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和具有其的立式煤粉工业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243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3 15: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换热管束;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烟气挡板,所述壳体和烟气挡板限定烟气流动空间,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烟气流动空间,所述烟气流空间具有限定在壳体上部的烟气入口和限定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挡板在所述壳体内倾斜向下折返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余热锅炉的立式煤粉工业锅炉。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余热锅炉和立式煤粉工业锅炉结构紧凑,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有利于锅炉的维护检修和延长使用寿命。余热锅炉和尾部烟道可不设置排灰设施,从而简化锅炉运行控制、增强系统密封性、减少热灰显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业锅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锅炉和一种立式煤粉工业锅炉。
技术介绍
工业锅炉是重要的热能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厂动力、建筑采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燃煤工业锅炉占工业锅炉总台数的85%,每年消耗煤炭量7.3亿吨。当前,燃煤工业锅炉主要分为炉排炉和煤粉炉两种。现有煤粉工业锅炉主要包括卧式锅炉和立式锅炉两种。卧式煤粉锅炉为块装结构,不需要钢架,锅炉制造费用低,但卧式锅炉的炉膛下方需设置多个排灰口,煤粉燃烧的高温灰在炉膛下部聚集,排灰设施复杂,系统密封性较差,飞灰的高温显热未利用,锅炉热效率较低。立式煤粉工业锅炉,主要包括燃烧器顶喷和燃烧器侧喷两种燃烧器布置型式。燃烧器顶喷方式中,煤粉在炉膛内向下着火燃烧,煤粉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从炉膛下部向上折转,高温飞灰需要在炉膛下方排出,炉膛密封性较差,高温灰的热量未利用。燃烧器侧喷的工业锅炉中,煤粉在炉膛内燃烧的高温烟气携带飞灰进入炉膛出口的余热锅炉,烟气在余热锅炉内纵向折返流动,余热锅炉下方需要设置排灰设施,高温灰的热量没有很好利用,降低了系统密封特性和锅炉热利用效率。且余热锅炉下锅筒在炉墙内,受高温烟气冲刷,下锅炉检修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系统的密封特性和热利用效率,提出本技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余热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换热管束;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烟气挡板,所述壳体和烟气挡板限定烟气流动空间,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烟气流动空间,所述烟气流空间具有限定在壳体上部的烟气入口和限定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挡板在所述壳体内倾斜向下折返布置。可选地,烟气挡板的倾斜角度在10度-30度之间。可选地,所述余热锅炉还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流过烟气流动空间的烟气的流速为5-lOm/s。可选地,所述预热锅炉没有设置排灰装置。可选地,下锅筒布置在最底部的烟气挡板之下而不与烟气直接接触。可选地,上述余热锅炉中,最上部的烟气挡板自壳体的烟气入口所在侧壁倾斜向下延伸;最下部的烟气挡板自壳体的烟气出口所在的侧壁倾斜向上延伸到壳体的相对的侧壁。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立式煤粉工业锅炉,包括:煤粉燃烧器;炉膛;上述的余热锅炉,炉膛出口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相连;尾部烟道,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尾部烟道的入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尾部烟道呈纵向单列布置,烟气自上而下流动。可选地,所述尾部烟道没有设置排灰装置。可选地,所述立式煤粉工业锅炉还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流过尾部烟道的烟气的流速为5-10m/s。可选地,煤粉燃烧器设置在炉膛底部。基于以上方案,本技术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种:余热锅炉和立式煤粉工业锅炉结构紧凑,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余热锅炉下锅筒不受高温烟气的直接冲刷,有利于锅炉的维护检修和延长使用寿命;余热锅炉和尾部烟道无须设置排灰设施,可简化锅炉运行控制、增强系统密封性、减少热灰显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立式煤粉工业锅炉的示意图,其中具体示出了余热锅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技术的总体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一种限制。如图1所示的立式煤粉工业锅炉,包括炉膛1、余热锅炉2、尾部烟道3。炉膛I为膜式壁结构,煤粉燃烧器11设置于炉膛底部,炉膛I出口与余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相连。余热锅炉2的烟气入口设置在上部、烟气出口设置在下部。余热锅炉2设有上、下双锅筒21、22,上、下锅筒之间设有换热管束和向下倾斜的烟气挡板23,挡板倾斜角度为10?30°,烟气纵向冲刷换热管束24,烟气在余热锅炉内的流速为5?10m/s。烟气在余热锅炉2中从上而下、沿挡板23水平略向下倾斜折返流动,不存在向上的折返流动,烟气从余热锅炉下部倾斜向下流出后,进入尾部烟道3。煤粉燃烧产生的飞灰随烟气从余热锅炉流出,不会沉积在余热锅炉底部。余热锅炉2的下锅筒布置在最底层的烟气挡板以下,下锅筒与高温烟气不直接接触、不受烟气冲刷。余热锅炉2烟气出口与尾部烟道5入口相连,尾部烟道5呈纵向单列布置,烟气自上而下流动、不进行转折,不存在烟气的向上流动,烟气携带飞灰流经尾部烟道后直接排出,不会沉积在尾部烟道底部。尾部烟道的烟气流速为5-10m/s。尾部烟道中可设置多种受热面,如图1中所示的高温空气预热器31、省煤器32和低温段空气预热器33。锅炉一次风经低温段空气预热器33后携带煤粉进入炉膛,锅炉用二次风依次经过低温段空气预热器33和高温段空气预热器31预热后进入炉膛。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设置尾部受热面,例如空气预热器只设一级。本技术的余热锅炉烟气入口与炉膛出口直接相连,余热锅炉烟气出口与尾部烟道直接相连,余热锅炉和烟道呈纵向布置,结构紧凑,流程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小。余热锅炉的下锅筒布置在底层烟气挡板以外,下锅筒不受高温烟气的直接冲刷,有利于锅炉的维护检修和延长使用寿命。余热锅炉内采用烟气横向冲刷方式,通过流速控制和挡板倾角控制,避免了余热锅炉的积灰,余热锅炉无须设置排灰设施;同时,尾部烟道呈纵向布置、无烟气折转,烟气携带的飞灰从尾部烟道流出后进入烟气处理系统,尾部烟道也无须设置排灰设施;取消这两处排灰设施可简化锅炉运行控制、增强系统密封性、减少热灰显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效率。综上,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余热锅炉2,包括:上锅筒21 ;下锅筒22 ;连接在上锅筒21和下锅筒22之间的换热管束24 ;壳体25和设置在壳体25内的烟气挡板23,所述壳体25和烟气挡板23限定烟气流动空间,所述换热管束24穿过所述烟气流动空间,其中:所述烟气流空间具有限定在壳体上部的烟气入口和限定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挡板在所述壳体内倾斜向下折返布置。烟气挡板23的倾斜角度可在10度-30度之间。所述余热锅炉还可包括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控制流过烟气流动空间的烟气的流速为5-lOm/s。所述余热锅炉可不设置排灰装置。下锅筒22可布置在最底部的烟气挡板之下而不与烟气直接接触。如图1所示,最上部的烟气挡板23自壳体的烟气入口所在侧壁倾斜向下延伸;而最下部的烟气挡板23自壳体的烟气出口所在的侧壁倾斜向上延伸到壳体的相对的侧壁。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立式煤粉工业锅炉,包括:煤粉燃烧器11 ;炉膛I ;上述的余热锅炉2,炉膛出口与余热锅炉的烟气入口相连;尾部烟道3,余热锅炉的烟气出口与尾部烟道3的入口相连。尾部烟道3可呈纵向单列布置,烟气自上而下流动。所述立式煤粉工业锅炉还可包括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控制流过尾部烟道的烟气的流速为5-10m/so所述尾部烟道没有设置排灰装置。煤粉燃烧器11示例性地可以设置在炉膛底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主权项】1.一种余热锅炉,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热锅炉,包括:上锅筒;下锅筒;连接在上锅筒和下锅筒之间的换热管束;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烟气挡板,所述壳体和烟气挡板限定烟气流动空间,所述换热管束穿过所述烟气流动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流空间具有限定在壳体上部的烟气入口和限定在壳体下部的烟气出口,所述烟气挡板在所述壳体内倾斜向下折返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国包绍麟吕清刚欧阳子区高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