分别枢接第一、二变速盘,其第一端与该感应器的伸缩杆之间是连接有一线材,该互动构造的第一端是藉该线材的拉紧或放松而控制第一变速盘的盘距缩小或放大,第二端的第二变速盘的盘距则相反地为放大或缩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其特征在于,互动构造是具有一枢接架、一弹性组件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其安装于具有一前齿盘、一带有轮轴的后轮及一链条的自行车上,该前齿盘是被一对踏板带动,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自动变速机构装置包括:一枢接于该自车行上的后齿盘,该前、后齿盘之间是套接有该链条;一能依转速 而变化盘距的第一变速盘,其轴接且连动于该后齿盘;一发电机,是设于该后轮的轮轴而依转速发出电力;一感应器,其具有一伸缩杆,该感应器是依据该发电机所发出的电力大小而控制其伸缩杆伸缩;一能依转速而变化盘距的第二变速盘,其轴 接且连动于该后轮;一皮带,其套接于该第一、二变速盘的各该盘距间;及一互动构造,其第一、二端是分别枢接第一、二变速盘,其第一端与该感应器的伸缩杆之间是连接有一线材,该互动构造的第一端是藉该线材的拉紧或放松而控制第一变速盘的盘距 缩小或放大,第二端的第二变速盘的盘距则相反地为放大或缩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钟志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