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用于刹车间隙调整的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刹车间隙调整的带有润滑功能的容器设备。
技术介绍
经由车辆的刹车间隙调整装置中的控制单元中的同直齿齿条相连的凸起把刹车制动部件传导来的旋转运动传递到直齿齿条,然后凭借直齿齿条的直齿同蜗轮的轮齿相啮合,就通过直齿齿条的直齿让蜗轮旋转,而蜗轮的轮齿又同蜗杆的蜗杆齿相啮合,这样就能通过蜗轮来带动蜗杆进行线性运动,这样就算完成了车辆的刹车间隙调整,但是目前针对直齿齿条、蜗轮和蜗杆往往都是各自裸露地固定在车辆内壁,这样针对直齿齿条、蜗轮和蜗杆的各自分离的固定件在车辆内壁的有限空间难以分别找到合适的位置来安装并且裸露地固定在车辆内,容易受到车辆内的灰尘的污染而让直齿齿条、蜗轮和蜗杆这些部件的污损;另外蜗轮和蜗杆相互啮合的结构长期动作容易磨损,因此经常需要进行润滑,但是目前这种裸露在车内的蜗轮和蜗杆非常难以润滑,因为容易将润滑油从蜗轮蜗杆上流洒在车内造成车内的污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刹车间隙调整的带有润滑功能的容器设备,包括中空的金属容器,所述的中空的金属容器的外壁上一体化连接着柄状安装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刹车间隙调整的带有润滑功能的容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金属容器,所述的中空的金属容器的外壁上一体化连接着柄状安装杆,所述的柄状安装杆的一头带有安装孔,而所述的中空的金属容器内部的上方带有中心轴线为水平横向的圆柱状腔体,在所述的中空的金属容器内部的下方还带有中心轴线为水平纵向的圆柱状槽体,所述的圆柱状腔体的内部同圆柱状槽体的内部通过自上而下贯穿圆柱状腔体的底部内壁和圆柱状槽体的顶部内壁的第一弧形槽相连通,在所述的中空的金属容器的前壁上开有呈竖直方向分布的条状凹槽,所述的圆柱状槽体的内部同条状凹槽的内部通过自左而右贯穿条状凹槽的内部右侧壁和圆柱状槽体的内部左侧壁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伟,曹锡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合力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