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煞车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碟式煞车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碟式煞车,大多是应用于汽车或是摩托车,而驱动方式大多是利用油压驱动煞车来令片压抵煞车碟,以产生煞车作用。一般而言,以油压驱动的碟式煞车装置具有成本较高的问题。因此,我们鲜少看到碟式煞车装置应用于自行车上。
技术介绍
中具有以拉线的方式驱动煞车来令片压抵煞车碟的装置。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478482号专利公开一种碟式煞车装置,其利用凸柱与螺旋形凹槽的配合,以使该凸柱于该凹槽中移动时,可驱使煞车来令片压抵煞车碟。另外,台湾新型专利公告号第410788号专利公开另一种碟式煞车装置,其设置有数个水滴形的珠轨以及凸轮柱与之配合,当凸轮柱于该珠轨中移动时,即可驱使煞车来令片压抵煞车碟。前述的二专利中,其驱使煞车来令片移动的原理均为利用一凸轮机构(cam mechanism)将旋转运动,改变为直线运动。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到前述的专利中,无论是凸柱与螺旋形凹槽或是凸轮柱与珠轨,当异物,例如灰尘、沙子或铁屑等,跑进凸轮机构中,将很容易造成凸轮机构卡死,而使煞车装置失去作用。另外,该凸轮机构亦会产生锈蚀的现象,此一会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碟式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座,固定于一车架的预定位置;一煞车碟,固定于车轮毂并可与该车轮毂一起转动;二煞车臂,各具有一枢接部,枢设于该基座上;该二煞车臂分别位于该煞车碟的二侧,且沿偏离该煞车碟中心一段 距离的某一弓线方位延伸,可朝接进或远离该煞车碟的方向摆动;二煞车来令片,分别设置于该煞车臂内侧的预定位置,使其分别对应该煞车碟的两面,并位于偏离该煞车碟中心一段距离的预定位置,且在初始状态下,该二煞车来令片与该煞车碟之间保持有适当的 间距,以及一煞车钢索,连接至煞车臂。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