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车架,特别是关于一种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参阅图1及图2,中国台湾专利技术专利公告编号第462932号“摩托车之车架构造”,其是从头管11向斜下方延伸的下悬管12之后端部与座位管13之间,配设了引擎托架的机架的车架构造。该头管11可供一转向轴14枢接,而该转向轴14于底部则另枢接一前车轮15,该前车轮15的设置位相当于下悬管12的相对前方(以摩托车骑乘者的角度而论),骑乘者可借着握持转向轴14顶部的控制把手(图未示)来改变前车轮15的前进方向。在摩托车设计配置时,工作人员必须精准计算车架的占用体积,将各种装置、构件适当地配合组抓装,方能完成摩托车的装配。以装设前车轮15为例,由于该前车轮15与车架的下悬管12十分接近,因此在确认前车轮15的装设位置前,必须考虑下悬管12、头管11间的相对距离及其空间是否存在余裕,若要在此处加设其他附属设备(如防甩头装置),则更显得空间拥挤不足。因此,本技术即是针对车架的结构配置进行改良,期望在不改变结构刚性为前提下,缩减该摩托车车架的占用体积,以相对提高摩托车车体的设计灵活性与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位于摩托车前端的首管、二分别由该首管往摩托车后端延伸的下行管,以及二分别由该首管往摩托车后端延伸的上行管,该首管上枢设一转向轴; 每一该下行管与该首管的连接点高于每一该上行管与该首管的连接点,该二上行管分别自该首管通过该二下行管之间而往摩托车后端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文,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