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光敏专利>正文

摩托车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444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悬挂、座垫支承和斜支承,其中悬挂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车架主梁和悬挂采用方形钢管结构。下双摇篮式悬挂的一边方形钢管的两端由螺栓连接,为可撤装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下双摇篮式悬挂,可以有效减小发动机工作时对整个车架的振动,使骑手驾车时更具舒适感受。同时,将原有的圆管结构改变为方形钢管结构,增加支承强度,装配时在油箱与覆盖件之外,使车架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协调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
,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摩托车均采用的是悬挂结构的车架,悬挂式车架的不足点是发动机工作时对整个车体的振动影响较大,尤其是大排量的车型中此类结构的车架因发动机的振动反应更为明显,骑手驾驶时经常会感觉到“麻屁股”。同时传统的车架设计,只单起骨架支承作用,采用圆形钢管结构,强度有限,而且车架被油箱、覆盖件等遮盖,车架整体结构的协调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摩托车车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摩托车车架,减小发动机工作时对整个车架的振动,强度好,并使整个车架的结构协调性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悬挂、座垫支承和斜支承,其特征在于悬挂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车架主梁和悬挂采用方形钢管结构。下双摇篮式悬挂的一边方形钢管的两端由螺栓连接,为可撤装结构。本技术改变了传统车架的设计方法,根据力学原理将悬挂设计成下双摇篮式,与发动机连接,可以有效减小发动机工作时对整个车架的振动,使骑手驾车时更具舒适感受。同时,将原有的圆管结构改变为方形钢管结构,增加支承强度,装配时在油箱与覆盖件之外,使车架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协调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1、悬挂2、座垫支承3和斜支承4,悬挂2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减小发动机带来的振动。车架主梁1和悬挂2采用用方形钢管结构,强度好,又增加了车架整体的协调性。下双摇篮式悬挂的一边方形钢管的两端由螺栓5连接,为可撤装结构,方便装配发动机。权利要求1.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悬挂、座垫支承和斜支承,其特征在于悬挂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车架主梁和悬挂采用方形钢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下双摇篮式悬挂的一边方形钢管的两端由螺栓连接,为可撤装结构。专利摘要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悬挂、座垫支承和斜支承,其中悬挂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车架主梁和悬挂采用方形钢管结构。下双摇篮式悬挂的一边方形钢管的两端由螺栓连接,为可撤装结构。本技术采用下双摇篮式悬挂,可以有效减小发动机工作时对整个车架的振动,使骑手驾车时更具舒适感受。同时,将原有的圆管结构改变为方形钢管结构,增加支承强度,装配时在油箱与覆盖件之外,使车架整体结构具有很好的协调性。文档编号B62K11/00GK2639150SQ0323492公开日2004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龙富勇 申请人:翁光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摩托车车架,包括车架主梁、悬挂、座垫支承和斜支承,其特征在于悬挂为下双摇篮式悬挂,与发动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富勇
申请(专利权)人:翁光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