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用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849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用电池。其具备: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上侧收纳部和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连接件,连结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在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连接件而使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上侧收纳部相对于下侧收纳部移动。由此,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而移动,并且不易对下侧收纳部施加负荷,因此在车辆碰撞时,能够减轻对位于上段和下段这两方的电池模块的负荷,能够抑制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关于搭载于汽车等车辆并在收纳壳体中收纳有电池模块的车载用电池

技术介绍
在汽车等各种车辆中搭载有用于向马达和/或各种电器部件供电的车载用电池。近年来,特别是EV (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和 / 或 HEV (Hybrid ElectricVehicle: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 / 或 PHEV (Plug-1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车辆正在被广泛普及,在这些以电力为动力的车辆中搭载有具有高蓄电能力的车载用电池。在车载用电池中设有收纳壳体和收纳于收纳壳体的电池模块,电池模块例如是排列镍氢电池和/或锂离子电池等的多个电池单元(二次电池)而构成的。另外,在搭载于电动车等的车载用电池中,为了保持高蓄电能力,在收纳壳体中配置多个电池模块,这些多个电池模块的各电池单元串联或并联连接。在这样的车载用电池中,作为保持高蓄电能力的结构,有在收纳壳体中分上下两段配置电池模块的类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配置于后方侧的后备箱,通过使下段的电池模块插入到在底板上向上方开口而形成的配置凹部,从而确保后备箱的宽敞的空间。收纳电池模块的收纳壳体的下段侧的前面部形成为越往上方就越朝前方变位的倾斜部。车载用电池的下段的部分位于车体的侧梁(侧架)之间。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中,在因车辆的碰撞而从后方对车载用电池施加大的荷重时,收纳壳体的倾斜部被引导至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车载用电池的整体以避开位于配置凹部的前侧的横梁的方式向斜前上方移动。因此,在车载用电池不与横梁碰撞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施加在收纳于收纳壳体的内部的电池模块的过度的负荷。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52061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车载用电池中,在从后方施加大的荷重时,无论被施加的荷重在上下方向的位置如何,车载用电池的整体均向斜前上方移动。此时倾斜部被引导到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但由于倾斜部与形成配置凹部的前面部接触,所以从该前面部向车载用电池赋予相对于碰撞的反力(水平方向的分力)。因此,虽然通过使车载用电池向斜前上方移动而抑制了对电池模块带来的过度的负荷,但根据荷重的大小(反力的大小),可能会对收纳于收纳壳体的上段的电池模块和下段的电池模块这两方的电池模块施加负荷。特别是由于车载用电池的下段位于侧梁之间,所以在轿车等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不易对车载用电池赋予大的荷重,但由于车载用电池的上段的位置与卡车等大型车辆的车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所以大型车辆发生碰撞时,将大的荷重施加到车载用电池。此时因大的荷重,对上段的电池模块和下段的电池模块这两方的电池模块施加负荷,从而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的可能性变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点,减轻车辆碰撞时的对电池模块带来的负荷,抑制因电池模块的破损等而发生的冒烟和/或起火等。技术方案第一,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具备: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上述上侧收纳部和上述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以及连接件,连结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在对上述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上述连接件而使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分离,上述上侧收纳部相对于上述下侧收纳部移动。由此,在因车辆的碰撞而对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上侧收纳部与下侧收纳部分离而移动,并且不易对下侧收纳部施加负荷。第二,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在上述下侧收纳部的左右侧设置车辆的一对侧架。由此,在与轿车等车高度低的其它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载用电池被侧架保护。第三,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上述上侧收纳部和上述下侧收纳部构成为具有形成有多个空腔部的中空截面的结构。由此,车辆碰撞时的冲击被具有中空截面的结构吸收。第四,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有正极侧的继电器和负极侧的继电器,上述正极侧的继电器或上述负极侧的继电器的至少一方收纳于上述下侧收纳部。由此,在将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和包括下侧收纳部的下段分离时,能够进行将收纳于下侧收纳部的继电器关闭的控制。第五,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为,上述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下侧突状结合部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结合于上述下侧收纳部。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下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第六,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为,上述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在与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的一侧的表面接触的状态下而结合于上述上侧收纳部。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上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第七,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上述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在前后方向结合。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部与下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或中间部与上侧突状结合部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第八,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作为上述连接件,上述第一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二连接件设有位于上述上侧收纳部与上述下侧收纳部之间的中间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上方突出的上侧突状结合部、从上述中间部向下方突出的下侧突状结合部和从上述上侧突状结合部向水平方向突出的中间突状结合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上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上侧收纳部的下端部,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下侧突状结合部结合到上述下侧收纳部的上端部,上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和上述第二连接件的中间突状结合部在上下方向结合。由此,在对包括上侧收纳部的上段施加荷重时,中间突状结合部彼此的分界部分容易断裂。第九,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车载用电池中,优选在上述第一连接件和上述第二连接件分别形成有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上述第一连接件与上述第二连接件在上述倾斜面彼此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用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收纳壳体,具有上侧收纳部和位于所述上侧收纳部的下侧的下侧收纳部;多个电池模块,具有电池单元且被所述上侧收纳部和所述下侧收纳部分别收纳至少一个;以及连接件,连结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在对所述上侧收纳部施加一定以上的荷重时,负荷作用于所述连接件而使所述上侧收纳部与所述下侧收纳部分离,所述上侧收纳部相对于所述下侧收纳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俊之莲见英树冈村纯也小野寺祐横山裕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