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帅套专利>正文

摩托车前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8169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本体,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减震杆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内腔相通的微孔,位于减震杆下端部环槽内的微孔由锡焊封闭;减震杆下端口由螺栓封闭,所述螺栓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的螺纹螺距相等。采用了这种技术方案,减震筒工作2-3年后,因减震杆上的镀铬层局部被磨损使得减震器失去作用,此时,可将减震杆卸下,将尾部被堵微孔打开,拧下端口封闭螺栓,调头后将报废端的微孔封死,端口堵上,再将减震器组装好,这样,一根减震杆可使用两次,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配件,具体说就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前减震器是摩托车上必不可少的配件,现在常用的是伸缩筒式减震器。此种结构的减震器经2-3年使用后,减震杆上部分镀铬层被磨损,减震器就会失去作用,而减震筒内的减震杆不可分解,故只能更换整体的减震杆,这样增大了维修开支,若新配的减震杆与原机配合不好,还会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延长减震杆使用寿命的摩托车前减震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本体,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减震杆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内腔相通的微孔,位于减震杆下端部环槽内的微孔由锡焊封闭;减震杆下端口由螺栓封闭,所述螺栓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的螺纹螺距相等。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了这种技术方案,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减震杆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内腔相通的微孔,位于减震杆下端部环槽内的微孔由锡焊封闭;减震杆下端口由螺栓封闭,组装后工作时,减震杆与减震筒之间滑动配合,2-3年后,因减震杆上的镀铬层局部被磨损使得减震器失去作用,但是由于减震杆较长,其尾部的镀铬层还完好无损,此时,可将减震杆卸下,将尾部被堵微孔打开,拧下端口的封闭螺栓,调头后将报废端的微孔封死,端口堵上,再将减震器组装好,这样,一根减震杆可使用两次,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本体1,在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减震杆2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3,在所述环槽内3分别开有与减震杆2内腔相通的微孔4,位于减震杆2下端部环槽3内的微孔4由锡焊封闭;减震杆2下端口由螺栓5封闭,所述螺栓5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2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6的螺纹螺距相等。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1)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减震杆(2)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3),在所述环槽(3)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2)内腔相通的微孔(4),位于减震杆(2)下端部环槽(3)内的微孔(4)由锡焊封闭;减震杆(2)下端口由螺栓(5)封闭,所述螺栓(5)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2)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6)的螺纹螺距相等。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本体,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减震杆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内腔相通的微孔,位于减震杆下端部环槽内的微孔由锡焊封闭;减震杆下端口由螺栓封闭,所述螺栓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的螺纹螺距相等。采用了这种技术方案,减震筒工作2-3年后,因减震杆上的镀铬层局部被磨损使得减震器失去作用,此时,可将减震杆卸下,将尾部被堵微孔打开,拧下端口封闭螺栓,调头后将报废端的微孔封死,端口堵上,再将减震器组装好,这样,一根减震杆可使用两次,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一倍。文档编号B62K25/08GK2679022SQ20042001027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帅套 申请人:李帅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包括伸缩筒式减震器(1)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减震器本体(1)的减震杆(2)上、下端部外周面分别开设有一环槽(3),在所述环槽(3)内分别开有与减震杆(2)内腔相通的微孔(4),位于减震杆(2)下端部环槽(3)内的微孔(4)由锡焊封闭;减震杆(2)下端口由螺栓(5)封闭,所述螺栓(5)的螺纹螺距与安装在减震杆(2)上端口的固定阻塞螺栓(6)的螺纹螺距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套
申请(专利权)人:李帅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