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219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于汽车尾部的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后尾灯的光线充足,使用效果好,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于汽车尾部的汽车后尾灯
技术介绍
汽车后尾灯装配于汽车车体的尾部用以提醒车辆后方的车辆或人员;现有结构的汽车后尾灯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导致后尾灯中发出的光不能够有效扩散到外部,影响后尾灯的提醒功能,降低车辆的驾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将光线有效扩散到外部的汽车后尾灯。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所述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装配于灯壳体下部且处于第一发光体下方的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分别处于各自独立的发光腔室中;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构成。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反光碗反光面的设计以及第二反光碗反光面的设计能够充分将各自的光线扩散出去,避免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照射在各自的发光腔室中造成的光线浪费,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后尾灯的光线充足,使用效果好,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第一发光体发光腔室中所发出的光线对其他发光体的干扰,所述第一发光体的发光腔室的前端周围设置有环形框,在环形框内固定设置有透光板,所述环形框的透光度低于透光板的透光度。通过环形框能够对第一发光体发光腔室周围的光线进行遮挡过滤,避免其光线太强,而干扰其他发光腔室所发的光线,以此保证各自发光腔室的发光独立。进一步地,为了使光线产生多个角度的漫射,所述透光板为波浪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外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的后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透光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为灯壳体,2为透光灯罩,3为第一装配部,4为第二装配部,5为第三装配部,6为第一反光碗,7为反光单元,8为平面反光面,9为竖向反光面,10为第二反光碗,11为平滑配光面,12为环形框,13为透光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2、3、4,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1,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2,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装配于灯壳体下部且处于第一发光体下方的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分别处于各自独立的发光腔室中;其中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在图中并未示出,而示出了三个发光体的装配部位,即第一发光体安装在第一装配部3,第二发光体安装在第二装配部4,第三发光体安装在第三装配部5,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6中部,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7,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8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9 ;平面反光面8将光线大角度的向灯壳体外部扩散,而竖向反光面9将光线小角度的向灯壳体外部扩散,从而实现充分将光线外扩散的目的。具体实施中,多个反光单元的位置可以设置呈交错方式或者多个反光单元并排设置,在本技术中的附图中示出的是并排设置的方式。其中,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10中部,为了扩散第二发光体所发光线,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11构成。通过对第一反光碗、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改进,可以增强后尾灯的亮度,从而在同一亮度的发光要求下,可以降低发光体的功耗,达到节省资源的目的。在第一发光体的发光腔室的前端周围设置有环形框12,在环形框内固定设置有波浪状的透光板13,环形框的透光度低于透光板的透光度。同样在第二发光体的发光腔室的前端也设置有透光板13。显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装配于灯壳体下部且处于第一发光体下方的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分别处于各自独立的发光腔室中; 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 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的发光腔室的前端周围设置有环形框,在环形框内固定设置有透光板,所述环形框的透光度低于透光板的透光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尾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为波浪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车灯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于汽车尾部的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构成。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使后尾灯的光线充足,使用效果好,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IPC分类】F21V19-00, F21V7-04, F21W101-14, F21S8-10【公开号】CN204573826【申请号】CN201520177409【专利技术人】朱建华 【申请人】常州亨达车业部件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申请日】2015年3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汽车后尾灯,包括灯壳体,装配于灯壳体中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灯壳体前端用于封盖灯壳体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包括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发光体,装配于灯壳体下部且处于第一发光体下方的第二发光体、第三发光体,第一发光体、第二发光体分别处于各自独立的发光腔室中;第一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上部的第一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一反光碗的反光面包括若干个反光单元,每个反光单元包括平面反光面和与相邻反光单元中平面反光面连接的竖向反光面;第二发光体处在装配于灯壳体下部的第二反光碗中部,所述第二反光碗的反光面由多段相邻接的平滑配光面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亨达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