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摩托车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68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式摩托车把手,主要是于摩托车的头管底端设有一上接头,另于连接在该头管底端的内管顶端设有一下接头,该上接头与下接头之间是以一万向转轴联结,而设于该头管上的定位件一侧凸设的凸柱则伸置于外管一侧的挡板限制槽中,并以锁固件锁固定位,由此可利用锁固件的旋松,使头管以万向转轴为中心旋摆,而调整设于头管两端的把手的位置,供不同体形驾驶者舒适骑乘。(*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尤其是涉及摩托车的把手。摩托车由于机动性高,且便于停放,因此成为大多数人上、下班或平日外出时的重要代步工具。参阅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摩托车的前端车身部份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习知摩托车的前端车身构造,其主要是具有一连设于摩托车1的主车架11前端的前叉架12,该前叉架12是由一与主车架11接合的外管121及一穿置于外管121内的内管122所组成,其中该内管122向下延伸并连设于前轮15上,并且向上延伸而固接一龙头架13,该龙头架13两端分别设有左、右把手14(因视图的角度关系仅示出一个),因此习知摩托车1把手14的位置于摩托车1成型时即已固定,其无法依不同体形的骑乘者而做适当调整,如此造成体型较矮小的人士于骑乘时只好尽量坐于摩托车1的坐垫16较前端处,同时整个手臂必须完全伸直,倘为高大体型的人士骑乘时,则又必须朝摩托车1坐垫16较后端处坐置,如此,手臂才不致在骑乘过程中一直呈曲弓状态,由此可知,习知摩托车1把手14的位置因为是固定设置,所以无法视不同体形的驾驶者所需而调整改变把手14的位置,难以充分提供骑乘的舒适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摩托车把手,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摩托车把手,包括有一连接把手并向下延伸的头管,一连接于该头管底端的内管,以及一套设于该内管外部的外管;该内管底部与摩托车的前轮连设,该外管与摩托车的主车架相连设;其特征在于:该头管底端设有一上接头,该内管顶端则设有一下接头,上 接头与下接头之间联结一使头管可相对于内管旋摆而调整把手位置的万向转轴,该头管上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一侧凸设有一凸柱,另于外管一侧固设有一挡板,该档板上开设有一限制槽,而该凸柱是伸置于该限制槽内,且该凸柱的伸出端上还设有一锁固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承忠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