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燕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32775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9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涉及汽修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气缸体和油底壳;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固定环、活动环和受力板,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杆、驱动柄和固定槽,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握柄、连接杆和防护套。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防护,通过压缩气体对瞬间的快速移动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因完成拆卸导致的损伤,通过设置的调节式拆卸结构可以方便的对驱动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力矩长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人员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调节式结构可以方便的在握力或臂力驱动方式间进行选择切换,从而提供了不同的给力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修维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这个曾经象征着豪华的奢侈品,也逐渐迈进了千家万户的门槛。伴随着市场上汽车总数的增加,车辆故障的数量也会随之上升,4s店的维修工作任务也就随之繁重起来。在各种各样的车辆故障维修中,拆卸发动机油底壳则是维修工人做的最多的工作之一了。可是目前,绝大多数4s店的维修工人在拆卸油底壳时,都使用锤子将金属楔子砸进气缸体和油底壳之间的缝隙中,然后用力将金属楔子撬起,使气缸体和油底壳局部分离,沿着油底壳撬点撬完一圈后,气缸体与油底壳完全分离,油底壳拆卸完成。这种拆卸方法缺点明显:操作费力,效率较低,而且容易损坏气缸体和油底壳,造成维修成本增加。所以,如何简单、快速、无伤的将油底壳从发动机上拆卸下来,成为4s店及整个汽车维修市场亟需解决的一大课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 114310786 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该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拆卸手柄双把手设计结构,把手端部设计有圆形翻边通孔,用于转轴螺栓穿过,转轴螺栓为长杆螺栓形式,中部为光杆,尾部为螺纹,采用将双圆环与v型板将限位拆卸爪、第一滑动拆卸爪和第二滑动拆卸爪焊接在一起,转轴螺栓从一侧穿过拆卸手柄的圆形翻边通孔,通过固定螺母在另一侧将限位拆卸爪、第一滑动拆卸爪和第二滑动拆卸爪的双圆环固定到一起,第一滑动拆卸爪和第二滑动拆卸爪在转轴螺栓上轴向滑动。该专利技术运用了省力杠杆原理,拆卸手柄增加了动力臂,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维修成本,延长拆卸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维修成本。

3、然而上述方案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上述方案中的拆卸结构在进行拆卸时,需要将拆卸手柄向下施力,操作人员在通过拆卸手柄向下施力拆卸的过程中,当气缸体和油底壳分离的瞬间,拆卸手柄末端失去承受力,操作人员在持续发力的过程中无法及时卸力,易导致拆卸手柄末端过度旋转或下降,从而导致操作人员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包括气缸体和油底壳;

3、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包括固定环、活动环和受力板,所述固定环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环对称设置在气缸体和油底壳外侧末端,所述活动环分别对称设置在固定环两侧,所述活动环与固定环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板固定设置在活动环侧面,所述受力板为“l”字型结构;

4、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驱动杆、驱动柄和固定槽,所述驱动杆穿过固定环和活动环设置,所述驱动杆为棱柱形结构,所述活动环结构与驱动杆结构相互对应,所述驱动柄设置在驱动杆两端,所述驱动柄与驱动杆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固定槽设置在驱动柄侧面末端,所述固定槽贯穿驱动柄设置在驱动柄两侧,所述固定槽结构与驱动杆结构相互对应;

5、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握柄、连接杆和防护套,所述握柄设置在驱动柄远离驱动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握柄外侧,所述握柄穿过连接杆设置,所述连接杆与握柄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握柄外侧和连接杆中间,所述防护套与握柄之间活动连接,所述防护套与连接杆之间固定连接。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柄为“l”字型结构,所述驱动柄夹角与受力板夹角相同。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l形结构的驱动柄配合受力板可以使驱动柄进行相向移动,从而便于进行拆卸操作。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设置在驱动柄中间,所述驱动柄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栓杆两端,所述驱动柄内侧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互啮合的螺纹。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双向螺纹杆可以对驱动柄长度进行方便的调节,从而在拆卸过程中降低拆卸所需的力,同时伸缩结构可以便于装置进行移动。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为环形结构,所述调节块套设在双向螺纹杆中间,所述调节块与双向螺纹杆之间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环形结构的调节块可以便于对双向螺纹杆进行驱动。

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固定柱和缓冲柱,所述固定柱和缓冲柱分别设置在连接杆内侧两端,所述固定柱套设在缓冲柱外侧。

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活塞,所述活塞设置在缓冲柱末端,所述活塞结构与固定柱结构相互对应。

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环绕设置在固定柱外侧末端,所述透气孔贯穿固定柱设置在固定柱内部。

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拆卸机构还包括驱动块,所述驱动块设置在受力板侧面边缘,所述驱动块与受力板之间固定连接。

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驱动柄侧面靠近固定槽的一端,所述限位槽与驱动块结构相互对应。

1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套为弹性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弹性材料的防护套可以对操作人员的手部进行防护。

1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9、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可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有效防护,通过压缩气体对瞬间的快速移动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因完成拆卸导致的损伤。

20、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式拆卸结构可以方便的对驱动柄长度进行调节,可以对力矩长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人员进行使用。

2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式结构可以方便的在握力或臂力驱动方式间进行选择切换,从而提供了不同的给力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包括气缸体(1)和油底壳(2),其特征在于:拆卸机构(3),所述拆卸机构(3)包括固定环(301)、活动环(302)和受力板(303),所述固定环(30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环(301)对称设置在气缸体(1)和油底壳(2)外侧末端,所述活动环(302)分别对称设置在固定环(301)两侧,所述活动环(302)与固定环(30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板(303)固定设置在活动环(302)侧面,所述受力板(303)为“L”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柄(402)为“L”字型结构,所述驱动柄(402)夹角与受力板(303)夹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还包括双向螺纹杆(404),所述双向螺纹杆(404)设置在驱动柄(402)中间,所述驱动柄(402)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栓杆两端,所述驱动柄(402)内侧设有与双向螺纹杆(404)相互啮合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还包括调节块(405),所述调节块(405)为环形结构,所述调节块(405)套设在双向螺纹杆(404)中间,所述调节块(405)与双向螺纹杆(404)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固定柱(504)和缓冲柱(505),所述固定柱(504)和缓冲柱(505)分别设置在连接杆(502)内侧两端,所述固定柱(504)套设在缓冲柱(505)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活塞(506),所述活塞(506)设置在缓冲柱(505)末端,所述活塞(506)结构与固定柱(504)结构相互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5)还包括透气孔(507),所述透气孔(507)环绕设置在固定柱(504)外侧末端,所述透气孔(507)贯穿固定柱(504)设置在固定柱(504)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机构(3)还包括驱动块(304),所述驱动块(304)设置在受力板(303)侧面边缘,所述驱动块(304)与受力板(303)之间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还包括限位槽(406),所述限位槽(406)设置在驱动柄(402)侧面靠近固定槽(403)的一端,所述限位槽(406)与驱动块(304)结构相互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503)为弹性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包括气缸体(1)和油底壳(2),其特征在于:拆卸机构(3),所述拆卸机构(3)包括固定环(301)、活动环(302)和受力板(303),所述固定环(301)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环(301)对称设置在气缸体(1)和油底壳(2)外侧末端,所述活动环(302)分别对称设置在固定环(301)两侧,所述活动环(302)与固定环(301)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受力板(303)固定设置在活动环(302)侧面,所述受力板(303)为“l”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柄(402)为“l”字型结构,所述驱动柄(402)夹角与受力板(303)夹角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还包括双向螺纹杆(404),所述双向螺纹杆(404)设置在驱动柄(402)中间,所述驱动柄(402)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栓杆两端,所述驱动柄(402)内侧设有与双向螺纹杆(404)相互啮合的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4)还包括调节块(405),所述调节块(405)为环形结构,所述调节块(405)套设在双向螺纹杆(404)中间,所述调节块(405)与双向螺纹杆(404)之间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用油底壳拆卸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唐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