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1424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0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其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包括弓形弹簧,所述弓形弹簧设置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圆周上。在此,弓形弹簧的第一端部与输入侧贴靠并且第二端部与输出侧贴靠,并且,设置有保持器,以便在径向外部的方向上支撑该弓形弹簧。第一端部的贴靠在此仅在该端部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扭振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传递装置,其具有用于阻尼扭振的弓形弹簧。
技术介绍
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圆周上布置有弓形弹簧,所述弓形弹簧的端部与输入侧或者输出侧贴靠。如果输入侧相对于输出侧围绕该旋转轴线扭转,那么该弓形弹簧被压缩。由此,能够阻尼或者消除扭振,所述扭振可被叠加到要传递的旋转运动或者要传递的转矩。在此,弓形弹簧与传统的直弹簧相比允许加长的弹簧行程。这种布置也称为扭振减振器或者扭转减振器。弓形弹簧的端部贴靠在输入侧或者输出侧上一般在多个径向错开的作用点上进行。与输入侧或者输出侧连接的贴靠元件经常实施成这么大,使得其在弓形弹簧的端部上贴靠在径向内部和径向外部的作用点上,其中,所述作用点关于旋转轴线处在端部中点的不同径向侧上。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个分开的贴靠元件设置在输入侧或者输出侧上,所述贴靠元件贴靠在弓形弹簧的端部的径向不同的作用点上并且力锁合地彼此连接。在几个实施方式中,输入侧或输出侧能够由板材制成并且配合元件包括舌部或者接片,所述舌部或者接片由板材冲压出并且在径向或者轴向方向上弯曲。为了形成贴靠元件,通常使用耗费的结构。为了其制造,需要大量工作步骤,这可引起制造公差。由此可能很难保持在多个贴靠元件和弓形弹簧的端部之间的均匀负荷分布。一些结构也引起使用径向冲压的工具,其使用可为相对耗费的并且因此是成本高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传递转矩的经简化的装置。本专利技术借助于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装置实现该目的。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包括输入侧和输出侧,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包括弓形弹簧,所述弓形弹簧布置在围绕该旋转轴线的圆周上。在此,弓形弹簧的第一端部与输入侧贴靠并且第二端部与输出侧贴靠,并且,设置有保持器,以便在径向外部的方向上支撑该弓形弹簧。第一端部的贴靠在此仅在端部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进行。已经显示的是,在弓形弹簧的端部上的径向不同的作用点传递不同大小的力。特别是已经显示的是,位于径向外部的作用点显著地传递更少的力。通过取消径向外部的作用点,能够仅借助于一个贴靠元件来传递力。该贴靠元件优选地配合在弓形弹簧的端部的区域中,所述区域关于该装置的旋转轴线位于弓形弹簧的端部平面的径向内部的半部上。以此方式不再出现多个作用元件之间的制造公差并且因此也不影响该装置的可用性。通过使用位于径向内部的贴靠元件能够避免使用用于制造该装置的径向冲压工具。保持器能够一体地与输入侧或者输出侧成型或者转矩锁合地与其连接。尽管不对称地位于径向内部的操纵,但通过弓形弹簧和保持器之间的摩擦能够避免端部倾翻。贴靠元件和弓形弹簧的端部之间的力锁合能够特别是在弓形弹簧扩展时被改进。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与端部贴靠的侧包括一贴靠元件,所述贴靠元件径向向外延伸。因此,贴靠元件的延伸方向和长度能够用于限定该端部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上进行所述贴靠。在此,贴靠元件不须必然地接触弓形弹簧端部的在径向上位于最内部的区段,代替地足够的是,贴靠元件倾斜地向外延伸,其中,贴靠元件优选地朝向弓形弹簧端部横截面的中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部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并且,贴靠元件覆盖该横截面至最大为该横截面直径的50%。换句话说,贴靠元件的在弓形弹簧的端部的区域中的长度可与弓形弹簧的半径一致。在此,被覆盖的区域优选地在面向旋转轴线的一侧上。优选地,贴靠元件在该区域中直地延伸,从而其能够延伸直到横截面的中点。在一个变型中,贴靠元件覆盖横截面至最大60%。在此,贴靠元件能够延伸越过横截面的中点。在再一变型中,贴靠元件覆盖该横截面至最大为其直径的70%。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各自设置用于与弓形弹簧的两个端部贴靠。由此,弓形弹簧的可压缩性不仅能够被用于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正扭转角度而且也能被用于输入侧和输出侧之间的负扭转角度。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弓形弹簧的一个端部上可布置有输入侧的贴靠元件和输出侧的贴靠元件。在此,贴靠元件中的一个能够如上所述地被限定在该端部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而另一贴靠元件能够以已知方式构造。贴靠元件中的一个能够如上所述地被限定在该端部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而另一贴靠元件以已知方式构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弓形弹簧在其端部上包括端盖。端盖能够通过卡座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在弓形弹簧端部区域中的圈连接。由此能够实现贴靠元件和弓形弹簧的端部之间的力传递。此外能够进一步减小在压缩和伸展时弓形弹簧端部的倾斜。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弓形弹簧在其端部区域中包括多个彼此贴靠的圈。特别是当弓形弹簧125不被操纵或者不被压缩时,这些圈也能够彼此贴靠。通过彼此贴靠的圈,弓形弹簧能够在其端部区域中更硬地构造,从而能进一步减小在操纵期间所述端部趋于倾翻的倾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装置的输入侧被设置用于与驱动马达连接以传递转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输出侧被设置用于与变速器连接,其中,这些实施方式能彼此组合。该装置可将驱动马达直接与变速器连接,或者,可设置有从驱动马达到变速器的传动系,该传动系还包括其他元件,其中,该装置可被用在该传动系中的任意位置处。附图说明现在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图1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图2图1的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图3图2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的另一立体视图;图4图1的装置的再一实施方式;图5图1的装置的又一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100。装置100尤其设置用于在传动系中使用,优选地在机动车上使用。在此,装置100优选地能在驱动马达和变速器之间的传动系的一个区段中被使用。装置100的任务是:传递转矩并且同时隔绝或者阻尼扭振(扭转振动),所述扭振可被叠加到要传递的旋转运动或者要传递的转矩。装置100包括输入侧105和输出侧110,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围绕旋转轴线115可旋转地设置。转矩的传递方向不被所选的标记限制,转矩能够在不同的运行点沿着不同的方向被传递,从而输入侧105和输出侧110的标记也能够被交换。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输入侧105示例性地与离合器壳120连接,所述离合器壳是离合器的能够被机动车的驱动马达所驱动的那部分。但是转矩也能够在(或者从)另一元件上向(或者从)输入侧105被传送。在围绕旋转轴线115的圆周上布置有弓形弹簧125,以便输入侧105旋转弹性地与输出侧110耦合。弓形弹簧包括两个端部,其中,第一端部130面向观察者并且对置的第二端部132不能被直接看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弓形弹簧125在其端部130上包括端盖135。在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不仅输入侧105而且输出侧110与弓形弹簧125的两个端部130、132贴靠,以便能够不依赖于输入侧105相对于输出侧110在哪个旋转方向上旋转而引起弓形弹簧125的压缩。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弓形弹簧125也能够仅在第一端部130上与输入侧105贴靠并且在第二端部132上与输出侧110贴靠(或者反之亦然),以便仅当沿着一个方向相对旋转时才引起弓形弹簧125的压缩,但是当沿着另一个方向相对旋转时不引起弓形弹簧的压缩。输入侧105优选地能够由板材制造。在弓形弹簧1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扭振减振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100),包括:‑输入侧(105)和输出侧(110),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115)旋转;‑弓形弹簧(125),所述弓形弹簧布置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15)的圆周上,‑其中,所述弓形弹簧(125)的第一端部(130)与所述输入侧(105)贴靠并且第二端部(132)与所述输出侧(110)贴靠;‑保持器(140),以便在径向外部的方向上支撑所述弓形弹簧(1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30)的贴靠仅在所述端部(130)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2.17 DE 102012223338.51.用于传递转矩的装置(100),包括:-输入侧(105)和输出侧(110),所述输入侧和输出侧能够围绕一旋转轴线(115)旋转;-弓形弹簧(125),所述弓形弹簧布置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15)的圆周上,-其中,所述弓形弹簧(125)的第一端部(130)与所述输入侧(105)贴靠并且第二端部(132)与所述输出侧(110)贴靠;-保持器(140),以便在径向外部的方向上支撑所述弓形弹簧(12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130)的贴靠仅在所述第一端部(130)的位于径向内部的区段上进行,所述区段关于所述旋转轴线位于所述弓形弹簧的端部平面的径向内部的半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其中,与所述第一端部(130)贴靠的所述输入侧(105)具有一贴靠元件(145),所述贴靠元件在径向上从内向外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00),其中,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施纳德尔巴赫P·瓦尔F·巴拉尔
申请(专利权)人: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