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专利>正文

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及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3658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链滑轮变速组件、一个立链轮、一根与该两组链滑轮变速组件及该立链轮配合的链条,该链条在该立链轮与各组链滑轮变速组件之间连接有一个链条十字接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前轮部件、后轮部件及车架部件,车架部件连接有上述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该后轮部件具有差动式同轴对应设置的一个驱动后轮及一个差动后轮。链滑轮变速装置实现一机构、零件多用途,产品性能可靠、结构紧凑、重量轻,达到高质、高效、低耗效果,有利于批量生产,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具有趣味、娱乐、安全和短途代步和健身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最实用、新型的现代代步、健身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及一种装有压拉式链滑轮 传动变速装置的踏板式踏步自行车。
技术介绍
目前踏板车动力传递装置一般都采用曲柄、连杆、齿条、链条加齿轮传 动。变速机构一般都采用齿轮、链轮加速。这些机构的结构繁杂笨重,而且 制作安装精度高,制造成本高,不宜批量生产及产品商品化。申请号为200510021759.9的一种自力踏板车,该踏板车采用拉索传递动 力,大小线轮组(滑轮组)实现变速。虽然此机构优于上述,但因拉索钢性 不足,使用中拉索易被拉延,影响使用性能,故而其性能稳定性、可靠性不 理想,并且,该踏板车的驱动与变速是分别进行的,无法实现驱动同时变速, 结构繁杂、制造成本高。上述踏板车动力传递为往返式交替拉动传递,并非封闭式循环传递,因 此无法实现后轮倒行。目前各种踏板车其两后轮都为驱动轮,因此在转弯行驶时两后轮速差无 法实现自动调节,因而转弯行驶时前轮及车把控制不平稳,同时后轮对地面 不是纯滚动,有滑动现象,容易磨损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结构繁杂、制造成本高、稳定性、可 靠性差及无法实现后轮倒行的缺陷,提供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及 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力求产品性能可靠、结构紧凑、重量轻,达到高质、高效、低耗效果,有利于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链滑轮变速组 件、 一个立链轮、 一根与该两组链滑轮变速组件及该立链轮配合的链条,该 链条在该立链轮与各组链滑轮变速组件之间连接有一个链条十字接头。其中,各组链滑轮变速组件包括两个主动链滑轮、与该主动链滑轮配合 设置的两个从动链滑轮和一个固定链轮,以及一个单向棘齿飞轮,各该主动 链滑轮、各该从动链滑轮、固定链轮以及各该单向棘齿飞轮的轴线与该立链 轮的轴线垂直,并且该链条的两端固定在各该固定链轮上。其中,该链条十字接头具有两个链节孔,且该两个链节孔相互垂直设置。其中,各该链滑轮由钢绳滑轮替代,该单向棘齿飞轮由钢绳飞轮替代, 其由一根钢绳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包括前轮部件、后 轮部件及连接在该前轮部件、该后轮部件之间的车架部件,该车架部件包括 对应设置的左、右踏板及与该左、右踏板连接的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 该后轮部件包括差动式同轴对应设置的一个驱动后轮、 一个差动后轮及一个 安装在该驱动后轮内侧的倒车小轮。其中,该两个单向棘齿飞轮对应设置在该驱动后轮轴两侧,在该驱动后 轮轴上,该差动后轮内侧还设有刹车组件。其中,该车架部件还包括一个车架,该左、右踏板的摆动中心设在该车 架上,并且该车架与该前轮部件连接。其中,该前轮部件包括有一个前轮、 一个刹车把手及一个倒车把手。其中,各该链滑轮由钢绳滑轮替代,该单向棘齿飞轮由钢绳飞轮替代, 其由一根钢绳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其实现一机构、零件多用途,所用零配件力求采用自行车通用配件及机 械标准件,产品性能可靠、结构紧凑、重量轻,达到高质、高效、低耗效果,有利于批量生产;其不需要能源,适用于男女老幼健身锻炼,骑行人只要站立在车踏板上 用双脚上下踏动踏板,利用人体自身重量,将其转化为驱动力,使车行使, 加上手部及全身性协调动作,能加快脉搏的跳动,增加血液循环,使以及跳 动速度变慢,心功能提高,同时由于运动时人吸氧量增加,使锻炼者的肺活 量得以明显提升,肺功能提高;其可以增强儿童手脚的协调能力,增加肺活量,具有趣味、娱乐、安全 和短途代步和健身等多种功能,是一种最实用、新型的现代代步、健身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前轮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后轮部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车架部件结构示意图(右侧)。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车架部件结构示意图(左侧)。图6为本专利技术链条十字接头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用链条十字接头串接链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如图4、图5所示, 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其包括两组对称 设置的链滑轮变速组件、 一个立链轮14、 一根与该两组链滑轮变速组件及该 立链轮14配合的链条15,该链条15在该立链轮14与各组链滑轮变速组件 之间都连接有一个链条十字接头19、 19 (左、右两侧)。两组对称设置的链滑轮变速组件 一组是两个左主动链滑轮101、 111, 两个与该两个左主动链滑轮101、 111交错设置的左从动链滑轮121、 131、 一个固定链轮161 (其是固定不转动的,链条15的左端头固定在固定链轮 161上)及一个左单向棘齿飞轮71;另一组是两个右主动链滑轮102、 112, 三个与该两个右主动链滑轮102、 112交错设置的右从动链滑轮122、 132、 一个固定链轮162 (其是固定不转动的,链条15的右端头固定在固定链轮 162上)及一个右单向棘齿飞轮72。立链轮14的轴线与各该主动链滑轮101 、 111、 102、 112,各该从动链滑轮121、 131、 122、 132,各该固定链轮161、 162,两个单向棘齿飞轮7K 72的轴线垂直。在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中,两个与主动、从动链滑轮轴线平行的 左、右单向棘齿飞轮71、 72 (如图3所示),其单向传递扭矩。立链轮14解决了两个单向棘齿飞轮71、 72的链联接差动问题,另外, 为了解决两轴线互为90度的立链轮14与上述两组对称安装滑轮组之间用一 根链条15联接传动,通过链条十字接头19、 19 (左、右两侧),其具有两个 链节孔191、 191,且两个链节孔191、 191相互垂直设置,链条十字接头外 形好似一个链节沿其中心,将一个链节孔旋转90度达到与另一个链节孔垂 直设置,刚好可以将两段轴线垂直的链条串接成一条链(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驱动两个左主动链滑轮(或称链压轮)101、 111压拉链条15,经左从动链滑轮121、 131拉动和加速左单向棘齿飞轮71 转动,形成一个驱动力(见图5所示),与此同时,因两侧对称装有的链滑 轮组件都是通过同一根链条15连动,而且,固定链轮161、 162是固定不动 的,因此另一侧的单向棘齿飞轮,即右单向棘齿飞轮72被链条15反拉倒转, 右主动链滑轮102、 112也反拉倒转,链条15被拉直的过程中,右主动链滑 轮102、 112向上位移,至上止点(见图4所示),交替驱动主动链滑轮完成 以上传动、加速、复位全过程。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各该链滑轮由钢绳滑轮替代,该单 向棘齿飞轮由钢绳飞轮替代,其由一根钢绳连接,可以实现对驱动力要求较小的压拉式钢绳滑轮变速,另外,也省去了上述链条十字接头19。实施例2与实施例1各构件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均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如图l-图7所示, 一种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其是一种以摆式双踏板交替 下踏,对链条施行压拉驱动和加速单向棘齿飞轮转动使车轮不断前行,在驱 动的同时加速,并实现了一侧踏板下行另一侧踏板自动上行的差动装置。该踏板式踏步自行车包括前轮部件1 、后轮部件2及连接在该前轮部件 1、该后轮部件2之间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拉式链滑轮传动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链滑轮变速组件、一个立链轮、一根与该两组链滑轮变速组件及该立链轮配合的链条,该链条在该立链轮与各组链滑轮变速组件之间连接有一个链条十字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